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桓分享出獄後遺症 嘆親友離港、感覺與外界脫節 但盼與留下來的人「齊上齊落」
(獨媒報導)因多宗遊行集會案、合共判囚22個月的前民陣召集人陳皓桓,上周刑滿出獄。他今在Facebook 發文,分享出獄後的後遺症和感受,包括肚痾、暈車浪、親友離港、感覺與外界脫節等。他自言無論身心都需時適應,希望大家多關心出獄後的人,幫助他們適應和重投社會。陳又重申自己不會移民,稱想多點陪伴家人,並與留下來的人「齊上齊落」。
出獄後身體不適 暈車浪、肚痾兼有人群恐懼症
陳皓桓自言,因入獄超過一年半,需要時間慢慢重新適應世界。他提到自己有不少「出獄後遺症」,例如暈車浪,嚴重至會手腳抽筋和全身出冷汗,「辛苦到我心入面不停講不如比我番去監獄啦」;他又提到,自己在囚期間飲食很清淡,故出獄後「不論食乜都痾」,一星期後情況才稍微改善,只能推卻不少親朋好友的約會。
此外,陳指在獄中習慣早睡早起,床亦很硬,現時反不習慣高床暖枕;回到市區後,他的鼻敏感和氣管敏感發作,要靠食藥才能解決。陳皓桓亦自言有人群恐懼症,看到街上的人和車,最初會出冷汗和心跳加速,感覺很嘈和很辛苦,外出十分鐘後立即回家。
稱看新聞覺得迷惘 盼留港陪家人及 「齊上齊落」
心理方面,他指自己在囚期間發生太多事,非常多朋友離開香港:「接受一啲好難接受嘅人事,確實非常辛苦。」如果事件資訊太多或「太爆」,例如父親過身或朋友結婚生子,便需長時間去消化。他又指自己入獄前,《立場新聞》、《蘋果日報》等傳媒機構尚未停運,出來後看新聞和社交媒體時會覺得迷惘:「有種脫節同好似自己係另一個世界咁,有種孤獨嘅感覺。」
陳皓桓解釋,分享個人情況並非想得到同情,而是想大家關心出獄後的人,例如提供工作機會,幫助他們適應和重投社會。他指雖有人叫他移民,但自己做不到。陳自言過去花太多時間在社會運動,忽略了家人,希望未來日子多陪伴家人。他又認為,雖然留下來未必改變到甚麼,「但同大家一齊經歷,做得幾多得幾多,我都覺得好重要」,稱「不論高山定低谷,都齊上齊落!」
今年26歳的陳皓桓自2018年起擔任民陣副召集人,至2020年10月起從社民連岑子杰手中接棒,擔任召集人。他涉及被指控的社會運動事件包括2019年的9.15港島遊行、10.1遊行、10.20九龍遊行,以及2020年的六四集會及七一遊行,分別被判囚3個月至18個月不等,總刑期合共22個月,並在去年5月底開始服刑。去年8月陳在囚期間,民陣宣布解散,約160萬元資產將捐給合適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