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这是在保护我们,但其实是在限制我们。”」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11月26日将登场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同日合并有18岁公民权修宪案,18岁公民权,是将选举权门槛从20岁下修至18岁,让18岁以上的公民可以投票给候选人,亦可参与修宪复决;如通过,台湾将新增约41万余人的青年选民。

然而,要通过本次修宪公投需要获得高达962万张同意票,远比2020年总统大选在74.9%的投票率下,蔡英文获得史上最高的817万票还要高。除了高门槛,社会对18岁的公民权态度不一,“大人”认为青年不成熟、青年则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端传媒将以三篇系列报导,分别就学生、教师与倡议团体的角色,与读者一同认识,“这迟到的两年”如何影响台湾民主的未来?

10月底,九合一选举进入倒数阶段,位于高雄新庄高中的社会科教室内,一群二年级的学生分组拿著标语,在台上各自喊著:“整齐前额叶,投票才会对”、“打破十八禁,让我们更靠近”的口号。这是一场针对18岁公民权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

班上一名来自爱沙尼亚的交换生Michelle最后一位上台发言。她说,爱沙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才有选举,原本也是20岁才能投票,2015年国家因为人口老化,将中央选举的投票年龄下降到18岁,地方选举为16岁,原先也有声音怀疑年轻人可以投票吗?但随著新政上路,没有什么负面情况发生,地方选举也纳入更多青年政策,“不同年龄的意见可以交流,我支持台湾公民权年龄下修!”

公听会上,学生持赞成意见原先就居多,听完Michelle发言后,学生告诉在一旁观看的端传媒记者,“爱沙尼亚同学提到社会应容纳更多意见,台湾也不是第一个提出的国家,”他们认为可以这样讨论公民权很好,也相信自己有足够判断力可以投票。

一周过后,这群高二的学生们交出投票单,有28票同意,一票反对,五票迟交成了废票,同意票占全班的八成。

“家人反对我拥有公民权”

他们告诉我,要去选一个好的人,开条路给你走。

18岁的世新大学一年级学生陈承,是此次公民权下修的对象。高中就读高雄中学体育班,在课堂中他学过公投制度、台湾的宪政体系,但对于公民权,他说一直到高三参加全国的辩论培训营队才被启发。

陈承说,之所以高三才受到启蒙,主要来自过去家人对他的不信任,说他不满18岁、心智不成熟,不能拥有投票权。陈承认为,他不觉得生理年龄有什么问题,而是像他这样年纪的青少年,有没有足够的知识与经验做出判断。对他来说,台湾的教育与环境是足以让18、19岁的年轻人拥有公民权。

在台湾,学生在高中国民基本教育阶段,几乎皆已在校园接受过公投教育,对于公投的历史与法制也有一定认识基础,尽管有了这些先备条件,质疑青少年“知识不足”的说法仍不停歇,陈承反驳,“那些只是反对的借口”。他认为,18岁不该是一条拉出限制的基准线,社会应该去思考,如果公民权下降到18岁,我们可以对这些族群做出哪些努力?他自信地说,就算18岁公民权现在就上路,他也不觉得有什么缺点。

世新大学一年级学生陈承。

世新大学一年级学生陈承。摄:陈焯𪸩/端传媒

实际上,有大一部分反对的理由,来自家长的政治立场。陈承说自己父母立场偏国民党,可以算是经济选民,相较于选举,他们更在意生活过得好不好。虽说如此,陈承也说,市长选举父母一样出门投票,“他们告诉我,要去选一个好的人,开条路给你走。”但为陈承投票开路的父母,却不愿意与他在家中谈论政治,一谈到政治便不开心。

端传媒记者在世新大学社团“新闻人报社”的社课上,针对39名大一的学生进行调查,赞成18岁公民权的有72%,反对则有26%,剩下3%无法决定。赞成理由有“18岁已成年”、“学生有思辨能力”;反对的理由则是“不一定成熟”、“都还无法独立生活,就想决定一个会影响他人位子的人”。

这与陈承的观察类似。他提及身边的同学有超过七成支持,但大家却不热衷谈论;也有些人认为再过两年就可以投票,没什么好争的。

他说,18岁可以投公投、决定公共事务,20岁才能投票给候选人,跟他一样18、19岁的族群可以对议题表示看法、但却无法决定人选,“年龄下修对我有好处,我当然要支持。”

阳明交大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硕一学生沈俊宇。

阳明交大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硕一学生沈俊宇。摄:陈焯𪸩/端传媒

“议题冷,因为与多数选民无关”

如果问他们“给你投票权好不好?”每个人都说好,但却不想自己争取,这样的冷漠态度,来自多数人认为把书念好、考好大学,把自己顾好才重要。

24岁的阳明交大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硕一学生沈俊宇的政治启蒙,则来自八年前的318运动,那年16岁的沈俊宇正准备升上新竹高中,带著公民运动的尾韵,满怀期待与热忱迎接将至的高中生活,但入学后却发现没有他想像的热血,身边的同侪不是埋头苦读,就是对其他事事不关己,拿到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才是他们在意的事。

沈俊宇入学后不久就加入辩论社,经过一年充实而密集的社课,高一下时,班联会主席进行改选,他见到满是问题的政见,因此创了“废票盟”,并在脸书上与候选人辩论,该届改选也因投票率未达四成只得进行补选。尔后,随后新主席上任,沈俊宇也加入班联会担任学权长,自此积极投入学生权益活动。

谈回318运动,沈俊宇说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但他在16岁的年纪就碰上这场规模浩大的公民运动,自认幸运的他,从运动中理解到公共议题的正反观点,尤为重要的是,针对政策本身讨论,而非进行人身攻击。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摄:陈焯𪸩/端传媒

隔年,沈俊宇又碰上了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跟著同学偷偷搭客运从新竹上台北抗议的他,又在这场运动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冲组(编按:指在抗议前线冲撞的编组),但在运动现场敢冲、身体力行的他,却也因为父母希望他远离政治,只得偷偷摸摸地搭车北上,以免被父母知道。

之后,沈俊宇开始活跃于班联会活动,不仅争取新竹市学生制服解放,接著更筹备新竹高中的模拟投票。习惯事事做长期规划的他,提及当年服仪解放行动就足足花了两年时间,18岁公民权从高一的蒙蒙懂懂,历经整整八年也才走到公民复决这一步。

经常登上台湾媒体版面的新竹高中与新竹女中联合模拟投票,正是沈俊宇那届班联会所创立。模拟投票的流程是这样:首先,学生会实际采访当年选举候选人,并向学生选民介绍,接著订立投票日期让全校学生投票。2020年,他们开始将联合投票结果公布在社群媒体上,尽管高中生的投票结果让许多“大人”难以苟同,沈俊宇也看过不少反对意见甚至酸言酸语,他淡淡表示,模拟投票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权益并与社会对话;模拟投票制度则延续至今。

因应11月26日登场的九合一选举,竹中竹女再度举办联合模拟投票,今年的模拟投票则落在11月9日至11月11日,并于11日截止并公开计票。根据统计,总投票率为15.9%,新竹市六名候选人中,由民众党籍候选人高虹安取得300票、49.92%胜出,其次为民进党籍候选人沈慧虹,占150票、24.96%。

结果公布后,引起大量网友留言嘲笑学生的选择,甚至扬言要在18岁公民权投下反对票。主办的学生在贴文中强调,从10月起他们陆续整理候选人资料并约访,也将访谈内容公布在社群上。

如今屡次受到媒体关注的竹中竹女联合模拟投票,其实在首次试办时,也引起不少师长反对。沈俊宇说,这些师长认为,政治力不该进入校园,但当他们义无反顾完成首次模拟投票后,原本保守的师长发现没什么坏处,下一次再举办时也就不再反对了。

模拟投票除了开启高中生参与公共事务以及与社会对话的契机,沈俊宇说,推动模拟投票后也带动了班联会的投票率,原来过去有六、七年的时间,班联会投票都难以过半,他说,“如果长辈、学校还是要继续否定学生主体性,我想跟他们说,请看看我们做的这些事,相信会让你们放心。”

从318运动走来,经历反课纲微调,再透过倡议行动累积的经验进而创立模拟投票制度,沈俊宇说,高中是培养公民意识的理想阶段,判断能力不该取决于年龄,而是资讯的公开透明程度,“愈公开,人民就能做出愈好的判断。”

然而,像沈俊宇这样关切公共事务的青年并不多见,眼前的18岁公民权议题,现实中难以在学生族群引爆火花。沈俊宇认为,虽然朝野都大力支持,但也因此少了冲突与火花。另外多数青少年也搞不清楚状况,沈俊宇说,如果问他们“给你投票权好不好?”每个人都说好,但却不想自己争取,这样的冷漠态度,来自多数人认为把书念好、考好大学,把自己顾好才重要,“况且再过两年就有公民权”。

18岁公民权讨论热度低,另个原因也让沈俊宇切身有感,“几乎所有选民都有公民权,这个议题仿佛跟他无关”。相较此前的核电与藻礁公投,投票结果决定具体物事的去留,然而即使此次公民复决没过,学生还是会觉得“再过两年我也有投票权”,难以察觉是不是有什么被剥夺了。

“但我还是会去投票,”他坚定表示。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摄:陈焯𪸩/端传媒

如果公民权过了,他们将是拥有公民权的首投族

现在资讯那么发达,我们也很会找资料、看新闻,老师也有教我们如何辨别假新闻,不会被轻易带风向。

在高雄新庄高中“公民探究与实作”旁听过程,学生在18岁公民权模拟公听会上卯足全力扮演各自角色;今年的公民复决一旦通过,这群16、17岁的学生将会在明年后陆续获得公民权。

杨荞菲、王咏欣、洪筠媗与吴思音四位高二生扮演政治学者,以正方角色辩护18岁公民权,课后,他们热情地对记者表达他们的看法,这群高中生对自己的成熟度相当有自信,说他们知道如何分辨假讯息与政治口水,“我们有足够的判断力选出民意代表。”

不过,传统的家长与亟欲长大的青少年,这组熟悉却急欲想摆脱的叙事组合,也同样于课堂中的学生日常上演。学生说,长辈认为他们会被骗,“政治很黑暗,不像我们表面看到的样子”。但这几位青少年的口吻,一反长辈常见的刻板印象,条理分明、主张清晰,“我们受过良好公民教育,我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说这是在保护我们,但其实是在限制我们。”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名来自爱沙尼亚的交换生与同学交流。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名来自爱沙尼亚的交换生与同学交流。摄:陈焯𪸩/端传媒

看似比外表成熟的谈吐,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支持18岁公民权。“我们也曾怀疑、担心是不是有人在乱搞,”他们说,直到深入研究、阅读资料后也才了解并认同,虽然反对意见甚至高举科学研究指出,青少年前额叶还没发展完成,不适合下修公民权,但高中生们有志一同地反驳,“你不会因为害怕会跌倒就不走路吧?”

谈到心智成熟,一旁同样扮演正方的刘妤恩及张纭宁认为,成不成熟取决于个人,没有标准,“况且,如果我们没有公民权,根本没有讨论的空间。”他们说,许多长辈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学校上了什么课,但却不明究理地反对,“现在资讯那么发达,我们也很会找资料、看新闻,老师也有教我们如何辨别假新闻,不会被轻易带风向。”

而在这场模拟公听会扮演反方的孙绍伦与丁毓,则以青少年的前额叶发展不完全作为反对策略。他们引用据《长庚医讯》资料指出,前额叶皮质负责高阶认知能力,如事情规划、效益与成本还有情绪控管;前额叶皮质的神经从出生后不断增生,直到十岁开始下降,25岁左右才算发展完全。

“在网军如此发达下,20岁以上的人都不一定能辨别资讯真伪,更何况18岁的人?前额叶没长好,判断能力不好,容易落入圈套中!”反方尝试以科学证据,论证反对18岁公民权的理由。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摄:陈焯𪸩/端传媒

虽然两位高中生在扮演反方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反对意见的想法,但也不至于“入戏”过深,全然相信这套说法。他们认为,学生上课时间长、参与公共事务的时间确实不足,尽管家人不同意他们有能力行使公民权,但也不放弃与他们沟通。丁毓就说,他告诉家人,如果能让他们投票,这个社会就可以更进步,他们愿意听,但不一定会认同我,“他们只是经验比较多,但不一定看得广、想得深,不一定比较成熟。”他笑著说。

台湾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动辄以十小时起跳,放学后,还有补习班、晚自习等著他们,虽然看似在忙碌的校园生活中难有关注公共事务的余裕,但在班联会担任副会长的丁毓也观察到,有些学生依然很在乎公共议题,只是没有空间让他们表达想法,而这些议题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能了解的,他认为可以借由这些18、19岁的青年表达他们的看法。

随著台湾社会踏入超高龄社会、且势不可挡,这或许也是支持18岁公民权的理由之一。根据中选会委托学者进行的第15任总统副总统及第10届立法委员选举投票统计分析,2020年的选举人比例中,有三成是60岁以上的人口,而投票率则显示,20岁的首投族约有七成六的高投票率,其他年龄层的投票率落在七成到七成三。40岁到75岁的选民投票率则一路往上攀升,从七成增加到八成五;尤其以55岁到75岁最高,均在八成以上。

从帐面数据来看,台湾社会的高龄人口具有左右国家未来展的关键占比,而每回大选经常浮现的“为了下一代”竞选标语,却又尖锐地突显出年轻世代无法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高二生王咏欣便在学习单上写道:“此修宪案须年满20岁才能投票,本议题之主角‘18岁的青年’无法透过投票表达自身意见,出现‘决定者非当事人’的窘境。”

政治无所不在,与其一味阻止政治,不如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及知识给青少年,协助他们学习参与公共事务,由他们为自己发声。他们不想被保护,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自己做决定的公民权。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

2022年10月28日,高雄新庄高中,一场针对18岁公民举办的权模拟公听会,学生各自担任正反方代表进行辩论。摄:陈焯𪸩/端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