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忧国忧民”,她在“忧城忧世”。正是在这贴地又离地的清醒中,一个更深层的香港意识升起来⋯⋯」

特约撰稿人 廖伟棠

插画:Wilson Tsang

你知道什么是火折子吗?
一种容易点燃的草纸卷,怎么会用口一吹,就燃烧起来,像变魔术?
是点燃后把它熄灭,它其实仍在隐隐地燃烧,不见火苗罢了,平时是放在竹筒里,只要一吹,就能再燃烧起来。
不是很方便吗?
许多事情,你以为它真的熄灭了,其实没有。

这是西西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钦天监》里,主角阿闳与爱人容儿无数微言大义的对话中的一段。当今天我细想西西以及她那一代香港作家、知识份子所留下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隐藏在火折子里暗烧的火焰,它和鲁迅所期待的地火似乎相似,但又多了一些克制、一些从容和一些长远的考量,就像西西的文字一样。

我城:每一个香港的觉醒者都知道

西西的重要性在香港不言而喻——其实不止在香港,未来也许对于任何寻找本土认同的华人城市都有她的意义。首先,当然在于她是“我城”这个词的发明者,虽然她的代表作《我城》是讲1970年代一些香港青年的精神成长史,最后他们有的分道扬镳,有的幻灭,但也有很多人坚持理想继续走下去,成为无愧于后代的先行者。

但“我城”这个词从《我城》开始出发,被之后的年轻行动者接力传递而不断生长其意义——比如说从1997年“回归”时认为香港应该要变得更好,而不是比殖民地时期还差的人;到2003年香港七一大游行、保育运动、2014年雨伞运动,直到2019年的抗争运动,这样的一代一代人,都在坐言起行,参与实证著、回答著“我城”为什么叫“我城”。

这个城市没有根,它才会浮起来。正因为它漂浮,可以碰撞、可以去到不同的方向,跟那些“根感”很强的国家很不一样,跟大陆和台湾都很不一样。

西西在尖沙咀看摇滚音乐会。
西西在尖沙咀看摇滚音乐会。摄影:廖伟棠

也许今天无论中港台,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香港有过这么一部小说,但是几乎每一个香港的觉醒者都已知道有这么一个词汇叫“我城”。香港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他城”存在的,所有人都把香港视为一个经过的地方,除了殖民者,还有不自觉自己是殖民者或其附庸的人。还有1949年后来到香港的“南来文人”们,他们的文学取向把香港本来在三、四十年代因为受上海影响萌芽的现代主义文学作了一个中断。但是到了西西,还有十年前去世的梁秉钧(也斯),他们那一代香港的小说家和诗人重新把笔触落回到香港的那些日常,在文字里建立起尘俗香港的合法性,这一文学革命甚至先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运动”。

浮城:另一种香港精神

想把袋里的东西
倒出来
——能倒出来吗?
又如何舍弃
又如何忘记

渐渐地明白
蝴蝶为甚么能够飞了
因为因为
蝴蝶轻
因为因为
蝴蝶没有心

——《蝴蝶轻》

在2020年接受《信报财经月刊》访问时,西西说:“作家总有一个他生活的文化背景,他的‘原乡’;没有,就创造一个⋯⋯说一个作家‘贴地’,不一定是褒语,如果他不是同时‘离地’。”正是在这种贴地(接地气)又离地(高屋建瓴)的清醒中,一个更深层的香港意识升起来,被遗忘的那个香港也被惦记起来,大家慢慢发现这里是我们的故土了。

贴地又离地,“我城”的另一面向:“浮城”也从西西的命名中被发现(1986《浮城志异》),那是另一种香港精神。如果说“我城”是目的,“浮城”无意成为了达到目的的路径,属于方法论。它固然是悬浮于中英之间“两头唔到岸”(哪边都够不著)的,但同时它与西西及其推崇的作家卡尔维诺相符,亦具有轻、逸、捷等属于“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特质。

正是在这种贴地(接地气)又离地(高屋建瓴)的清醒中,一个更深层的香港意识升起来,被遗忘的那个香港也被惦记起来,大家慢慢发现这里是我们的故土了。

西西的这种轻盈,有沉重的内核,但她能够带着沉重往前跳跃,就像她在《蝴蝶轻》一诗中写过的袋鼠和蝴蝶之别。关于“浮城”的系列叙事与抒情,一方面包含了一种批判:这个城市没有根,它才会浮起来。但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漂浮,它可以碰撞、可以去到不同的方向,跟那些“根感”很强的国家很不一样,跟大陆和台湾都很不一样——香港好像是最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根”的。

另一种花果飘零?得在土瓜湾

这是西西式的安土重迁,国破山河在的时候,我们织巢;末日的消息传来之前,我们织巢,那将是我城出发和归来的座标。

但如果我们从浮城的角度来说,香港有根,它的根其实像香港的常见树:榕树的根,是气根,气根在空气中悬浮生长、飘摇垂落,但最后也会扎根入土,并且蔓延和巩固。我城的花果飘零,未尝不是气根蔓延的一种方式。

香港曾经承接花果飘零,西西的一家就是被承接的,继而她尝试托举另一些花果飘零,她的两部长篇姊妹作《候鸟》和《织巢》写得很清楚。香港在《候鸟》里也不叫香港,而就叫做“南方”,来到香港的小流亡者素素,要面对的不只是人的离别和河的流徙,她发现了一个令人几乎无力承受的重负:“我那么希望看海,海在我前面不远,我却不能站起来,走过去看。我的肚子好像很虚空,仿佛体内的河已经流尽。”

眼前的海和体内自带的苦难文化之河,如何才能贯通并流?这是西西和几代香港作家都努力以汉语解答的大哉问。此后,我们在西西《织巢》、《飞毡》、梁秉钧的《雷声与蝉鸣》、吴煦斌的《牛》等等作品陆续找到了答案。《织巢》是书写1950-1997前夕的香港一个普通家庭历史的——我曾在香港和个人生涯面临巨大变故的时候重读《织巢》,怀念那个尚能织巢而安居的香港,这是西西式的安土重迁,国破山河在的时候,我们织巢;末日的消息传来之前,我们织巢,那将是我城出发和归来的座标。

她直接用在世的文学去实践新儒家在花果飘零之后的“灵根自植”,不假于人,也不依靠对远方和古代的遐想。

体内的河却未曾稍停对我们的折磨,尤其西西一代香港作家更是痛苦于此。正如香港作家玺玺(朱珺)的小说《废船》最后一句是:“只有一滴水,也能流到中国。”——这般执著和悲苦弥漫在从戴天到蔡炎培等诗人的早期诗作上。但西西的中国观稍为超然一些、颠覆一些。虽然她也写过“我当然要做黄帝的子孙。问的人就说了,在这里,做黄帝的子孙有甚么好处,你会没有护照的呀。”(《我城》),虽然她写过充满儒家的赤子之心和仁者爱人的《热水炉》,也景仰新儒家大师牟宗三,写过“无论住在哪里总是漂泊 / 但牟老师毕竟在土瓜湾住了许多许多年 / 土瓜湾就有了值得居住的理由”。

但西西的诗文,却让我相信:“土瓜湾有值得居住的理由 / 因此牟老师就在土瓜湾住了许多许多年”,因为她直接用在世的文学去实践新儒家在花果飘零之后的“灵根自植”,不假于人,也不依靠对远方和古代的遐想。

已故香港作家西西的著作。

已故香港作家西西的著作。摄:林振东/端传媒

忧城忧世:香港终必爆发的绝望

“出发前一晚,我辗转反侧,梦到山海关、嘉峪关,自小在书本上认识,很兴奋,但长城忽而变成一条长而蜿蜒的巨龙,向山上蹿去,我们穷于追捕,又怕它转过来,向我们张口。我汗流洪背,但又想探问究竞,不想放弃。然后我听到容儿在身边说:别怕。”——《钦天监》

我们也不应忘记在西西一次次远游大陆,“认祖关社”之余,她以散文集《交河》和很多诗做出的讽喻。像《咳嗽的同志》以被商品化的龙骨,还有“咳嗽的同志 / 坐在长桌的一端 / 不停地抽烟 / 他实在瘦 / 瘦得露出了不少骨头。”对当时被港台爱国者大肆煽情的“龙的传人”的解构,甚至称得上辛辣。可以说,西西不止学到了南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也与后者隐藏的现实批判、独裁历史批判深有共鸣,这样一种政治关切,一直延续到《钦天监》。

至于影响香港知识分子至深的六四镇压悲剧,在西西的诗里也被多次触及,多数是如《六月》那种表面看来隐约委婉,“不无少望,然淡淡直叙,怨而不怒”的温柔敦厚的讽喻诗。但它的每一句都从中间断裂、每一句都是跨句,听如哽咽;从视觉上还能看到一条逗号和句号从句子中间蜿蜒而下,像是一条在广场上的裂缝一样把这首诗劈成两半。

《六月》

每年六月,我们孕育
远行的梦,看一点
山水,买一点书
探访朋友。六月
又来了,天色
诡异,你们那里
骤然雪崩,透过
荧光屏幕,坦示
惨白的广场,都城
满罩浓霜,寒流
不断扩散,所有的人
震惊
这么严峻的六月
你好么?只有
降温的消息,太冷
太冷了,远方的景物
凝结成冰
我们的梦气球
一一冻裂。摊开
地图,不知道
两只脚,还可以选择
哪一个方向

一九八九.七.四

还有同样写于1989年的《天色微明》:

真干净
真干净
徬佛什么也不曾
发生

⋯⋯你的胸膛长出
石榴,他的额头
埋下坦克的链印
种种创痕,就留在
皮壳的表面吧
我们无比美丽
再也没有什么
可以使我们受伤。

⋯⋯他们,在华表
我们,在纪念碑

这般愤懑又孤傲的宣言式诗篇,足以令支支吾吾的某些政治诗人汗颜。日后此诗出现在达明一派2017年“达明卅一派对”红馆演唱会的投影布景上,竟如此切合后者的抗争美学。

如果说这峡谷呼应的是种种政经的曲线落差,疫症则不只是SARS和新冠肺炎,而是香港终必爆发的绝望。于是,香港人举起了黄雨伞,特别像一个个蘑菇、黄色的亮丽菌。

正统香港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但在西西身上是“忧城忧世”。忧城自然没有忧国忧民那么宏大叙事、那么夸张,而是反倒变得体贴入微。西西最难懂的那首诗《一枚鲜黄色的亮丽菌》,在1984年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这样一个粉饰太平的背景之下,以古怪的姿势长出来。它还有另一个背景就是“肥土镇”的史册,诗里肥土镇 / 香港对应的,是《百年孤寂》的马孔多。

按照所谓的安全知识,越漂亮的蘑菇我们越不能吃,“前辈们刚说著 / 鲜丽的菌都是毒菌呢”,这里面隐含的危险藏着对约定俗成的香港认知的挑衅,也是很敏感的诗人对香港未来的预言。“疫症 / 隐潜在云层的峡谷”,如果说这峡谷呼应的是种种政经的曲线落差,疫症则不只是SARS和新冠肺炎,而是香港终必爆发的绝望。于是,香港人举起了黄雨伞,特别像一个个蘑菇、黄色的亮丽菌。

七十年代的西西。

七十年代的西西。图:作者提供

正统香港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但在西西身上是“忧城忧世”。忧城自然没有忧国忧民那么宏大叙事、那么夸张,而是反倒变得体贴入微。

“政治不要管文学,文学可以管政治”

伞,是最小单位的家。是最小单位的城,是“我”之城。而伞聚结起来,便是最基本的城寨、“我们”之城。西西是诗人,不是预言家,但她以低微、凡俗之物的亮丽,暗示了她从历史上感知到的抗争可能焕发的光泽——

是祸还是福呢
奇诡的春天
那么鲜黄色的亮丽菌
雨啊雨啊
我可不是在这里讲故事

西西对政治的思考与反思必然不同于政治家或政论者,她保存、甚至深挖时代的复杂性,并不简单选择立场。西西也看见了2019年的动荡,她说:“现实往往比小说更离奇,更魔幻,因为它不用说服你,事情可以不明不白。也许我会在创作里表达一些,反映一些吧,但我不想简化。不过,我想说的是,年轻人并不欠我们什么,相反,是我们欠他们,欠他们一个理想的社会。”(2020年《信报财经月刊》访问)

我们知道,七十年代时西西就参与过争取教师权益的运动,争取的是男女教师同工同酬,“这是我参加的唯一一场社会运动”,西西曾亲口对我说:“政治不要管文学,文学可以管政治。”基于对宏大叙事的怀疑,也基于对文学介入的信任,她的家国梦始终清醒,她的身份始终追求独立,直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钦天监》。

西西的女性主义,不同于那些理论家们时髦的女性主义,先是像她《快餐店》所写,是务实的“自己请自己吃饭”的选择;是《许多女子》“将肋骨还给亚当”的哪吒宣言;是《母鱼》与“母语”的互相隐喻,虽然她从不强调自己使用粤语写作;最后是《钦天监》里反复强调批判的:容儿注意到的人间的假想线、区分她与男人的权利的不平等线。

西西的生态主义,也不同于那些阳刚英雄气质的生态保护主义,她的《猿猴志》不是生态文学,成为了一种主义的生态文学往往免不了大有寓意、暗含说教,而西西始终立足于猿猴,就像她说:“猿更接近人类,人类反过来称牠们是‘类人猿’。其实,从灵长目出现的次序讲,真要论资排辈,人类应该被称为‘类猿人’。”

基于对宏大叙事的怀疑,也基于对文学介入的信任,她的家国梦始终清醒,她的身份始终追求独立,直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钦天监》。

西西的手迹。

西西的手迹。图:作者提供

西西也许会说,哪有这么多主义?我只是有不少有趣的主意。她晚年那些“玩物存志”的随笔著作,以极端的方向宣示了她对文学的态度,跟充满计量与策略的当代华语文学写作几近相反。就好比她喜欢的猿猴王-孙悟空的游戏性和试验性,在汉语写作中始终欠缺,多的是唐僧的任重道远、猪八戒的琐碎耽欲和沙和尚的保守谨慎,后三者一言蔽之,乃是功利性所驱使,想让写作获得写作以外的其他意义,而不只是写作本身的快乐自足。这是我读《猿猴记》的意外发现。

西西的快乐与坦荡,出现在大陆简体出版中,是惯于浓墨重彩的诗和动辄生死疲劳妻妾成群的小说中罕见的,宛如射进千年幽谷的阳光。而在某些身份、议题先行的台湾文学出版当中,则如清流淙淙,毫无机心。因此,她在香港以外也赢得了很多童心未泯的读者。

写作理想、写作者本身的这种纯粹超然(而不是文本世界的超然物外),是西西,也是“素叶文学”一代香港作家的最宝贵之处。身段的超然反过来确保了她“介入议题”时的不偏不倚,她的声音有如波拉尼奥所说的“护身符”,纯洁、无邪、坚定,注定会传递在下一轮太平盛世或者乱世的写作者当中,成为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