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多個團體在《施政報告》發表後,發出聲明回應。其中本土研究社指,《報告》並無「以結果為目標」,110項KPI(績效指標),部分僅為執行政策的時間表,與政策結果無關。本研社及多個關注土地房屋的團體皆指,新推出的「簡約公屋」被計算為已上樓是數字遊戲。

競選時高舉「以結果為目標」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110項KPI,不過當中不少只為執行政策的時間。本土研究社認為,《報告》提及的部分KPI「混淆了實行政策與量度政策成效兩個執行公共政策不同步驟的基本概念」,又指部分與兌現政綱有關的KPI如減少不適切居所的指標不知所蹤。

無標題
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

本研社又提到,房屋政策並無納入有意義及與全球接軌的積效指標「房屋可負擔性(housing affordability)」,以樓價或租金佔收入比例作為KPI。本研社引述國際土地研究組織「城市土地機構」(Urban Land Institute),目前本港樓價收入比例,較新加坡組屋及私人住宅分別高出6.8及2.3倍,認為可負擔性才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報告》推出「簡約公屋」,輪候公屋的人士入住後,便會在新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中被視為已上樓。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則指,將入住「簡約公屋」等同已上樓,認為是偷換概念、玩弄數字遊戲,實際上沒有減少公屋輪候冊人士,本研社更直指是「其實是為了湊KPI而導致的質降」。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亦指,《報告》其中一個KPI為探訪4,000個劏房戶,了解《租管條例》執行情況,但探訪的戶數只佔總數全港劏房戶的4%,認為比例太低,欠缺阻嚇。

「簡約公屋」盛傳將設於新界,嶺南大學研究生院教授邱勇認為須考慮市區劏房居民未必願意遷往。對於規管劏房,邱勇及多個關注基層住屋的團體皆促政府訂立「起始租金」、研究訂立「宜居」標準及取締劏房路線圖。

《報告》建議修例將多個強拍門檻降低,本研社特別提到將70年樓齡的強拍門檻降至六成,令僅存的戰前唐樓等歷史建築更易被重建,亦未有考慮受重建影響住戶的安置政策。邱勇則認為須防止重建區豪宅化,亦推行「土地重劃」模式重建,讓原業主及住戶遷回。

【施政報告】重點措施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