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號是爸爸
父親這個老哏的題目,印象最深的當屬背影,再來可能是麥帥為子祈禱文,大抵課文中出現的父子檔,走的親情路線都不太一樣,而這本又是另一個典型,是一個爸爸坦然面對意外得子、慢慢準備成為父親的紀錄。
作為夫妻檔網紅的一個類型,大A跟藍白拖的組合式二位作家,但各自有不同的個性,以及不同的書系的專長。兩性作家在家和旅遊作家在家,共同有一位在森小就學的兒子,經常可以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家庭互動、業配以及對於生活的各種觀點。各自的原生家庭背景交融後,新的組合一起共同經營。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中,摩擦、碰撞以及自嘲,從粉專的追蹤數來看,顯然是一般人的舒壓出口。作者能把心裡話用自己的生活當背景描繪出來,作為日常的註解,讀來也算是一種療癒的歷程之類。
父母親作為成為後開始摸索的身分,和小孩相較不盡然高明多少。原有的權威遇上新而不熟悉的事物,經常造成親子關係的變化。能夠坦承的面對父親身分的各樣不足,並且從和小孩的互動中,找到讓彼此更舒服的相處模式,這本書中的自我剖析,勘能作為為人父母的一個選項。
試著理解小孩行為的原因,並且更同理事件中的情緒反應,對父母而言儘管年紀上、輩分上都高一截,實際上並不容易。過去的經驗有時是助益,有時是阻礙。當小孩的想法和多數人不同時,家長是用每個挫折都得硬碰硬的社會化,又或者選擇其他選項,並沒有真正的最佳解,通常是眾多選項中的較佳解。做少數確實有壓力,不容易的是,從少數的視角,看見自己的藍海以及揮灑的空間。
家長式的擔心在成為父母之後特別有感,這樣的心境轉變在有了新的身分之後會特別的顯著。承擔責任和風險的同時,夫妻間的分工也可能挑戰著婚姻家庭關係。從新的角色身分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且試著透過溝通、緩和等方式調整成彼此較能接受的模式,回頭看或許摩擦都起於無心的一句話,但也只有走過有經驗,或許才能泰然的形容起婚姻中的驚滔駭浪。
各種生活習慣的不同,從原生家庭中帶來的習慣,過去生活的經驗等,在書中與父親視角、童年回憶視角交疊。在成為父親之後,不僅照顧自己的兒子,也協助自己是兒子時的不愉快復原。認真細讀,或許會發現,那個曾經是兒童的作者,偶爾也跟著聽起故事,享受著理想父親的溫柔。
作為背包客的任性,和有了家庭之後的心態大不相同。取得平衡的過程在滿滿的父愛。用一本書、短短的段落,記錄人生旅途中的點滴。不斷重複的是父親總隊兒子張開雙臂,願接住他的所有經驗情緒。轉換心境出走的心,有了家庭有了責任之後,也不都是負擔,而是負重前行之後勇敢的身影和分享愛的風景。
推薦給也面對各面向呈現少數外觀兒童的朋友,轉換環境/心境的想法或許仍不是讀者追尋的方向,但給自己多一種視角,也許就能夠更放手的嘗試。就像是攔便車,大人通常還是同情兒童的,而這個較為包容的情境,何不多方嘗試?最不怕丟臉、成本最小的時候恐怕就是此時了。別怕,先起步、總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