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石板上亂畫畫?潛藏山林間的神祕石雕,以及五個史前台灣考古謎團
圖/文:葉長庚
三萬多年前,就有人群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然而,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僅能透過考古來發掘這些人群在此生活的故事,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被保留下來甚至被考古學者所發掘,因此,考古學不可能發現過去的全部,其成果就像一幅註定缺少相當片數的拼圖。
考古學研究在臺灣的發展已超過百年,雖然逐步建構出完整的臺灣史前史框架,但仍有許多未能得到解答的懸案。本文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挑選了幾個重要的議題,搭配相關考古遺址與較新的研究成果,介紹五個臺灣考古的未解之謎。
CASE 1 最早的臺灣人是誰?
2015 年,原先被認為臺灣最早史前人類的「左鎮人」頭骨經過世界上兩大定年機構檢驗,確認年代距今只有大約三千年,導致全國教科書皆需改寫,各大博物館也紛紛下架相關展示。一時間,似乎找不到最早的臺灣人到底是誰?
巧合的是在 2015 年初,《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澎湖原人可能為 19 萬年前的直立人,應該是國內目前相關研究中發現最早人骨遺留。可惜這件下顎骨是從澎湖水道被打撈出來,缺乏考古研究上重視的出土層位與脈絡資訊。
目前,考古發掘出土且有明確定年資料的史前人骨,是發現於馬祖亮島上的亮島人,年代距今超過七千年。
在臺灣島上有發現早期的人骨遺留嗎?在中部的安和遺址、南部的南關里東遺址、臺東的卑南遺址、小馬海蝕洞遺址都有出土距今約五千年前的人骨遺留,可能都是目前臺灣島上被發現最早人骨遺留的候選人。但是,其實在臺灣東部的八仙洞遺址的海蝕洞內,考古學家在深埋地底 8 公尺處發掘到 3 萬年前人群生活的遺跡,雖然目前還沒有人骨遺骸的發現,但假以時日應該可以發現最早的臺灣人!
遺址資訊
遺址名稱:八仙洞考古遺址
指定等級:國定考古遺址
行政轄區:臺東縣長濱鄉
年代範圍:最早年代可達 3 萬年前
重要發現:舊石器時代的打製石核器、石片器與石英質小石器,以及火塘遺留。
CASE 2 史前人如何航海?
臺灣海峽在末次冰期時,因為海水面下降導致海床露出形成陸地,提供舊石器時代人群生活與遷徙的空間。冰期結束後,臺灣再度成為一座海島,所以新石器時代帶著農業技術移民到臺灣的人群,應該都是划船渡海而來。但是,臺灣的考古發掘至今仍未發現新石器時代的航海工具,僅能藉由其它資料來證明早在 4 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具有航海能力。
例如,在臺灣西南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考古發掘常會出土一種磨製平滑、造型精美的石斧,特別的是,在遺址附近找不到製作這類磨製石斧的材料。藉由科學成分分析,確認這是一種由輝石和橄欖石構成的超基性捕獲岩塊,也就是橄欖石玄武岩,而這種石材僅在澎湖群島有發現。所以可以證實在四千多年前的人群,就已經具有相當優良的航海能力,得以克服黑水溝的威脅,將這些「澎湖特產」運送到臺灣島。當然,我們還是期待有一天能發現臺灣最早的帆船遺留。
遺址資訊
遺址名稱: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
指定等級:縣定考古遺址
行政轄區:澎湖縣七美鄉
年代範圍:距今 4,200 至 3,800 年前
重要發現:共發現 4 處新石器時代製作石器的場所,有大量以玄武岩製作石器後的殘留。
CASE3 岩棺到底是不是棺?
岩棺是以大型岩塊雕鑿製成類似棺材的史前石造物,目前在臺灣至少發現有17座,整體而言數量並不多,主要出土於花蓮、臺東境內。這些大型岩棺過去被視為是臺灣巨石文化的重要遺留,雖然被稱之為「棺」,但考古學者從未發現有用來埋葬人的直接證據,因此岩棺的真正功能仍然是個謎。
所有的岩棺都有個特色,便是在棺體上帶有一個穿透內外的穿孔,這個穿孔存在的目的無疑是為了讓岩棺內部的液體可以流出,所以有人猜測是為了排放屍血,也有人認為就是個貯水槽,甚至有人推測應該是釀酒所用。近代居住在花東海岸的阿美族人曾將岩棺視為祈雨的儀式用具,也可能和神話或口傳的大型石臼有關。
雖然近年來考古學研究仍未能解答這個問題,但在豐濱.宮下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確認了岩棺是在約 2700 年前所製作的,也為長期未能確定的年代問題找到解答。
遺址資訊
遺址名稱:豐濱.宮下考古遺址
指定等級:列冊考古遺址
行政轄區: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
年代範圍:距今 3,450 至 2,700 年前
重要發現:發現至少3座製作到一半的未完成岩棺,是一處史前岩棺製造場。
CASE 4 誰把岩石當畫布?
在南臺灣的山林裡,有一處最不易到達的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在乾季期間,由距離最近的魯凱族多納部落,沿著濁口溪河床開車約 2 小時可抵達萬山二號橋登山口,後續僅能依靠步行,需費時 5 小時才能抵達阿吉獵寮營地,隔日還需花費 4 個小時穿梭山林之間,才能朝聖被稱為 1 號岩雕的孤巴察峨(TKM1)。在此特別強調,這是一段需要事前申請,且有在地嚮導帶領才能安全到達的路程。
儘管在前往孤巴察峨的途中,就已經對先經過的祖布里里(TKM2)和大軋拉烏(TKM4)等岩雕驚嘆不已:到底是誰會在這山林深處留下如此富有特色的雕刻?但到了真正的目的地孤巴察峨時,更是深感震撼。面對這些彷彿直接在大地這片巨大畫布上作畫的人頭圓渦紋、全身人像、蛇紋、人面紋岩雕,更加感動於自己有親自朝聖的機會。
孤巴察峨在原住民族語中為「有圖案的石頭」之意,從蛇紋、圓渦紋、直立人像等岩雕要素,似乎可以與魯凱族文化或排灣族文化連結,但可惜的是目前研究上仍無法有效確認岩雕的年代,也無法得知到底是誰在這裡留下這絕無僅有的美麗畫作。
再走個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探訪更深處的 3 號岩雕莎娜奇勒娥(TKM3),在整段路途中,可以看到許多已經荒廢的舊部落,甚至已被土石掩埋於地底,訴說著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我們不熟悉的人曾經在這裡生活過。
遺址資訊
遺址名稱: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
指定等級:國定考古遺址
行政轄區:高雄市茂林區
年代範圍:年代不詳
重要發現:4 處遺址區域發現共超過 10 處岩雕,其中最為著名者為孤巴察峨(TKMTKM11)。
CASE 5 卑南遺址大哉問?
卑南遺址是臺灣早期進行大面積搶救發掘的考古遺址,也是研究議題最多最廣的單一考古遺址,研究範圍涉及聚落型態、農業、拔齒習俗、埋葬與祭祀、裝飾文化、文化發展與變遷等議題,成果皆非常豐碩。
但是,卑南遺址的人為什麼要使用石板棺埋葬?為什麼石板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是臺灣最早的室內葬行為嗎?大型石柱是用來觀測太陽的嗎?人獸形玉耳飾上的獸是雲豹嗎?卑南文化人會不會喝酒?他們為什麼要佩帶玉飾?這些玉器是買來的嗎?對於史前社會,彷彿愈是認識就有愈多的疑問,這也是考古學有趣的地方,似乎永遠有解答不完的謎題,等待著我們去挑戰。
延伸閱讀:臺灣兩千年前超流行的玻璃珠從哪來?考古與材料科學來解答
卑南遺址是一處從 5 千年前就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大約在 3 千 7 百年前發展成具有規劃模式的聚落型態,每個家戶比鄰而居,家戶間透過公共空間的串聯排列成長條狀。並且為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他們將家屋蓋在先人的墓地上,土地最重要的利用方式是作為農田,藉由植物矽酸體分析可以確認當時種植的是稻米,品種是秈稻,產量十分豐富。從空間分析則能夠確認當時並非室內葬,而是各自埋葬在家戶旁的稻田中。
透過考古研究,我們掌握卑南遺址史前聚落的重要生業型態,藉此推論當時社會的經濟規模,理解為何他們可以取得大量的玉器以及有能力用大型石材建造家屋。但是,如同前面的許多疑問,或許因為理解大型石柱是家屋內設施,所以不可能用來觀測太陽;因為有稻米,所以應該會釀酒,但仍有許多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解答的懸案!
遺址資訊
遺址名稱:卑南考古遺址
指定等級:國定考古遺址
行政轄區:臺東縣臺東市
年代範圍:距今 5,000 至 2,300 年前
重要發現:出土超過 2 千具石板棺墓葬,亦是全國出土玉器數類與種類最多的考古遺址。
觀臺灣第 54 期:怪談
《觀・臺灣》第 54 期《怪談》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觀・臺灣》第 54 期《怪談》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