【台北村落之聲】都市流域願景─從磺溪到「磺溪生活流域」,因溪而生的環境行動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有關溪,從聽見家門前的小溪開始
你曾經「聽」過臺北的大自然嗎?也許是公園裡鳥叫、蟬鳴相互應和,也許是靜謐的巷弄裡,一棵參天大樹枝葉婆娑,正隨風沙沙作響。那麼,城市裡的河川和溪流呢?仔細想想,臺北明明由淡水河系所涵蓋,然而重重防洪高堤圍堵之下,卻讓「水的聲音」不那麼容易被聽見⋯⋯
都市溪流的模樣,還有什麼可能性?流經臺北北投、士林一帶的磺溪,就在短短的距離裡,讓人們看見、聽見了溪流的多種樣貌──
在天母西路以北,磺溪的自然生態相對受到保留,又與數座公園綠地相鄰,是飛鳥與夏蟬高鳴的舞臺。每到雨天,磺溪湍急的流水拍擊著石塊,與雨聲共譜一首磅礴曲目,環繞你的耳畔。順流而下,市區活動逐漸熱絡,磺溪的聲音也逐漸隱晦:為了維護溪岸安全,堤防將磺溪阻絕於下,儘管如此,你仍能沿岸漫步,在市區繁鬧的聲音中聽見數種鳥類高唱。直到捷運芝山站附近、東華橋以南,磺溪兩側護岸與底床才完全由混凝土覆蓋,靜默地往南與外雙溪匯合。
磺溪由上至下的聲景變化,不只展現它之於城市的獨特與重要,也透露如今流域治理有待突破之處,一方面,磺溪透過提供棲地、水源和養分,並串起周圍豐富的綠地,為動植物營造了適合生存繁衍的環境。這些因溪流而綿延的生態,更能為人類減緩過度水泥化的影響。不過另一方面,磺溪在下游被水泥所圍堵的窘境,卻顯示溪流與城市共存的其他可能性,仍被忽視。
城市的自然景觀,絕非自然而然──我們所見所聞的自然,往往是各種力量介入的結果。「都市溪流應該是什麼樣子?」因而值得納入各種觀點,由公民共同參與。為此,讓「關心自然的意識」在生活裡扎根,勢必是打開討論的第一步。
磺溪是我們的 _______
發源自臺北七星山,磺溪流經天母後匯入外雙溪,在許多意義上,它都與城市生活緊密相依。
磺溪是人們用以指認地域的標的,以西為北投、以東為士林。但兩個行政區並不以磺溪一分為二,反倒依傍著溪流,形成一座文教、商業、醫療、娛樂皆備,又緊鄰自然資源的生活圈。
磺溪也是社區裡容易親近的公共空間。清晨與傍晚,居民沿著堤防步道健走、跑步,是這裡最常見的景象。入了夜,更多人趁著晚風活動筋骨,一面倚著橋邊的扶手就地伸展、一面遠眺磺溪與七星山綿延。若將視野擴及周邊,磺溪沿岸由北而南,遍佈近二十處大大小小的公園和運動場,也都是絕佳的休閒育樂空間。在磺溪這條綠帶的連結之下,它們是城市裡難能可貴的漫步路徑。
磺溪還庇護著城市的生物們。城市不只應該讓人類享有便捷、安全的活動和居所,生物亦然。但是土地開發之後,道路、高樓等構造往往讓生物難以續存,棲地被切割得零星破碎。正因如此,溪流所能發揮的「生態廊道」功能,就顯得更為重要──透過提供生物生存必需的水源、棲地等條件,以及將鄰近其他棲地連接起來,溪流為生物在險峻的都市環境中確保了活動、遷徙、傳播、繁衍的空間。
作為臺北少數容易親近、且生態相對保存完整的溪流,磺溪涵養著豐富的生物和多變的棲地樣態。在上游,碩大的褐色石塊之間構成陰暗、潮濕的縫隙,是魚類石賓、水蠆與石蠶幼蟲等生物喜愛的環境;兩岸茂盛的木本植物,則是喜鵲、臺灣藍鵲,甚至二級保育類鳳頭蒼鷹等鳥類的藏身之處。中游段,溪床上由草本植物蔓生而成的草澤區域,構成多種親水鳥類的棲息、覓食空間,共記錄有37種鳥類、279隻次,包含白鷺、白腹秧雞、鶺鴒、斑文鳥、八哥等等。
其中,白腹秧雞那像是喊著「苦啊──苦啊──」的叫聲,特別值得停下腳步細聽。在磺溪有穩定繁殖族群的牠們,雖然生性害羞、總是躲藏在草叢裡頭,但只要循著牠們的聲音、慢下步伐、仔細留意,白腹秧雞急忙跳呀跳的身影,很可能倏地就來到你眼前!
➤延伸聆聽:白腹秧雞叫聲
都市綠廊斷裂的隱憂
即便磺溪孕育著城市裡難得的生態,但隨著由上游到下游逐漸介入的流域治理工程,河道生態卻越趨單一,到了東華橋以南的「三面光」區段,更是幾乎寸草不生。就算是輕易可見水鳥嬉戲的中游區域,也不時在大規模的除草清淤作業之下,被怪手拔除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生物棲地。若是反覆如此,磺溪無法提供生物安居的環境,原本所見的豐富生態活動也將不復存。
除此之外,磺溪中游段草澤環境的優勢種:李氏禾與象草,分別為外來種和外來入侵種。這固然是溪流生態面臨的威脅,但它其實還揭示了更大的憂患─外來種之所以入侵,部分是由於原生態環境先遭到破壞,才任其成為外來種的天堂。
目前,磺溪自天母西路以南,河段堤坡兩側原生的複層林皆已不再,主要由遮蔭少且不適種的櫻花取而代之,這才造成外來種的可乘之機。而象草生長仰賴光照,如果溪流仍保留兩側的複層林,綠蔭覆蓋,便會自然抑制象草的生長。不僅如此,在堤坡種回原生樹種、擴大步道的遮蔭面積,還能大幅降低不透水鋪面的溫度。這麼做除了可以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的衝擊,令步行環境更加舒適,也將讓磺溪這條綠廊繼續自上游延續,確保生物棲地不會斷裂。
使城市與溪流共存,固然要以安全為前提。不過,超出防洪需求的除草頻率與規模、忽視生態服務價值的高度水泥化堤防,都不僅僅是為了服務流域的安全性。事實上,在極端氣候的威脅之下,剷光了植被、平滑而不透水的排水道,也未必是最「安全」的。
磺溪的景觀,恰恰說明我們所見的「自然」並非本來就如此,而是治理技術的介入生產而成。那麼,值得我們質疑的便是──權衡安全與生態,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對於城溪共好的想像,能否納入更多元的意見?
對都市流域治理的反思
近年水環境治理政策的轉變,反映出不同的流域治理邏輯,這為我們逐漸開啟人溪關係的其他可能性。
傳統上,治水的理想是:用水泥堵水、讓水排得越快越好。以大臺北地區為例,地形與流域特性使得淡水河洪水量大,且臺北橋河段與關渡隘口等處河道較狹窄,曾因宣洩困難而發生水患。因此,民國62年擬定的「大臺北防洪計畫」(全名為「臺北地區防洪整體計畫」),以200年重現期距洪水量為保護標準來設計,分三期闢建堤防、護岸、疏洪道以及建立洪水預報系統等。由於磺溪也隸屬淡水河流域,且考量基隆河──外雙溪迴水影響,因此東華橋以降之河段也比照淡水河的防洪年限標準,將提防高度拉到9.45公尺,形成特殊的雙層堤防景觀。
高舉著「(讓人們感到)安全」的大旗,半世紀以來,溪畔興建起大量的水泥設施。這樣的都市溪流景觀呈現了傳統治水想像──圍堵與快速排水,卻阻隔流域居民與溪流之間的關係。
溪流原應是連結我們與大自然的臍帶,但過度的人為干擾與工程介入,使得溪流生態系的棲地環境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而人工化的混擬土溝渠與加高加固的堤防,這樣的空間感變化更促發人溪關係的質變。這是許多溪流面臨相同的困境,城鄉皆然。
不過,在近年全球氣候變遷的極端天氣與降雨量的影響之下,幾乎不再可能精準估算200年重現期距的洪水量,圍堵與高效排水設施,已不能確保安全的都市生活。因此,流域治理也出現典範轉移的趨勢。無論是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水敏城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海綿城市或韌性城市等概念都指出:流域治理需要倚靠跨領域之專業者共同參與,以及健全成熟的公民參與機制。
新興研究領域生態水利學(ecohydraulics),就結合了水利工程、河川地貌學家、地質學家、生物學家、生態學家共同投入,並強調在環境工程專業之外,也須納入都市規劃、社會科學、公共行政、環境教育等專業行動者。看似更為複雜的決策過程,卻有效找到了因應新流域治理需求的解方──從生態系統服務的角度,來設計更具韌性的流域治理模式。而《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也為公民參與提供法源依據。
人溪關係也日益成為關注焦點。例如新加坡的加冷河(Kallang River)原本因應排洪需求,是條以混凝土建造的直線型溝渠;然而在「碧山宏茂橋公園改造計畫」中,透過還地於河、打開堤防、營造多元棲地以復育生態,加冷河搖身一變,成了兼顧生態、景觀與安全的蜿蜒流域。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有意識且系統性地鼓勵人們從事與溪流有關之休閒遊憩與環境探索活動,因為唯有人溪有關係──生活交集與共同記憶──環境才會被珍惜。
磺溪生活流域:公私協力、社群共創,共同打造屬於我們的都市流域願景
「以前我在磺溪看過穿山甲和山羌,溪裡有兩三種魚,河水比現在更多也更清澈。」—90歲的何阿公說著。
「我很喜歡磺溪的石頭,它就像河裡的寶石,點綴溪流的每一個角落。」—10歲的小學生寫道。
跨越時空,磺溪為地方居民帶來不同的生命經驗,更讓人深感家門口、學校前能擁有一條川流之溪,多麼彌足珍貴。進而,我們思忖著:作為流域公民,能為家門前的小溪做些什麼?
「磺溪生活流域」是公民自主發起的行動計畫,也是城市生活與大自然共生、共好的願景。於2020年底,由善步.地方教育、老圃造園,與一群關心磺溪的行動者一起運作。我們提供各形各色的環境教育活動,爲每位有興趣更認識這條綠色幹道的朋友,打開一道磺溪任意門,學習觀察依溪而生的動植物、溪流的水文知識,以及沿線的聚落與城市發展史。
關於都市溪流的永續治理與兼顧生活、生態與安全的流域願景,首先須回到第一線,凝聚地方社群的共識,以及落地的環境守護與保育行動。但如何能觸發地方自主環境行動呢?且讓我們從環境教育的五大目標「覺知、知識、態度、技能以及行動」出發,召喚守護溪流的力量!
環境教育為何,我們為河而做!
在高度都市化的當代社會,我們越來越難接觸到原始的自然環境,並對身旁的環境缺乏覺察與認識。「河裡有魚,溪旁有烏龜」的時代記憶,也逐漸被遺忘。有鑑於此,環境教育強調回到真實的生活場域,找回環境發展的脈絡。並藉由引導人們接觸身旁的環境、理解自身與環境交織的關係,進而培養環境素養、產生情感,促成保護環境行動。
磺溪過度除草清淤以及河道溝渠化的現況,恰恰反映人溪關係疏離,以及流域分割治理的困境。因而,我們拜訪公部門、學界、各種專業者,並串連在地公民與地方商圈,共同發起地方環境教育行動。我們期許這場行動是深入在地的,正如1997年聯合國UNESCO於提佛利司(Tbilisi) 國際環境教育會議中提出的環境教育導方針(Guiding Principles):
4.環境教育應從地方的觀點來檢視環境相關的議題,使學生了解在地和其他地區的關聯性。
6.環境教育應提高地方的、全國的與國際之間連結的價值,以預防和解決環境的問題。
30→0 M的距離:士東國小校門口的環境教育
2021年,士東國小的9位老師與在地環境教育團體「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一同激盪,以「關係」為主題,展開為期一學年的「磺溪」專題教學計劃。
實際走訪磺溪溪畔,孩子們打開五感去感受與觀察,並經過老師引導,從看見(see)、思考(think)並提出問題(wonder),反思城市溪流中不同生物、人類、堤防等人造物之間的關聯。接著,透過作業設計,如磺溪上河圖、磺溪手遊地圖(上中下段分組觀察任務),孩子們以磺溪守衛隊的身份,展開溪流調查任務,訪問、蒐集家中長輩對磺溪的珍貴老記憶。最後,經過設計師所帶領的「小小磺溪說書人」課程,孩子眼中的磺溪化為具體圖像與線條,再加入故事情境與情節,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磺溪燈箱。這些細膩的課程設計,織起孩子與學校這條小溪的關係。
老師們的「溪式觀點」也因走進溪流現場、深化對議題的理解後而轉變。如老師說道「雖然學校就在磺溪旁邊,可是以前其實不太敢走進磺溪,好像有段距離,但這次親身走過,發現裡面許多動植物,以後會更常來」、「之前對磺溪的印象薄弱的,但透過這次踏查,了解磺溪這裡各種內涵,真的滿豐富的!」經過社區夥伴帶領的磺溪踏查,以及後續連結在地企業與公民團體,協助共備課程;磺溪承載起教學工作者對地方教育的更多想像。磺溪生活流域也持續致力於串聯流域內學校,期許能建立守護流域的體制內外教學支持系統。
流域探索,並化好奇與想像為行動:磺溪行動隊
磺溪行動隊由在地行動夥伴組成,以田野訪調、實體踏查、專題策劃、共學聚會等方式,匯聚每個人身上不同的專長與經歷,深掘家門前的小溪的故事,為行動帶來更豐富的可能性。
記得初次野溪踏查,一群人從都市隙縫鑽進小徑,進行水質檢測(PH值、溶氧量)和簡易的生物生態觀測。從水蠆的脫殼、枝上的鳥窩、雄蜂、石螢、菱蝗到與台灣欒樹一起出現的大紅姬緣椿象等,每個生物或行為痕跡都揭露磺溪的不同面貌。而從天母公園北段一處圍欄破口下切時,聳立於山谷的巨岩赫然現身眼前,那一刻,每個人都被城市裡深谷般的景觀深深震懾。
「在這裡,好像什麼事都不做,也非常地開心。」一行人摸著樹的枝幹與佈滿苔蘚的巨岩前行,靜靜地聽著溪流在山谷間向前奔馳。
河川的生命力,嶄露無遺,但溪流石縫間無處不在的人為垃圾,同樣鮮明地指認出當代社會對於生活周遭的生態環境有著多麼大的影響。
訪談即傳承,跨世代人溪曾緊密依存的記憶,藉此綿延代間。一位夥伴的阿公與我們分享「十歲時,我會去磺溪釣魚,當時很涼,田很多,房子很少,堤防還沒建,我們會去玩水,七八人 一起...當時水清、水不深、水道很彎... 」。在一代人的生命長度裡,雖不致於滄海成桑田,但磺溪流域地景已從田野遍佈成為高聳堤防,許多生物也不復見。磺溪並不是「本來就長這樣」;或許,在這一個世代,我們能讓磺溪成為不同的樣貌。
以環境教育作為方法,發起另類公民參與行動
以磺溪為實踐場域,我們探索都市流域空間中,人類生活與生態共好的永續模式有什麼可能?能如何被落實?面對不同意見,在公共議題形成決策的過程中,需要哪些前置工作、公開資訊、討論過程與機制設計,才能有效凝聚共識,並建立起社會連帶與認同呢?
「你好,我是磺溪!」城市生態閱讀走廊這場實驗性的微型溪畔策展行動,就是為了探求上述提問。2021年底起,我們在人來人往、看得見溪水奔馳與飛鳥點水嬉戲的河堤步道上,設置錯落的小型解說牌,作為探索磺溪生態故事的線索,引導大家直接與環境互動。此外,更設計促進民眾參與的互動情境,以非結構化的方式公開邀請居民表達對流域願景的想法。
在積極參與各種協商會議、願景工作坊、會勘、公聽會等正式公民參與管道之外,我們也運用展板內容將動物擬人化、情境描述,角色關係設定與問題引導,試圖打開多元的公共討論空間。透過令民眾將自己視為磺溪大家族的一員,引導其理解城市裡的自然景觀的多元價值,思考「都市與溪流、生態與安全,能如何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治理與維管」。最後,民眾可以在磺溪留言簿,寫下對磺溪治理方式與生態環境的期許,並閱讀他人的想法而促進反思。相較於在典型公民參與管道上公開發言,磺溪留言簿保留了匿名性、減少輿論壓力,且任何人都能藉此表達意見,提供公民發聲的另類管道。
共好的磺溪,需要公私協力合作。推動公共政策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也面臨許多挑戰,因此我們期許能以更多行動方式關心並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
磺溪是流域居民熟悉的「家門前的小溪」,也是形塑城市裡「家」之意象的重要景觀。儘管逐漸被城市馴化的磺溪在視覺上,成為越來越單一的人工化地景,從自然野溪一路轉折成三面光的水泥化溝渠。但是,我們仍能從聲音聽見都市流域所蘊藏著的豐富可能。溪水淙淙,穿梭於岩石間,時而湍急、時而和緩;風吹過溪畔,複層林的樹木枝葉颯颯,河床灘地高莖植物窸窸窣窣;沿溪一路的鳥囀蟬鳴,以及河堤步道的人聲⋯⋯,多元聲景藏著新流域願景的線索。而這兩年來,更有公部門、學界、各種專業者、在地公民一同參與,為嚮往的「磺溪生活流域」發聲。我們相信,在社區裡牽起關懷溪流與彼此的社群,是讓磺溪繼續細水長流、保育生態的溫柔力量。始終陪伴在我們身邊的自然,不應該是遙遠疏離的,而每一位流域公民,都有起身改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