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来无人抽烟?吸烟与禁烟中的殖民史和现代性
「与千千万万种禁令一样,“禁止”的对搏双方都各有执着的意识形态。」
杳三、符雨欣
烟斗和雪茄的狂热爱好者、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讥讽地说,“人是唯一会吸烟,或者需要吸烟的动物”。但随着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早前建议,本港应仿效纽西兰的“无烟世代”法案,立法禁止向2009年后出生的新世代出售烟草产品,人或许有天再不能合法地吸烟。换句话,若立法顺利,本届政府2027年任期届满时,18岁或以下人士将永远被禁买烟,并在期间逐步调高烟草税,目标是在2025年将零售价提升至约200元。
人类使用烟草始于公元前5000至3000年左右,继而打破国界藩篱,由安第斯山脉的原住民文化,逐步传遍整个美洲,再流传至世界每个角落,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的共有习惯。禁烟令表面上是一项政策手段,可以用科学、公共卫生等说辞将其合理化,但与千千万万种禁令一样,“禁止”的对搏双方都各有执着的意识形态。这些对搏不仅是现代性的产物,也是殖民史的遗留。我们手中的一支烟到底反映出人类怎样的需要和欲望?
禁烟有用吗?
禁烟倡议者最引以为豪的不丹,在2020年放开禁烟令,恰恰是因为禁烟以来黑市不断猖獗扩张,而疫情封锁导致不少人前往不丹和印度交界处寻找私烟,增加染疫风险。
总括而言,控烟政策离不开三大范畴,一是规管烟草宣传和健康忠告,二是制定产品售卖限制,三是扩大禁烟范围。
港府自1980年代起推出不少控烟措施,如首次订定烟害警示(1982年)和设立法定禁烟区(1983年)、禁止将烟草产品售予或给予18岁以下人士(1994年)、限制烟草广告和管制卷烟焦油含量(1999年)、成立控烟办公室(2001年)、以及屡次扩大法定禁烟区和上调烟草税等等。自1982年有统计开始,本港整体的吸烟比率已由23.3%回落至去年的9.5%,除了2002至03年间略见反弹,多年均见稳步下降。
早前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要2025年将吸烟率降至7.8%,以及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倡议仿效新西兰等地打造“无烟世代”,实质上是要回应2018年出版的《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报告》。《报告》除了想在2025年或之前,将15岁或以下的吸烟比率减少三成,同时亦引用世卫的介入措施为未来控烟方向,包括增加烟草制品的消费税、让市民避免在所有场所接触到二手烟。
那外国的控烟政策又是怎样?禁烟倡议者多以不丹和蒙古等极少数实行全国禁烟的国家为豪,却不怎么评估禁令非法贸易带来的影响。有趣的是,不丹在2020年放开禁烟令,将烟草及其制品的销售、购买、持有、分销和运输合法化,恰恰是因为禁烟以来黑市不断猖獗扩张,而疫情封锁导致不少人前往不丹和印度交界处寻找私烟,增加染疫风险。目前不丹改以加税等手段来管控,政府期望在疫情后能重新收拢禁烟令,可见禁令非一劳永逸。
纽西兰也可算走在控烟的前沿。纽西兰在2021年定立目标,希望在2025年将吸烟率压低至5%,更决意禁止2008年以后出生的民众购买烟草产品,做法与俄罗斯相似。对纽西兰来说,原住民毛利人是控烟的重点对象,这个族群的吸烟人数是其他纽西兰国民的三倍。但毛利人的吸烟习惯是有其文化传统,而调高烟税也会造成阶级分化,提升穷人买烟的相对成本。
纽西兰和俄罗斯即使控烟手段严厉,但其对电子烟的取态却比本港宽容得多,即是两国只是把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而非设立年龄分界线杜绝新烟民加入。
值得一提是纽西兰和俄罗斯即使控烟手段严厉,但其对电子烟的取态却比本港宽容得多,即是两国只是把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而非设立年龄分界线杜绝新烟民加入。虽然也有人认为禁烟就应该将香烟的替代品一并取缔,但这只会进一步引发黑市问题,因此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在控烟同时允许替代品流通。
除了划定禁止买烟的年龄和大增烟税,国际间尚有不少比较温和的控烟措施可作参考,例如引进瑞典烟民惯用的“口含烟”(Snus),以减少烟草烟雾对他人的影响;学习法国统一烟草包装,并禁止有味香烟;或是像日本在公众地方划定“吃烟区”吸烟,以杜绝移动中的“火车头”等。
诚然,若以现时香烟零售价约每包60元来算,本港的烟税确实较澳大利亚(约港币213元)、英国(约港币120元)、加拿大(约港币94元) ,以及新加坡(约港币81元)为低,故从控烟角度出发上调烟税有其道理。但回到港府禁烟的脉络,过去多年为人诟病之处,是没有提出禁烟具体的蓝图和政策,而自从上届政府立法禁绝新型吸烟产品后,本届政府意欲在不允许替代品合法售卖的环境下,再调高烟税和对09年之后世代终身禁烟。若能成事做法可谓“大跃进”,香港将会比大多数国家走得更前。
然而在比较各种国际政策之后,不难问的是,这种“大跃进”式的控烟手法又会否洐生其他问题?我们又怎样斡旋控烟和个人自由的矛盾?关于禁烟和自由命题,经典辩论围绕在个人享乐的自由,以及其对他人产生的成本和影响,即二手烟的祸害和公共医疗开支。
继16世纪起烟草在欧洲流行,数百年来,这些争论和形形色色的禁烟令在各国不同时期出现,但又无法完全取缔烟草的神秘魔力。或许一如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所言,“烟草能带来一种神秘的愉悦,而且征服很多人。一旦习惯了吸烟之后,人们就很难抵抗它的诱惑。”
传播:美洲-欧洲-亚洲,贵族-平民
原住民通过这些令人上瘾的“叶子”来反向渗透侵略者。
烟草属于烟草类植物。这类植物共有64种子分类,但只有其中两种与人类有关,一种是“黄花烟”(nicotiana rustica),另一类是现时人们所吸食的“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 。谢勒德(Gerard)在1636年的文章曾描述过普通烟的外貌——“烟草或者叫秘鲁的天仙子,长着巨大的茎⋯⋯在养料充足的肥沃土壤中,可以长到七、八英尺高,分叉长成各式各样的长枝,上面按照合适的顺序生长着美丽而修长的淡绿色叶子”。
然而烟草的起源要比谢勒德的文本早得多。植物基因学家已经证实烟草的“起源中心”,即是某物种的基因起源和最初种植地的交汇处,是位于现今秘鲁和厄瓜多尔一带的安第斯山脉。在哥伦布抵达美洲前,烟草早以遍及美洲大陆每个角落。
欧洲人与烟草的初吻则始于哥伦布的航海历险旅程。1514年,卡萨斯修士(Bartolomé de las Casas)重新编撰哥伦布的航海日记,并加入自己的评论来描述第一次看到其他人吸烟的画面,“⋯⋯男人们手中都拿着火把⋯⋯在加入某种叶子⋯⋯他们将一端燃点,在另一端吸啜或吮吸,吸入它的烟气,使他们的身体失去知觉。他们把这些火枪或者我们叫做火枪的东西称作‘塔巴果’(烟草,Tabacos)”。
原住民通过这些令人上瘾的“叶子”来反向渗透侵略者。1550年代,烟草的种子被带回西班牙和葡萄牙后,起初是在欧洲的王宫花园里种植,并有御医亲自研究和培植。到了16世纪,烟草渐见在世界流传,由伊利比亚半岛往北传播,传到了法国、英国、苏格兰、普鲁士及瑞士等地,并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轮船上常见的货物。然而由于供应不足的关系,烟草的零售价格一直高企,只有富有人家才能负担得起这种“药物”。烟草渐渐成为新世界和旧世界建立国际贸易链的经济作物。
当西班牙于16世纪成为海上霸主,世纪末的英西战争间接让英人认识到烟草的用途和吸食方式;而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军队亦从其对手身上学到“新式”的吸烟方式papelot,然后再向欧洲大陆传播开去。
正当英国人开始接触吸烟这新奇玩意时,负责开拓商机的水手们已在世界四处传播烟草:透过热那亚和威尼斯人的舰队,传往黎凡特地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则把烟草引进非洲和亚洲。日本人是在1542年因为葡萄牙商船意外飘浮到该地时巧遇烟草;西班牙在1571年打通菲律宾等地的贸易航线后,烟草便随著水手的行程,慢慢传到菲律宾、泰国、柬埔寨及果亚,然后又从果亚传到整片印度次大陆。
虽然亚洲较晚才接触到烟草,但其普及程度亦很快追赶上美洲和欧洲。后起的荷兰和英国同样在印尼、印度和锡兰等地鼓励发展烟草种植场,这不但能满足本土的需求量,亦为殖民地带来较廉价的烟草供应。再者,满清入关后废除明朝的禁烟令后,亦在福建等地鼓励种植烟草,并出口至缅甸、越南等中南半岛接壤的地方,同样使烟草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快、更广。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虽说法国军官大多都是抽雪茄,但他们征战西班牙时留意到一种雪茄的式样——皮卡多(picado,字面意思是烟末)。这些烟叶残渣是平民有能力在市场购买的。部分农民模仿祖先阿兹台克人把烟草卷进粟米叶来吸烟,而城市居民则把粟米叶换成了纸张,这种方法得名为(papelot), 并由法国士兵传回本土,逐渐演变成现在全球通用的法国词“香烟”(cigarette)。
总括而言,战争是加速烟草在全球传播的契机。当西班牙于16世纪成为海上霸主,世纪末的英西战争间接让英人认识到烟草的用途和吸食方式;而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军队亦从其对手身上学到“新式”的吸烟方式papelot,然后再向欧洲大陆传播开去。
烟草作为殖民主义的象征物
烟草生产对北美引入奴隶制有着关键角色。
一如茶叶、蔗糖、棉花,甚或鸦片等经济作物,烟草也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物。当欧洲人从美洲引入烟草,并发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供求严重失衡。当年英国作为新兴霸权,具备多余的船只和资金扩充海外殖民地,并借弗吉尼亚公司之名在北美设立第一个殖民地,运作模式与同期东印度公司雷同。
弗吉尼亚起初就是靠种植烟草而闻名。1618年英国人入主后,该地的烟草产量仅为两万磅,然而生产烟草是劳力密集的行业,正当英国人为劳力短缺而烦恼时,1619年一艘荷兰商船在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抛锚,殖民者从船上买下20个非洲奴隶,并把他们带回种植烟草的农场劳动。随后数年荷兰商人带来更多奴隶出售,间接形成后世所称“三角贸易”(triangular trade)的邹型,即串连起北美、西非和欧洲的不平等贸易航线。因此烟草生产对北美引入奴隶制有着关键角色。
1680年代大量烟草涌入国际市场,供应过剩,价格急跌,殖民地面临经济崩溃。为应对危机,英国在北美这片拓荒地上,第一次通过投票定立的法律,就是关于烟草生产标准及其价格。到了1696年,弗吉尼亚已可以使用烟草来支付薪水,后续烟草市场稳定下来,弗吉尼亚、马里兰以及卡莱纳的立法者更走前一步,将烟草变成具交易能力的“货币”。危机过后,烟草渐渐成为北美在18世纪最重要的出口货物,并在1750年代占其总出口金额近一半。而弗吉尼亚奴隶数目亦从占总人口不到一成,大幅增长至1750年代的43%。
其后,欧洲人对烟草的需求有增无减,惟政权和宗教势力抵制烟草,让烟草业的发展在本土处处受限。商人须开拓海外供应链以满足需求,间接打开欧洲列强以民营企业充当拓荒者,后续以政府介入干预的殖民模式。与此同时,欧洲人为了提升劳动力供应,从大西洋另一端大量购入奴隶,亦为殖民地的人口结构带来剧变,埋下当代族群对立的伏笔。
到了战争时期,除了枪炮弹药和食物,烟草也是军队不可或缺的补给品。一战时英国步兵的烟草配给量是每周两盎司,皇家海军的烟草配给量则是每周四盎司,而德国的每日配给量是两支雪茄加两支香烟,或一盎司烟丝(具体情况交由指挥官所判断)。到了二战,基本上所有主要参战国的军队仍视烟草为日常配给之一,而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更曾宣布烟草是必需品,规定种植烟草者可免于服役,并在行军中加入吸烟休息时间。
科学,与烟草商的逆袭
国际癌症研究署的两位科学家进一步证实BPDE对p53基因的突变造成影响,两年后却遭挑战研究方法出现纰漏,挑战者称烟草可能“协助了基因突变,但绝对不是主因”。这位挑战者可能来自德国烟草制造商协会。
随著现代医学的进步,科学家开始有能力从植物分离出活跃元素,真正了解烟草的属性和功用。将烟草的核心物质提炼出来的是黎曼和海因里希,他们于1828年把发现定名为“尼古丁”,并在科学刊物发布各种实验结果,指出尼古丁对很多疾病有不俗的治疗作用,包括神经系统紊乱、痔疮(通过烟草灌肠治疗),以及疟疾和破伤风等几种致命疾病,从而引证了印第安人关于烟草功效的古老说法。
不过20世纪以前医学对吸烟的害处尚未有透彻了解。1930年代,德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吸烟与肺癌有关,此后关于香烟与癌症关联的研究络绎不绝。来到2022年,医学上已经普遍认为肺癌和p53基因的突变有密切关系,而回溯到1990年代初,加州“杜尔特希望城市医疗中心”一间实验室将焦油中含有的“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在细胞中产生的转化物BPDE作为对象,证实了香烟会产生危害p53的产物。1996年他们在《科学》期刊发表论文,结论是“香烟致癌物与人类癌症突变有直接关联。”
这一结果对烟草商极为不利,因为会成为法律诉讼中取胜的关键。在这篇论文发表的前一晚,雷诺烟草公司(R J Reynolds Tobacco)似乎就已经收到风声,发表公开声明指“若要说这些研究发现就是肺癌的关键,实在过于夸大。”隔年,国际癌症研究署的两位科学家进一步证实BPDE对p53基因的突变造成影响,两年后却遭挑战研究方法出现纰漏,挑战者称烟草可能“协助了基因突变,但绝对不是主因”。这位挑战者可能来自德国烟草制造商协会。
美国国会1969年通过划时代的“公共卫生吸烟法(Public Health Cigarette Smoking Act)”,不过原来烟草商对该法的制定颇有角色——为避免诉讼带来更大的损失,他们同意禁止香烟广告,结果是1971年他们比1970年减少了广告支出的同时,同比产值也增加近三成——这也成为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香烟的替代品——加热烟和电子烟——被认为可以大幅降低燃烧烟草时产生的焦油,因而被视为是不必担心成瘾及污染公共环境的渐进性替代品。不过也有反对者认为会反向增加吸食频率,导致其他的身体危害,同时部分产品不符标准地含有尼古丁,甚至可能衍生故障及爆炸问题,因此不建议推行。有些地方认为可以通过管理来避免以上问题,有的地方如台湾则全面禁止。在香港,虽然会不时见到有人吸食这两种替代品(吸食不违法),但二者的售卖是违法的。
无论如何,烟草公司并不缺钱,而进一步调高烟税,受益的还是政府财库。最极致的如中国,因为香烟售卖实行专卖制度,相当于垄断,因此中国烟草总公司每年利润惊人,亦堪称“中国第一纳税人”,内地媒体曾形容大约二十个阿里巴巴才赶得上一个中国烟草总公司。税收负担一般由生产者及消费者承担,但香港经济学家徐家健指出,在香港售卖香烟的绝大部分税项是由消费者承担,变相加税与加价是“一比一”,生产商有能力将税项负担全数转嫁给消费者。
禁烟令中的宗教理由、种族论、爱国主义
烟草于17世纪时就争议愈见扩大,主要反映在文明优劣论调上。1602年,英国一本名为《烟通清洁工》的反吸烟小册子出版,并将吸烟、西班牙人和野蛮恶习联结一起——“你是异教的偶像:茶色的草⋯⋯带著你的气味,去见鬼和他的同伴吧。巫师和印第安人失去了魔力,轰然倒地睡死过去,平躺在地上,因为你的气味。”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承伊利沙伯一世的英格兰王位后,从宗教属灵层面反对烟草。他不但在国家法律里增加禁止巫术的条例,也出版一本名为《对烟草的强烈抗议》的小册子,将烟草定性为未开化的印地安人治疗腐化肮脏疾病的药物和疗法。同年他亦将烟草税提高40倍,这使英国人需要寻找新大陆,拓展一个独立而更庞大的烟草供应系统,并成了上述英国人开拓弗吉尼亚的历史背景。
同时期禁烟令也出现在世界各地。例如,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首位沙皇米哈伊尔一世严惩吸烟者,任何使用烟草的行为都被视作可判死刑,而东正教教会则认为烟草熏人陶醉,失去理智,因此在1624年禁止吸食烟草。日本的统治者对外国势力日益增长感到不安,在1610年代颁布法令禁止使用由外国人传入的烟草。1640年代明末的皇帝亦宣布吸烟者须处以死刑,但只是因为明朝在1644年灭亡,有使用烟草习惯的满族入主中原后,才将前朝法规废掉。
这些早期禁烟令的真实意图,未必是考虑吸烟危害国民健康,而是担心烟草买卖危害本地经济活动、农业安全等。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则反映了民国禁烟运动中的意识形态,当时西方基督教节制观念认为,吸烟有损“个人品性”、“意志”,在华的英美基督教青年会带来这种观念,在中国的语境下演变成集体取向的危害行为,即“吸烟损害的不仅是个人的身体,也是国民的身体。”为爱国而不吸烟,成为这一运动的核心。书评人维舟总结这些运动的矛盾性,因吸烟或不吸烟的思想资源,都是来自西方,两者共为现代性的一体两面——中国最早在1899年禁止吸烟,恰恰是清廷官员将之视为西化的标志,禁烟运动的真正中心在于吸烟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全面禁烟法令,与名为ASH(Action on smoking and health)的禁烟运动不无关系,它们也参与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
现代的禁烟运动,也绕不开德国纳粹时期实行过的“领先全球”的禁烟令。上文提到发现烟草与癌症之关联的德国科学家就是一名纳粹党员,在纳粹的意识形态里,吸烟对“优等种族”是“极不合适的”,要想使日耳曼民族体魄强健,就必须远离烟草。德国国内进行了雷厉风行的禁烟运动,吸烟率大幅降低,不过德国并没有把烟草贸易完全禁止——战时,烟草利润极其丰厚。
直到二战之后的1950年代,英国科学家再次将吸烟与癌症的关联带回公众视野,令人“意识到”要与烟草划清界线,也带起禁烟令的开端。在烟草经济下成长起来的英国前殖民地美国,也成为禁烟的先行者。美国卫生部长Luther Terry在1964年发布的一份健康报告,承认二手烟的影响,为现代禁烟运动带来转折意义。在那之后,就是前文所述“公共卫生吸烟法”的订立。美国禁烟运动也曾吊诡地吸引了一批左派,这批1960年代的嬉皮士成为资本主义既得利益者之后,又通过禁烟来反抗烟草大资本家。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全面禁烟法令,与名为ASH(Action on smoking and health)的禁烟运动不无关系,它们也参与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这项公约在2003年通过,在那前后,ASH在多个国家和城市取得“胜利”,例如爱尔兰在200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所有封闭工作场所完全禁烟的国家。香港卫生署则在2001年成立控烟办公室。
并非没有抵抗这种全面禁烟运动的的运动。在印尼,吸烟则彷如一场爱国运动,烟民人权组织(Komunitas Kretek)在2010年成立,在强调人权之外,亦向来自西方社会的“反吸烟原教旨主义”说不,并“保护本土烟草商品免受外国品牌及反吸烟风潮的威胁”。今日去印尼旅行,不试试本地的丁香烟,会是烟民的一个遗憾。
吸烟之“必须”,与“无烟”中吸烟之必须
从16世纪末烟草始见流传,吸烟就成为文学和哲学作品敍述的对象。
按照史丹福(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学者Matthew Kohrman和Peter Benson的说法,关于吸烟行为的社会和文化解释,人类学的反应是迟缓和令人失望。最早主要是考古学和档案学的文件记载在哪里和如何使用烟草,少量研究关注烟草在原住民文化中的医学作用和宗教意味。20世纪开始有人用人类学方法关注殖民地和烟草贸易,直到1970年代,才有人更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
过去50年,随著禁烟运动的展开,政府和一些机构的资金流向定量的关于烟民群体的描述性研究,而直到90年代初,人类学的目光才开始把吸烟从本土视角转向全球化、烟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影响公共卫生的政治经济结构。但总的来说,对于吸烟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意义,文学、哲学、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贡献更大。
从16世纪末烟草始见流传,吸烟就成为文学和哲学作品敍述的对象,多位作家都是从烟雾中寻找创作灵感。例如,小说家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曾说,“烟斗使哲学家语出惊人,让愚人缄默不语,它创造出有深度、有思想,充满善意并且不偏不倚的谈话方式。”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则有一首诗,表达单身汉在面对女人和烟草需要选择的窘境——“我的情人麦琪寄来一封信,要我作出抉择,是忠心于缠绵的爱情,还是继续让自己在青烟的云雾中陶醉⋯⋯”。兰姆(Charles Lamb)则说,“就让我的最后一次呼吸从我那烟斗的一端吸入,而我会依依不舍地把它吐出。”与此可见,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与尼古丁早就发生浪漫关系。
Simone摒弃主流研究围绕反烟运动和烟草公司的斡旋上,而更关注吸烟的人如何利用吸烟来挑战身体、场所、时间的边界,甚至将吸烟作为一种生命技术(biotechnology)实践。
如今最接近全面禁烟政策下人们吸烟意义的研究,是2016年的一本人类学著作《Smokefree: A Social, Moral and Political Atmosphere》,作者Simone在澳大利亚做田野,和邻居纽西兰相似,前者为在2025年将吸烟率降至10%、2030年全人口无烟,而采取了多项世界上最严格的控烟措施,在悉尼的公共场所吸烟最高可罚款2,000澳币。在这样的“无烟环境”中吸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Simone摒弃主流研究围绕反烟运动和烟草公司的斡旋上,而更关注吸烟的人如何利用吸烟来挑战身体、场所、时间的边界,甚至将吸烟作为一种生命技术(biotechnology)实践。
Simone也大胆挑战关于二手烟、三手烟污染公共空气的论述,丰富了观察禁烟行动的阶级视角:她认为如果不假思索地认同全面禁烟的目标,就加入了把吸烟者在社会和空间层面边缘化的行动——“空气有毒”到底是侵犯了谁的空气安全?“洁净”又是由谁来定义?
这或许更接近我们想要讨论的,至少在香港,人们对“安全、洁净、高效”的官方假象已经开始厌倦和疲劳,吸烟未尝不能是一种维护“正常”生活的反叛。笔者很难不想起香港的煲烟文化,这里男男女女街头巷弄都常见“放烟break”,疫情中能偷偷摸摸摘下口罩,伸长脖子吸一口烟,会得到一种久违的解放感。明年立法通过加价之时,会发生如《志明与春娇》里烟民跑遍偏僻的便利店搜刮香烟那幕吗?香烟在兵荒马乱时总有让人安慰的功能。
参考资料:
[英] 伊恩.盖特莱(Iain Cately)尼古丁女郎:烟草的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Tobacoo,Matthew Kohrman1 and Peter Benson,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umn 40,2011
Smokefree: A Social, Moral and Political Atmosphere. Simone Dennis, London: Bloomsbury,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