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录:我们不是未遇到爱情,而是不需要——香港无性恋者对爱的想像
「“如果我跟伴侣说我的情况,像结婚后一下子跳到老夫老妻无性生活的阶段,有几多个受得了?”」
端传媒实习记者 陈洛荞
“也许会有人对我们的幸福指指点点,但绝对不能忘记,只有我有资格评断我自己的人生,只有我能决定属于我自己的幸福。”——日剧《不能相爱的两个人》。
2022年初,日剧《不能相爱的两个人》在日本电视台深夜时段播出,把无性恋呈现到观众眼前。有人视激情在亲密关系中密不可分,有人毕生追求幸福美满婚姻生活。但对无性恋者而言,他们不需要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甚至一个人也可尽兴。
“我是性冷感吗?”未确认自己是无性恋者之前,Kat经常这样问自己。
在香港,主流社会对无性恋一词并不熟悉。无性恋者对于爱情的定义和想像,常被家人和朋友误解为“你只是未遇到”、“你未试过”。Kat看该日剧时,坦言感到“有点PTSD发作”,因为剧中其他人对无性恋主角的反应和言论,同出一辙。
你能理解没有性的爱情吗?
什么是爱情?研究性小众议题的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黄结梅提到,一般而言,人们会想到美国心理学权威罗伯特(Robert J.Sternberg)于1986年发表的爱情三角论,满足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这三大元素,才称得上完美的爱情,由激情衍生出的性关系尤其为人重视。国语里,“幸福”与“性福”读音相同,表达出性和爱密不可分;英语以Make Love (做爱)表达伴侣之间的性行为,从而联想到可造就更丰富的爱情。
“为什么我从来都没有一个冲动做这些事?”22岁的Kat,数年前于日本留学,每次回家途中,经过十多间爱情酒店,那里总是人山人海,人们成双成对在门外排队等候进入“做这些事”;当身边朋友兴奋地讨论恋爱话题,例如自己和伴侣的性事、八卦其他人的感情状态,Kat只感到纳闷,无法参与其中。
越想,越是无解。有天,Kat心血来潮,上网输入“对性不感兴趣”,才得悉有“无性”恋一词。
Kat当时对无性恋这身份抱有怀疑,在朋友推荐下,Kat抱着“实验”心态,尝试在交友程式找对象。对方是一名来港旅游的混血儿,样子长得好看,但外貌不是Kat的考虑范围。Kat喜欢彼此说话投契,很享受一起相处的时光,他们就像普通情侣一样会牵手、拥抱、去主题乐园......唯独一涉及到性接触,Kat就明显地想从这段关系中抽离出来。
有一次,他们互相拥抱,对方问Kat能否有性方面的发展,Kat好奇自己能否感受到性的吸引,便答应要求,但其后发现无法享受性交过程,反而有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对方边做,Kat边想着下一步,“我很记得那种感觉,因为我觉得我肉体和灵魂好像分离了,大脑无比地清醒,没有任何紧张或兴奋。”Kat并没有沉醉在这回事,还在思考“他将会做什么,我应该要做什么?”
对方看到Kat的反应,感到内疚,怪责自己未能给伴侣欢悦,Kat也不知所措,唯有拍拍他的肩膀、抱抱他。Kat陷入一种复杂的情绪:“我很享受和伴侣相处的时光,但不代表想和他做那些事。我们之间可以怎样走下去?”
不久,男朋友签证到期需要回国,二人也渐渐疏远。Kat一直于心有愧,以后每发展一段关系,一定会事先表明其无性恋的身份。
“我真的完全没那个(对性的)吸引,但我不是不喜欢对方,我觉得我在(性)这方面完全没有需要。”今年30岁的Klora同样在性行为和浪漫关系中纠缠。她是一名有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与男友拍拖5年,他们会定期见面,见面时十指紧扣,也曾一起旅游。她享受与男朋友相处的时光,但当对方开始抚摸她的私人部位,她会表现得十分抗拒,遂立刻叫停,“很不舒服,我希望满足到他,有试过努力,但做不到......”
根据心理学教授和无性恋研究专家Anthony Bogaert指出,无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低性欲和不能受到性吸引,也可能只是对性行为不感兴趣,当中分为浪漫倾向和无浪漫倾向(Aromatic)。
2001年创立、现为国际间最知名的美国无性恋平台AVEN(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指出,无性恋者的关系模式非常多样化,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可以偏向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他们只想投入纯粹的浪漫关系,将性排除于爱情之外;而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则不会在任何人身上感受到浪漫吸引和产生爱情。
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博盖特(Anthony Bogaert)曾于1994年至2004年进行无性恋研究,共1.8万名英国男女接受问卷调查,有超过1%受访者表示不会对任何性别产生性幻想。
无性恋常被人误会为性冷感,但无性恋与其他性倾向一样,是一种性向偏好,不是疾病,也不是选择。性冷感是生理上的状况,令其无法产生生理反应并造成困扰,但大部分人心理上仍然有性的欲望;而无性恋则是心理上不会对他人有性的欲望,但大部分生理的反应仍然跟一般人相同。有些无性恋者也会有生理上的性欲,需要自己解决(自慰),但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欲望。
“未遇到”和遇不到
对于抗拒与伴侣发生性行为,Klora一直耿耿于怀。她把自己深深藏匿,觉得若被伴侣发现她是无性恋,仿佛会为这段关系紥了一个死结。每当想到谈婚论嫁、生儿育女这些与性有关的事,她就只想维持现状,保留一段极为纯粹的浪漫关系——既不想它消失,又不想有任何进一步的肉体关系,“时间永远停止就最好”。
“我觉得我们都有点互相逃避,他不想接触这个话题,害怕有下一步的行动。”Klora相信伴侣也不想结束这段关系,“所以干脆这样就算。”这种不安和内疚令她刻意逃避任何可能令伴侣联想到性的东西——避开和他看有亲密元素的电影、避开跟他过夜......
最近她出席朋友的聚会,大家的话题都离不开婚姻、家庭,又会分享自己与伴侣的性生活,她向朋友坦言自己没有这个需要,也曾经跟妈妈提起过自己是无性恋。
“是他的问题,他手势不好。”
“你只是未遇到一个令你有安全感的人。”
这些看似安慰她的说话反而让Klora有点烦躁,“为什么不可以承认有些人是不需要,硬要说是某人的错呢?不可以相信有这些人存在、相信自己的女儿是这样的人吗?”但妈妈的答复令她更无奈,“她说作为我妈妈,她当然希望将‘问题’怪罪他人。”
Arya则是一名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她曾经对浪漫有一番憧憬,希望一尝拍拖滋味,但偏偏无法理解何谓浪漫、何谓爱情。她经常问身边的朋友:“伴侣和朋友有何不同?”、“为什么伴侣可以有个这么独特的位置,让你去分辩到他是一段浪漫关系?”但他们的答案令Arya更疑惑,“他们说,和伴侣可以过世,和朋友不能;对伴侣会有占有欲......但这些其实我和朋友也可以。”
她曾于一年前在讨论区参与一个约会活动,希望了解到浪漫的感觉。她跟对方聊天、对方给她煮饭,她都有一种“陪伴”和“被照顾”的感觉,日复日对他产了一种依赖,觉得可以与他尝试发展关系,也希望他持续关注和了解自己,“明明很多东西都感觉很‘沉’(迷恋)”。
但当对方和他表白,她却有种说不出的反感。其后,她梦见和对方牵手,感到非常恐惧,十分讨厌自己在梦里,“不行了,我真的不能有浪漫关系。”她从此与他疏远,也再没再网上交友。
后来,她看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认识到无性恋,才知道爱的定义有很多种,而纯粹主流价值很强调伴侣关系,当对象是异性就会不自觉地扣上浪漫关系。她不再纠缠在自己未遇到那个“心上人”,原来她只想要一个朋友。
以艺术推动性别平等的性小众友善组织PrideLab,有感中文媒体缺乏对无性恋的资讯,于两年前获无性恋艺术家SallyVinter授权翻译Aces Wild系列漫画,以四格漫画形式介绍无性恋及讲述坊间对其的误解。
PrideLab总监Linus本身是一位半无性恋者,只会对已经建立深厚关系的人感受到性吸引力,在未拍拖时是一种无性恋状态。他指,提供无性恋资料除希望引起讨论,也想给予机会让无性恋者亲自回应读者的疑惑,“如尝试告诉他们单身也可和有伴侣的人一样快乐,不要因为没有伴侣而觉得那个人‘很惨’。”
Linus曾在同志游行举起代表无性恋的紫色旗帜,其后有人主动联络他表明自己的性取向,Linus便开设线上聊天群组聚集大家。他发现,群里的无性恋者对“出柜”的恐惧非常深,尤其当身边亲戚朋友经常追问他们拍拖没有,或者被催婚,他们都会选择隐藏自己,无法开口表明自己并无需要,“他们会觉得,说完别人也不会明、不会信,会担心、会觉得我有病、觉得我生命有缺失......我相信绝对有压迫,他们意识不到‘说不出口’已是一种压迫。”
尽管Klora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无性恋,但说到要“出柜”,她也立刻拒绝:“我感觉到自己会不断被质疑、被穷追猛打,虽然我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好像......这个世界(的人)很喜欢解决问题,会觉得有些事情要帮我解决。”
Kat觉得,即使在性小众群体里,也未必承认无性恋的存在,如性小众统称LGBTQIA+,每个字母也代表一个性小众群体,唯独当中的A可指无性恋(Asexual),亦可指同盟者(Ally,指支持同志族群的人),“不承认的人会说是Ally。”Kat觉得无性恋不单被主流排斥,甚至也被部分性小众群体排斥,“同性恋、异性恋......都是有性恋,始终无法理解我们。”
Arya也深感认同,她认为部分性小众群体也不过是用主流的价值看无性恋,“即使小众的人也不接受更小众的人”,这驱使她对于参与同志游行或加入性小众群体有所保留,“这些群体的浪漫色彩都很浓厚,而且我见外国对我们有很多批评,他们从没当过我们是同路人,我有点抗拒。”她选择向其他人称呼自己为单身主义者,而不是无性恋,“用一些他们会接受的,起码这是大家能理解的词汇。”
为何无性恋在香港被“隐形”?
2022年2月,香港网台《毛记电视》的感情节目,找来一位无性恋者来访问,该名受访者讲述自己对性行为、浪漫的感觉引起不少观众讨论,累积接近500则留言。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黄结梅曾研究中国无性恋现象,她整合当中部分观众的留言,希望分析在中港台一些出柜节目中观众留言的取态。她将负面评价分为5类︰认为是疾病的一种;觉得无聊(故意引人注目);感到质疑;认为性是一定存在;不表示尊重。
她发现,不少人认为无性恋是一种病,如荷尔蒙失调、曾受创伤导致有心理问题等,亦有颇多人认为女性的性欲需被男性“开启”。相比台湾和大陆,香港人对无性恋的认知较低,而且香港人的留言也很苛刻,“好像民智未开,不用负责。”
台湾于2004年施行《性别平等教育法》,以促进性别地位之实质平等为主,将多元的性别特质、性倾向等涵盖在条文内,规定国中及国小必须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相关课程,并于2011年8月在国中小学原有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中,加入“认识同志”的课题。
但香港的性教育较少甚至避开提及性欲及性倾向。
黄结梅指,现时香港中小学的性教育实质为“去性”的教育,不鼓励学生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性欲,在此基础下,大家不会花时间探索自己的性需要,是“有性”抑或“无性”。与此同时,有不少有宗教背景的学校反对同性恋,不会向学生提供与性小众相关的资讯,作为性小众之一的无性恋也一并被忽视。
由香港前“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刘鸣炜创立的青年民间智库组织MWYO青年办公室,于2021年1月至5月访问5516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在16个选项之中,男生首三位会关心的都是“自慰”、“处理感情关系”、“青春期生理知识”;女生则较关心“不同性倾向/性小众议题”、“处理感情关系”、“性别平等”、“青春期生理知识”。但同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于上述课题讲解及教学不足。该组织亦指出,香港当局的《学校性教育指引》是1997年出版,多年来从未更新。
翻查资料,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政策、研究及培训专责小组于2018年9月曾发表《学校性教育检讨意见书》,当中提到,香港青少年投诉校内性教育科目过于侧重生理生殖知识,甚少讨论有关两性关系及价值观。专责小组发现,“sex education(性教育)一词,涵盖题目范围过于狭窄,或会导致对性教育的目的有所误解。小组建议,“sex education”应正名为“sexuality education”或“sexuality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性别与两性关系教育),以强调该科的性别和两性关系元素。
2021年7月,有香港电视台打破过往由异性恋为爱情主剧情线的惯例,改编日本同性爱情电视剧《大叔的爱》,深受大众欢迎,收视创下开台最高纪录。但Klora笑言,若香港有剧集讲述无性恋“肯定好低收视”,“无论拍剧还是现实生活,都一定会有数条爱情线,连爱情那种‘趣味’也没有,别人会没兴趣。”
黄结梅指,主流价值中“性”和“爱”密不可分,很多媒体在讲述浪漫关系时都会混杂性爱,在表达爱情时不乏亲吻、抚摸、“上床”等亲密元素。香港人生活呆板、压力大,浪漫的想像为他们日常生活带来慰藉;而浪漫爱情的桥段同样能套用在同性恋电影,著名男同志电影《断背山》、一度流行的《大叔的爱》正是如此,这也解释了为何无性恋在流行文化中处于一个较为孤立的角色。
中国大陆的无性恋社群庞大,在一些广为人知的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无性恋者的社区群体,如豆瓣无性恋群体有超过一万名用户,知乎、微信以及QQ的无性恋群体也有数万名成员,还有一些专门为这些无性恋者撮合婚姻的媒人,如“无性婚姻网”。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陆视婚姻为两个家庭的连系,强调生儿育女,甚至标签不婚、不生育的人是“不孝”。黄结梅认为,大陆的无性恋者面对巨大的婚姻压力迫使他们探索自己,找自己的出路,如中国同志社群流行形式婚姻,男同志和女同志结婚以满足社会及父母的期望。
反观,香港婚姻压力不大,无性恋者不用急于找“出路”。Linus指,同性恋者会希望争取同性婚姻、性倾向歧视立法,但这些一直都停滞不前;跨性别在这几年走得最前,因为他们想争取的东西最具体,但无性恋者未想到自己的方向。
“我自己是单身,不需法律给任何权利我,我当然希望有体制上的呈现,但不知道争取什么,我争取我单身?”Arya有点疑惑。
台湾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于2012年完成多元成家立法草案,提出婚姻平权、伴侣制度及家属制度三个方向的民法修正案。其中,伴侣制度不以爱情或性关系为必要基础,情人朋友邻居间均可缔结,以平等协章、照顾互助为基本精神;家属制度扩阔家庭的定义不再限于一男一女,而是不论性别、人数多寡,只要是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同居皆可获得法律上家庭的承认。惟伴侣制度及家属制度两个草案,尚未得到足够的立委连署成案。
这些法案可能是无性恋者婚姻以外的“出路”,解决医疗决策、财产继承、晚年后独身的照护问题等。但Arya认为,香港现今连比较广为人知的同性恋,也未能争取到同性婚姻,无性恋作为更小众的群体,更惶论有进一步讨论。她不喜欢做领头人引起大家开注,也未有打算为自己争取任何权益。
戴上黑戒指,他昐望找到同路人
有人选择独立独行,亦有人努力寻找同路人,Facebook群组香港无性恋群组版主张天风就是其中之一。
张天风自小患有心漏症,因身体虚弱而甚少外出,性格内向令他难以认识新朋友,也因长期待在家而令他失去和同学维系关系的机会,有的只能称得上是泛泛之交。
他回想自己何时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古怪”,是就读中学时,有次大伙儿去同学的家,屋主的儿子进了房间跟一个女生“睡觉”,“我觉得是纯粹睡觉,但其他人都在笑。后来才知道是发生什么事,打了个突(感到很诧异),我愚蠢到还在问是否一定会这样,他们说是必然的。”连朋友们之间常说“咸湿嘢”(色情东西),或者谈论拍拖,他都没有这个想法。
这种“与别不同”的距离,在他踏入职场后更加明显。他试过努力改变自己,参与同事的聚餐,但始终未能加入圈子,成为别人眼中重要的朋友。
他形容自己早已失去友情,幸运地他与家人相处融洽,故亲情在他生命中占分最重,也是他感到最舒服的相处模式。他幻想自己和伴侣相处的模式是家人般,会拥抱和亲吻但没有性行为。他希望能自己创立一个无性恋圈子找到“失去的友情”,还可能认识到同声同气的伴侣。
说起创立群组的过程,他也难掩当时寂寞的心情,“2019年平安夜,所有人都离我而去,上班的上班,逛街的逛街,我自己一个在家百无聊赖,心血来潮之下就开了群。”他在一个台湾无性恋的论坛发邀请文,成功找到一些香港人入群,目前群组有100多人。
“建立这个群组,只想希望大家知道在香港,有个可以找到自己人的地方, 大家并不孤单。同时亦希望可以,在这里举办一些,类似台湾那里的茶会或讲座给大家互相认识及交流一下。”他在群组的第一篇帖文中道及。
可惜,张天风在开群不久便碰上疫情,令他至今都未举办过任何聚会。他偶尔会在群里分享一些无性恋资讯和个人感受等,亦有邀请人加入无性恋的WhatsApp和Telegram群组,打算让大家聊天,但无奈地效果不似预期。“大家最多用化名自我介绍,说声‘hi’, 然后就沉了,唉。”他打开WhatsApp记录,向记者展示群里的状况——群组只有寥寥数人,他带起的话题亦只有几句附和。
群组为何会“一潭死水”?“可能透过电话,大家没什么信任,不会说太多。”他把希望寄托于疫情后,大家能相聚碰面,互相认识。
虽然,无性恋这个身份并没有为张天风的生活带来影响,但却为他的人生留有了一点遗憾,尤如在感情关系上比其他人缺少了一份激情。张天风在Facebook群中曾经表示,自己有严重双性浪漫倾向,“一直以来都好想拍拖,好想找一个人与自己相伴相知,相爱相依。”可惜的是,主流社会价值下性爱不可分,“如果我跟伴侣说我的情况,像结婚后一下子跳到老夫老妻无性生活的阶段,有几多个受得了?”他反问。
不论认识朋友抑或伴侣,张天风都希望能找到同是无性恋的人,他感觉大家会容易投契和有相似底线,避免冒犯,“可惜这个圈子小得像一粒米。”
在欧美的无性恋圈,右手中指戴黑戒是亮明身份的标志,尽管这个涵意在香港鲜有人知,但张天风还是刻意戴上黑戒指,借着细微的象征向同路人“打个暗号”,希望有无性恋者和自己相认。
访问当天,他穿着简单白色T恤、深蓝色长裤,一身白皙肤色和朴素打扮,令手中无光泽的黑戒指显得尤其突出。每当记者问起他想如何找到同路人,他都指着WhatsApp那个冷清的无性恋群组叹气,眼神带点失望,语气又夹杂点点无奈,“多点入群组,入群后要多点说话,如果可以的一起吃饭,分享一下,分享日常也可以,即使我不能帮你,但我可以帮你一起聆听......保重吧!”
同样盼望认识同路人的还有Kat。
Kat加入了PrideLab的无性恋群组,有次其中一位成员举办一个无性恋分享会,一众无性恋者在一个性别友善的场地分享自己的想法,Kat也参与其中。当中大家会以红黄绿手带表达自己愿意讨论“性”的程度,亦有邀请有性恋者分享自己如何感受到其他人的性吸引力,Kat也分享自己如何从美学角度欣赏不同性别。在那里,大家不会立刻否定彼此的感觉,令Kat感到十分安全和舒适,“因为会知道你提出的意见,不会第一时间有人否定你的经历同感受,质问‘你怎可能会这样’。你可以讲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他人即使未有共鸣,都会尊重你的意见。”
Kat曾经因为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与众不同而感到焦虑,但得知自己是无性恋后,顿感释怀,尤如填满了内心的空洞,不会再自我怀疑,“以前我一直想,其实我是否应该要这样‘做’(跟随别人主流、做爱),多于我想要这样‘做’(跟随自己喜好、做自己),现在知道原来我不需要(性)也绝对可以。”Kat嘴角微向上扬,笑着说:“我很喜欢自己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令我认识到其他和我差不多,有类似思想的人,大家有类似经历,我觉得好开心好舒服。”
期望有一天,会有一套语言可以形容无性恋的关系
无性恋者其中一个经常被人问起的问题,是他们会否“孤独终老”?
在香港,不少政策都以家庭做单位,如房屋政策,配偶一同申请比单身人士更快获得公营房屋编配、婚后可合并报税。“养儿防老”是华人社会传统的观念,也是制定政策的考虑因素。
黄结梅认为,香港安老设施严重不足,子女的家用为长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子女和配偶有责任照顾该名长者。在部分医疗决策、遗产继承的情况,配偶均享有优先权,爱情的爱若结为婚姻,在法律上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老夫老妻白头到老,陪伴彼此享受退休生活,担任彼此的精神支柱,是不少人理想的晚年生活。但没有男女之爱、没有性爱,是否代表会“孤独终老”?
串流影视平台Netflix剧集《性爱自修室》(《Sex education》),讲述性治疗师如何解答青少年的性爱问题,当中一名学生因不渴望性爱,向性治疗师米尔本医生(Dr. Jean Franklin Milburn)求助,指觉得自己是“broken”(破碎的),医生对她说:“Sex doesn’t make us whole. And so, how could you ever be broken?(性爱无法使我们完整,又怎么可能使我们支离破碎呢?)”这句话道出不少无性恋者的心声,令Kat深受感动。
这个世界似乎需要对“爱”有更广泛的定义、需要更多语言表达不同的爱,他们如何定义自己的“爱”?
Arya︰“过往我很执着想找男朋友,因为我觉得男朋友可以做到似乎比较独特的爱,但我从其他有拍拖的朋友中看到,原来他们很多都做不到那种很无私、很崇高的爱。我似乎对爱的定义应该要广泛一点,不只是浪漫关系。只是社会将爱情的爱放得极高。”
Kat︰“我很喜欢Partner(拍档)这个说法,我觉得Partner不会局限了只在恋爱方面,这个Partner可以是我将来的家人,感觉我们是一起去努力做好一样事情。生活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吃饭、打扫,好多琐碎事物,自己一个人做会很累,如果有个Partner感觉能成为你人生的后盾,你知道在自己最低潮的时候都有人在伴着你,安慰你,(虽然)未必帮到你,但起码你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Klora︰“我们从小被社会建构了一套价值观,我们学习了这套语言,可能有一种关系是我们这套语言没有一个字去形容。很记得日剧《不能相爱的两个人》里男主角曾说,‘爱情这个词语,是在约1000年前才出现’,但是否代表这之前的人没有爱情?我相信其实100年前都没有Aromantic(无浪漫)这个字,只是当人类思考多了、认同多了,才会创造新字出来。无论大家是什么类型,大家都好正常,毋须强加自己意见在人身上,或者有一种‘我们这种才是正常人生’的想法,我在等待这天的来临。”
Klora的语气充满坚定:“我期望有一天, 会有一套语言可以形容无性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