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增發展密度 金鐘道四成政府辦公室「北遷」
(獨媒報導)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在政府換屆後繼續推進。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施政報告》中,表示設立督導委員會,並於明年設立專責部門。「北部都會區」範圍亦將增加發展密度,住宅用地地積比增加三成由5倍增至6.5倍。目前位處傳統商業區的政府辦公室,部分亦將「北遷」,包括金鐘道政府合署四成辦公室樓面面積。
「北部都會區」由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今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李家超就推動「北部都會區」提出更多措施,包括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及「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前者由行政長官帶領,諮詢委員會則由財政司司長主持,成員包括專家及社會人士。「北部都會區」發展將與廣東省政府緊密對接,並於明年設立專責發展北部都會區的部門,制訂具體計劃及行動綱領區。
「北部都會區」將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題。西部洪水橋/廈村將成為核心商業區,中部新田科技城會聚焦創科產業,東部則發展康樂及旅遊,包括在2024年設立500公頃紅花嶺郊野公園,以及在2024年逐步開放沙頭角(中英街除外)文化生態旅遊,明年初展開地區諮詢。
此外,「北部都會區」將提高發展密度,採用較高的地積比,住宅用地由5倍增至6.5倍,商業用地則增至9.5倍。
《施政報告》表示,將會全速在區內造地建屋,目前正進行收地及展開工程的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新發展區計劃,目標五年內啟動全部收地程序,十年內完成平整土地及落成新單位的四成。區內亦將設立「亮點發展群」,包括文化設施群、專上教育院校、大型體育設施、醫院網絡、政府設施群等。目前位處核心商業區、沒有特定地域要求的政府辦公室,將會「北遷」往「北部都會區」,包括金鐘道政府大樓四成辦公樓面面積。
「北部都會區」內擬議的米埔一帶濕地和魚塘,則待明年研究完成後,落實「新積極保育政策」,逐步收回該區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