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化人物年终盘点:9个名字,看我们身处怎样的时代?
「“这样说吧:在糟糕的年代为我挺身而出的那些人现在可能不会这样做了。”」
特约撰稿人 邓正健
2022年是战争之年、抗争之年,也是体育之年,荣哀之年。俄乌战争的阴霾自年初便笼罩全球,但全球疫情退却,世界也回到纷乱与争议的状态中。战争带来死亡和流徒,同时却给予人们思考希望的机会,乌克兰诗人藉创作昭告世人:文学与艺术怎样抵挡暴力与不文明;亦有艺术家以身体回应种种政治对立:小说家拉什迪再次卷入宗教与自由的长期争议里;伊朗女演员们在社交网站上脱去头巾,声援反政府示威;尚有无名的彭载舟甘冒被消失的命运,以直白铿锵的口号超克当代中国抗争意识中的长期失语。至于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安妮‧艾诺,则是表扬她将自身身体写进文学里,以盛载盘根错节的社会与历史。
这一年也在不同的国际大事中,看到当代的文化政治美感及性别形象的流转。英女王高龄逝世,意外地勾起人们对几已失落的帝国美感之怀念;大型国际运动会是运动员的较劲场地,也是他 / 她们被展示其性别形象的场域,争议声中的谷爱凌,跟众望所归的美斯(梅西),是这一年最为瞩目的两个性别政治范本。至于有关科技对当代人文的冲击,世人始终保持著不愠不火的关注,于是两种AI软件亦成了今年的文化热话。
以下一些名字,都是在这一年间出现的重要文化名字,有些是因其贡献和重要性而被提及,有些则是因其作为某种文化生态的象征而被记下。文化不离社会政治,这些文化名字背后,也折射出2022年的种种世界政治气候。
全球疫情退却,世界也回到纷乱与争议的状态中。战争带来死亡和流徒,同时却给予人们思考希望的机会。这一年也在不同的国际大事中,看到当代的文化政治美感及性别形象的流转。
01 谢尔盖.扎丹(Serhiy Zhadan)
“我也站在烧焦的山外,在太阳光束下,/我也哀悼你,我的城市—可恨的、亲爱的。”
乌克兰诗人扎丹没有在俄乌战争爆发时逃离他的祖国,他一直留在当地重要战场之一:哈尔科夫(Kharkiv),协助组织人道救援工作。在平民面对战争和死亡而感到最绝望的时候,文学发挥了永恒的人道力量。
俄乌战争爆发后,人们忽然关注乌克兰文学,尤其是在乌克兰诗歌中,如何呈现这个悲壮民族的历史命运。扎丹在乌克兰国内名气很大,也在政治上非常活跃,参加过2004年的橙色革命跟2014年的广场革命。及后他更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支援乌克兰前线的人道救援。
他的诗作常以战争为主题,也写过好几本关于乌克兰战乱遗民的小说,俄乌战争爆发后,他接受《时代杂志》访问称,战争发生得太快,他已来不及写诗或文章了,但音乐却可以继续。他有自己的摇滚乐团,在战争中仍坚持演唱,振奋祖国人民的抵抗斗意。
当侵略者试图以战争消灭一整个民族,扎丹所写所做的一切,展示出来文学和艺术如何作为保存一个民族的关键方式。
02 拉什迪(Salman Rushdie)
“这样说吧:在糟糕的年代为我挺身而出的那些人现在可能不会这样做了。”
《魔鬼诗篇》的作者拉什迪在八月遇袭,导致他一只眼睛及一只手失去功能,幸好没有生命危险。事件是三十多年前小说出版后一直无法消弭的余波,这部小说虚构了穆罕默德生平,被指严重亵渎宗教,更一度引发激进穆斯林持续经年的追杀令。
近年拉什迪渐渐从躲避追杀令的阴霾中走出来,愈益高调地以受害作家形象宣扬文化领域上的言论自由。可是,在政治正确与“取消文化”渐成主流的廿一世纪,拉什迪事件却成了争辩的风眼。舆论固然讉责暴力袭击,但认为“拉什迪以文学方式‘冒犯’宗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同样也在文化圈子中发酵。
西方自由派舆论愈来愈倾向认为,言论自由是带有条件的,即如仇恨、侮辱甚至是嘲讽性的言论,都是视作另一种“暴力”,不应受言论自由原则掩护,因此,不少人认为拉什迪应该为此道歉,以及撤回小说。然而,这种想法同样被垢病,认为那只是为实质的“暴力”行为(如拉什迪遇袭)提供掩护,令人们不愿直接面对暴力文化的根源:
激进暴力主义又是否可以以宗教多元为由而得到姑息?
03 安妮.艾诺(Annie Ernaux)
“我谈论我自己,因为那是我最熟知的境遇。”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给予安妮‧艾诺的评语是“勇敢、冷静而敏锐地揭露了个体记忆的起源、隔阂与集体压抑”。这位法国作家在国际声誉或不及另一位热门法国作家韦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但她在国内可属殿堂级。
她的得奖评语中提及的“个体记忆”,乃是来自她主力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深刻地挖掘她的个人内在经验。然而,她的文学并不私密,反而更像一个以个人身体盛载历史和社会结构的文学器皿。她的作品常被评为跟社会学关系千丝万缕,她几乎写尽了一切被剥削者,被经济阶级剥削的,被种族剥削的,被性权力剥削。她把社会羞于启齿的事物都写出来,就像在小说《记忆无非彻底看透一切》(L’Événement)中,她写出了自己年轻时被禁止堕胎的经历,小说亦曾被改编成金狮奖得奖电影《孕辱》(Happening)。
文学未必需要迂回的叙事结构与与宏大的意象,但对世界的敏锐和揭露却是必要的。
04 Midjourney 及ChatGPT
“艺术家很害怕,他们担心自己会被机械人取代。”—— Jason Allen
科技挑战人文已不是新鲜事,这一年则有两宗比较瞩目的新闻。一名程式员以AI绘图软件Midjourney生成图像,并获得了美术奖;人工智能慧研究机构OpenAI开发了AI聊天机械人ChatGPT,能模拟包括哲学及艺术等人文内容的深度人类对话。
两种AI工具都是开放给公众使用,一般人可以轻易地生成艺术图像,以及制作出讨论人文主题的文字。至此,关于科技伦理的争议已不限于“AI能否模拟人类思想?”之类的传统问题,更涉及到一般人可以怎样利用AI,以冲击当代世界对人文与艺术的认知。例如,一个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程式员,可以透过让Midjourney作深度学习,而“生产”出足以获奖的优秀画作。那么未来艺术创作的本质将会变成怎样?我们仍需要传统的艺术家吗?
又例如,ChatGPT将来或可生产出优质的人文学科论文,这也直接挑战了人文学科在学院里的生存条件,学者及学生仍需要以其原创思考去进行人文研究吗?还是只需利用AI,就能生产出具原创性的人文思想吗?凡此种种挑战,已经不遥远了。
05 伊朗女演员
“从这一刻起,无论我发生什么事,直到最后一口气,我都会和伊朗人民在一起。”——加齐亚尼
伊朗抗议运动持续多月,其中最简洁直白的口号是“妇女、生命、自由”。事件源于少女玛莎‧阿米尼(Mahsa Amini)因头巾佩戴问题而被捕,最终猝死在警察局内。
事件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名艺术家被捕,其中包括多名摘掉头巾的伊朗女演员。52岁的女演员加齐亚尼(Hengameh Ghaziani)在Instagram上传影片,片中她没戴头巾,发上扎了马尾辫,不屑地盯著镜头。另一女演员、60岁的里亚(Katayoun Riahi)也在Instagram上公开摘掉头巾,两人分别为此而被捕。直至近日,38岁的阿里度丝蒂(Taraneh Alidoosti)也展示了自己没戴头巾的相片,并公开反对政府处决抗争者——她及后被指“散布假消息”而被捕。
身为公众熟知的女性,这几位女演员最有力的抗争武器,不是上街,也不是她们的言论,而是她们摘掉头巾,露出她们几未公开展示过的头发。那既是对死者阿米尼的悼念,也是伊朗女性对专制政府最直接、也最柔性的异议表达,跟“妇女、生命、自由”产生微妙的共振。
06 英女王
“值得记住的是,带来最持久变化的,往往是小步骤,而不是巨大的飞跃。”——伊利沙伯二世
一年间,大不列颠国民经历了女王登基七十周年庆典,以及女王驾崩,举国同喜同哀。
此种荣哀的意义,主要不在现实政治上,而是作为一种旧世界与新时代有机黏合的政治美感,在廿一世纪的当下仍有欣赏的价值。伊利沙伯二作为在位最长的英国君主,见证了二十世纪殖民主义的退潮,但君主制却没有因此而被历史洪流所淘汰。大批民众冒著寒流排队瞻仰女王灵柩,全国哀悼的气氛,令本来就不是主流的反君主制声音更见失色。
在政治上,并没有迹象显示,像英国这种世上已为数不多的君主立宪制度,会在廿一世纪初消失,与此相反的是,从英女王国葬中庄严而不过度繁缛的仪式上看,尽量君主制已没有实质的政治作用,却仍具有恢宏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一种政治美感,这种政治美感成了维护国民集体认同和希望感的黏合剂,不论对在疫症肆虐下的大不列颠国民,还是对在政治高压下的前英殖民地香港市民来说,英女王都是一个美好时代的象征。
07 彭载舟
“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 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
彭载舟是之后才传出来的名字。最先震惊亿万中国国内外人民的,是北京四通桥横额上的几句话:“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 ,“不要文革要改革 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
不矫饰的口号,直白的排比短句,直接揭露了中国人民两种集体情绪:反对官方清零政策,以及反对专制统治,前者一直是不可触及的政治红线,后者更是绝对的国家禁忌。四通桥事件的意义在于:终于有人敢于公开戳破国王的新衣,并且是以一种简单明快的语句,铿锵有声,而不再用迂回隐晦的擦边球式说话,或谐音暗词式网络语言,聊作宣泄,却不敢直抒不满。
中国官方当然迅速禁止消息散播,但一石击起千尺浪,事件也遥遥幅射到一个月后发生的“白纸示威”:严苛的清零政策已积累了官方压不住的民怨,终于来了一场总爆发。不过,抗议中所大量出现的“白纸”,亦反映了民间不敢直言反对的集体意识,类似通桥横上的直接口号只有零星出现。
在中国长年严密监控的社会里,这样敢于直言而不再耽于玩弄文字游戏,已是相当大的政治突破了。彭载舟被抓后下落不明,却将会以民间烈士之名留在史册里。
08 谷爱凌
“当我在中国时,我是中国人,当我去美国时,我是美国人。”
谷爱凌的故事,当然远不只关于一个年轻运动员凭天赋和努力而夺得佳绩,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当代文化政治案例。
她生于美国,中美混血儿,却选择代表中国参加女子滑雪项目。她在北京冬奥大出风头,不只因为她在赛道上的表现,也在她对国族身份的言语:她被质疑双重国籍(这是中国官方不允许的),却以“当我在中国时,我是中国人,当我去美国时,我是美国人”这一模棱两可之话回应。
中国网民垢病她不称中国作“祖国”,也自称“亚裔美国人”而非“中国人”,反映她并非完全认同中国国族身份。可是,不只中国官方却为了奖牌数目而默许她的暧昧,更无碍她在民间和商业市场上的高人气。谷爱凌有明星外貌,成长经历充满阶级精英色彩,有人视她为女性主义的模范,但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她是一个女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跟国家体育政治互相交错的文化范本。
09 美斯(梅西,Lionel Messi)
“当我输掉比赛后回家,我只在乎你们。”
如果谷爱凌是这一年女性运动员的文化范本,那么男性运动员的代表则是美斯。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冠军,是全球最多球迷希望看到的结局,原因当然有著深厚的足球文化因素:球迷们都想看美斯夺得大满贯,实至名归成为“球王”。
可是,从性别角度看,美斯也柔性地颠覆了男性足球员的传统刚阳形象。在网络和媒体的宣传下,美斯的“实至名归”,不只在球技和成就,更在于他被塑造成一个“绝种好男人”:球场内他踢法君子,鲜少“插水”,没纪律问题;球场外他生活检点、爱护家小,照顾队友、尊重球迷,跟过去大量球技同样超凡、却一身“坏孩子”气息的“球王”(例如马勒当拿)大相迳庭。
男性足球员向来展示的,是绝对的刚阳味,偶而的犯规叛逆,往往被视作球星的“魅力”。多年前碧咸(David Beckham,贝克汉)的阴柔形象罕有地成了同志偶像,却同时带著浓厚的消费文化色彩。今天美斯则隐然构成另一种在男性足球员身上少见的性别形象:一个去刚阳化的纯真少年,而他的登顶,也恰如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这种足以讨好绝大部份球迷的形象,甚至使人顿然淡忘今届卡塔尔世界杯的种种丑闻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