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沒有蒜苗佐烏魚子了
其實不太看圖文書,認識作者是因為詩集,而且本來也有追王水仙尊的臉書,除了喜歡精煉的文字表達之外,一針見血的各樣看法也是舒暢。這本書是幾年來的就醫筆記,就診的中醫系統也與高中同學開業的相似,於是就趁假日翻閒書看完,當作複習臉書的一種閱讀。
中醫對於身體觀和西醫大不相同。有時頭痛醫腳不見得是蒙古來的,而是更知道整個身體系統運作,而做出的治療決定,讓治療與身體能夠用一種比較和緩的方式進行調整,當然很多時候也需要再激烈一點的手段,才能得到療效。
另外對於食補、食物的想像,中醫也提出了和西醫不同的觀察。以組成維生物、礦物質以及營養素來分類的系統,和對身體的涼、寒、熱、燥的區別,反映的是對於食物與身體交互作用的觀點不同,很難說誰對誰錯,只能說有效的大概是比較「對」的那一邊,至於到底維持多久算是「對」、治療多久可以「有效」,那又是另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
疾病治療與身體康復的歷程有時並不這麼愉快,一如減重需要改變過去的習慣,把很多吃起來美味、愉快的食物減少甚至摒棄,對已經身體不適的病人來說,心理上及身體上的負擔有時是暫時加重的。也就是改變的過程縱然指向較佳的狀態,但恐怕得經歷一段自我懷疑、身體各種預期/非預期反應的階段,而這本書就是記錄了這些歷程。
某個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旁觀他人之痛苦。作者對於這樣的文字出版,本來頗有疑慮,畢竟有時真的是網路社群上的隨記。對於讀者而言,既是別人的身體,也是別人經歷的不適。沒生活再一起,甚至毫無親屬關聯,讀來到底趣味在哪,頗令人玩味。大概是面對這樣有些慘烈的身體景況,除了有點警世效果之外,也從中得到對比之後的安適。
遵醫囑其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特別是慢性病。有時看不到疾病轉好的進程,甚至不知道這些治療能帶來多少效用,能否與自己的犧牲相比之下顯得上算。看著作者經歷這些醫療,在中西醫之間,努力尋求維持自己健康狀態的經歷,多少可以做為也在治療中的病友們,一些小小的安慰。
中間還有醫師和家人、其他病人的互動,有一點中醫針灸治療經驗的朋友,也許都沒有這麼不舒服的經驗,吃藥也沒有這麼猛的副作用,也會有種西藥比中藥更能馬上見效的印象。因此作者的經驗對比之下就有種獵奇的惡趣味,在許多食物、藥物中,描述出中醫神奇的地方。儘管不見得知道原理,但會有種原來中醫這麼神奇的驚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