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立法规管众筹、设行政长官表扬榜、集装箱建“简约公屋”
「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由前言到结语,都重申整份报告是以习近平于七一的发言作施政蓝图。」
特约撰稿人 叶真真 发自香港
10月19日上午,香港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于立法会会议厅,发表他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
在前言部分,他率先提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又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香港主权移交25年、今年七一到访香港时提出的“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谈及“青年兴,则香港兴”,并称习近平发言成为他的施政蓝图。
他称香港正处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期,他会带领政府“团结各界”,“为市民谋幸福”。
他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成立21个小组、办公室、部门等,亦将推出9项针对不同领域的蓝图,跟进新的工作。李家超在下午的记者会上形容,做法是为提高治理水平,形容即使有人手及方法,但“无一个架构、无一个组织将其凝聚起来、无一个指导,好难成事,就只是乌合之众”。
法律与政治︰立法规管线上及线下众筹活动
施政报告引言后的首个章节,继续谈及习近平和一国两制。他引述习近平指,“‘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支持”,指习“一锤定音”,为香港打了一支“强心针”。
他表示,将“坚定不移维护特区的宪制秩序,维护《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并会将政务司司长负责的“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改名为“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目的是为加强推广《宪法》。
翻查资料,现时“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资助的活动及研究项目,于2014/2015年度开始,根据最新一份申请指引,每项活动最高资助额为80万港元。2022/2023年度获批的首轮资助申请包括“香港基本法基金会有限公司。的“讲好基本法”演讲比赛、团体“青年.出走 ”的“‘《基本法》与我’香港中小学生海报设计比赛”等。
上届特首林郑月娥在最后一份施政报告称,一国两制要“行稳致远”,港府的工作包括推行《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不过,港府2022年10月向立法会提交的经修订本年度立法议程中,却剔除23条立法,意味当局并不会在今年度立法。李家超早前解释,国安风险千变万化,地缘政治急速恶化,“一些手段变成武器来攻击他国安全”,他形容本港需订立有效及可处理极端情况的法律,也需评估新手段的发展。
而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李家超亦提及23条立法工作,更首度提及要立法规管线上及线下众筹活动、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
报告中并没解释“众筹”的定义,但在早前的立法会会议上,财政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目前网上众筹活动主要有4类,包括股权众筹;点对点借贷的金融相关活动;捐赠性质的众筹,以举行慈善或政治活动等目的;以及涉及报酬或预售性质的众筹。他当时称会检讨相关的规管,争取2022年第三季完成研究,之后展开咨询。
香港近年发生多宗涉及众筹的事件,部分更卷入刑事案,例如协助政治案件被捕人士的众筹平台 “星火同盟”涉嫌“洗黑钱”案;反修例运动期间成立的“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涉“勾结外国势力”被捕,及后5人与1名职员被控违反社团条例;民主派政党社民连早前接获香港区PayPal通知,指其帐户涉及“过高风险”,将终止提供服务,间接中断社民连其中一个收取捐款的渠道。
事实上,现时香港有多间网媒以众筹、捐款或会员制方式营运,例如独立媒体、法庭线等,亦有反对派政治人物开设Patreon帐户,招收付费会员。
早在2020年中、港区国安法生效前,不少建制派议员亦曾要求政府监管网上众筹活动,其中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周浩鼎,建议政府修订《简易程序治罪条例》中规管街头筹款的条文,以延伸至网上众筹。
反修例运动后,港府除有意规管公民团体的资金来源,亦重点研究规管资讯发放渠道。林郑月娥于去年的施政报告曾称要“检视、激活”现时法例,确保相关执法部门“有法可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例如打击假新闻、保障网络安全等。不过李家超今次并没有提及“假新闻”字眼,只称要完成处理虚假讯息的顾问研究工作。
至于林郑月娥称律政司司长亲自督导“愿景2030——聚焦法治”的十年计划,包括设立客观法治资料数据库、评价法治情况等,于李家超的报告中则未有提及。不过,他提出由律政司司长主持新成立的“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并推出“法治教育领袖培圳计划”,称要在社区推广正确的法治讯息。
管治新方向︰“行政长官表扬榜”
公务员对中国国家的忠诚度近年成为焦点。李家超称会更新《公务员守则》,除要尽忠职守,亦要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识,履行“爱国者治港”原则。林郑月娥去年提出会安排更多中高级公务员到中国参与国家事务研习课程或专题考察团。李家超今年则表示,会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团队文化,加深公务员对“一国两制”和当代中国的了解。
至于公务员的工作效率,他推出“行政长官表扬榜”奖励计划,表扬表现优秀的公务员,表现出色的可获提拔,表现欠佳的最严重可被终止聘用,又会优化公务员纪律机制。
公务员工会联合会总干事梁筹庭回应传媒关于该奖罚计划时表示,港府推出计划“无可厚非”,但基层公务员只能执行上司所交代的政策,并无实际权力,如计划针对高级公务员则相当“可取”,可带来良性竞争。他又称,公务员并非政策制定者,只是执行者,若政府要推行赏罚制,则要包括政策制定者。
此外,李家超指出,要提升“治理能力和效能”,会在今年内成立“特首政策组”,提升政府对长远和策略性议题的研究和倡议能力,研究和分析中国政策发展及国际形势。政府又会引入红队概念(Red team) 作日常决策,“扮演批判、反对的角色”,协助检视决策和执行计划的效果。
事实上,李家超上任一个半月、在8月中曾接受《文汇报》专访,已提出相关“红队概念”,并举例指他任职保安局局长期间进行大亚湾应变计划演习,因应用相关概念,完善了搬离计划。翻查资料,2017年,该演习模拟大亚湾核电站发生严重辐射事故,撤离东平洲上过百名自愿参与的居民和游客,当时约有1000人参加演习。
两年间流失14万劳动人口︰“抢企业”、“抢人才”
国安法实施,香港移民潮不断,专业人才、管理层等严重流失。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中期人口临时数据,截至2022年中,本港居住人口连跌3年,而扣除单程证持有人移入后,过去一年有逾11.3万名香港居民净移出。
李家超提出要更积极进取“抢企业”、“抢人才”,分别由两名司长跟进工作,其中财政司司长负责带领新成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向中国和海外的重点企业提供特别配套和服务,包括制订目标企业名单,安排“招商引才专组”主动接触、在土地、税务及财政方面提供专有计划。“未来基金”则会拨出300亿港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考虑参与共同投资。
政务司司长则领导新成立的“人才服务窗口”,制订及统筹招揽中国和海外人才等工作,向来港人才提供支援。报告提及过去两年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会推出为期两年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准则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至少达250万港元,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内拥有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不设人数限额;如未符工作经验要求,但最近5年内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亦可获发通行证,每年获批人数上限1万人。
林郑月娥去年的施政报告指出,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000个,李家超则表明会在未来两年,取消有关计划的年度配额。另外,他提出合资格的外来人才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已缴付额外的印花税。
李家超形容,香港正面对人力短缺问题,并因应行业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劳工及福利局在保障本地劳工就业前提下,会适度输入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护理员、简化审批程序。
中港融合︰与广东省政府“紧密对接”
林郑月娥去年提出占地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并公布长达82页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详列规划背景、港深跨境策略性空间框架、重点行动方向及项目等。相关规划随即引起民间团体反对,认为涉及庞大公帑,但未有咨询公众,政府亦未公开其研究方法、数据、可行性评估等资料。
李家超今称会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形容是“未来的策略发展据点,驱动香港再创高峰的新引擎”,并会成立“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及“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与中国广东省政府“紧密对接,与广东省、深圳市和大湾区产生协同效应”。他称,明年会成立专责发展“北部都会区”的部门,主导和统筹各部门的工作,制订具体计划和行动纲领。
他指,“北部都会区”会采用较高地积比率,西边会以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为重心,利用毗邻前海的优势,发展成为核心商业区,并扩展至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中部则以新田科技城为核心,与深圳创科产业集中地产生协同效应;而东边会让中港两地发展康乐和旅游;未来会推进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等已启动工程的大型项目,期望5年内为所有发展项目启动收地程序,10年内完成平整新发展土地和落成等。
他亦于运输基建方面进一步推进中港融合,包括建立“北都公路”、“港深西部铁路”,并继续推动“北部都会区”其他铁路建设,包括2027年启用的北环线古洞站、本届任期内开展洪水桥站及北环线主线等。
至于林郑月娥于2018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另一个大型发展计划“明日大屿愿景”,于交椅洲及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兴建人工岛,计划一直备受争议,期间因反修例运动等社会事件,涉及中部水域人工岛的前期研究拨款被安排到立法会财委会议程较后位置。事隔两年,2020年12月、民主派议员集体辞职后,拨款获得通过。
李家超今进一步将计划具体化,今年内会就填海、土地用途、交通基建及财务安排等作建议,目标明年环评程序,最快在2025年展开填海工程。
关于中港融合,李家超在医疗、文化艺术、航运层面,亦有着墨。
施政报告称,将会重整医疗体制,转为“以预防为重、以社区为中心”的方针;会强化强化医院基建,推动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目标5年可增加约4600张病床和约80间手术室,至于第二个十年计划则会包括“北部都会区”医院网络建设。
李家超亦表明会促进中港医疗合作,“与内地合作让药物在港注册、药物仪器‘过河’”,参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药物监管机构发出的注册证明,让已在中国及相关地区注册的药物,在符合各项严谨要求后获批在香港注册及销售,同时与中国就“港澳药械通”保持联系,让更多香港注册药物和医疗仪器在大湾区使用。报告指会研究容许在大湾区生活的港人,可用长者医疗券支付医疗保险费。
文化艺术方面,港府会成立“文化艺术基金”,吸引国际文艺活动在港举行,亦会推动与中国的文艺交流合作,包括2024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香港周”、“中国戏曲节”等,另外亦会支持香港与中国或亚洲区合拍电影、综艺电视节目等,推动香港流行文化“走出香港”。
李家超亦要求香港演艺学院重点研究为本地,以至大湾区培育所需文化艺术人才,以及在“北部都会区”设立新校舍和增加非本地生比例。
航运方面,施政报告提到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正积极推展多个工程项目,透过“多式联运”模式加强与大湾区城市连系,例如明年启用的“海天中转大楼”,为大湾区旅客提供直接转机设施。
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将与中国的航空培训院校合作,明年起互派青年到两地机场实习,首年提供约300个名额,并继续与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学院,合办航空运输管理高等硕士课程,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就读。
住屋问题:以集装箱建屋,称为“简约公屋”
香港公营房屋严重不足,大批等待“上楼”的市民现居于㓥房、笼屋、天台屋等不适切居所。根据香港房委会的数字,截至2022年6月底,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为6年,创2000年以来的新高。
施政报告称,根据《香港2030+》的最终报告,2019年至2048年的整体土地供应为7000多公顷,比需求超出1000多公顷,但由于未来十年公营房屋落成量分布不均,增加公屋轮候时间。
李家超提出“简约公屋”计划,他在记者会指出,“简约公屋”以集装箱兴建,料每幢“简约公屋”可建约10层,未来5年兴建约3万个单位,配合传统公屋的供应量,将轮候时间“封顶”,又称要在4年内,将现时的6年轮候时间降至4年半。有轮候公屋达7年的㓥房户接受访问时表示,为了改变居住环境,会考虑申请入住“简约公屋”,但最终仍然希望可以“上楼”入住公屋。
国民教育︰6000万元拨款让幼稚园学生认识中华文化
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要求教育局局长跟进学校尽快落实维护国家安全教育的计划;以不同活动加强国安教育,“协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历史、中华文化和人民生活”,包括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
李家超的首份施政报告则提出要加强学生国民身分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包括强化校本管理,推行“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以“全校参与模式完善国民教育”,举行联校国民教育活动,资助学校为家长举办国民教育相关活动等。在幼稚园方面,李家超指会提供一笔过共6000万元拨款,让幼稚园举办活动,加深学生认识中华文化。
在2021年2月,教育局公布《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李家超的施政报告亦针对教师推出国民教育工作,本学年起公营学校新聘常额教育必须通过《基本法》测试,下学年起扩展至所有直资学校及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幼稚园,测试内容涵盖《基本法》和港区国安法,及安排教师到参加中国大陆学习团。
尾声︰仍然是面向中国
施放报告尾声,李家超提到香港的防疫政策。9月26日开始,香港实施“0+3”检疫要求,李家超指,联系中国和外地同样重要,正全力与中国内地商讨,争取在不增加中国疫情风险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恢复跨境往来,首个目标是在港进行“逆向隔离”,以符合中国“7+3”的防疫标准,形容抗疫之路要走多久,取决于很多因素,“操之过急会出乱子”。
他最后提到,“外部势力不时刻意对国家抹黑造谣,歪曲香港的状况”,所以港府要向世界“宣扬香港的优势”、“说出香港是让人实现梦想的一个好地方”,并且“以习主席7月1日的重要讲话作为施政蓝图,希望更好地为市民谋幸福”。
我们推出端 Plus 会员计划,邀请你们成为独立新闻的守护者,帮助我们守护端,也帮助我们继续守护各地独立记者,支持他们产出更多优质的华文调查报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