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目標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日公佈《政府部門碳中和表現審計調查 (2022)》,指出沒有政府部門就自身達至碳中和訂立目標時間表,而不少部門的環保措施過時又離奇,其中庫務署去年的環境報告仍將「使用無鉛汽油」列為環保措施,但香港早於1999年已禁售含鉛汽油。

稱政府沒碳中和目標時間表

綠色和平分析44個政府部門在2021年發佈的《環保工作報告》 ,及於今年9月27日按《公開資料守則》向75個政府部門索取有關减碳的公開資料,獲74個部門回覆,沒有回覆的部門為懲教署。

政府於2020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目標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但綠色和平的調查結果發現,包括環保署在內的所有部門,均没有就自身達致碳中和的目標訂立時間表,及具體、可量化、具時效性的減碳目標。

香港最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為發電、運輸及廢物。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指出,只有22個部門的目標涉及減少使用能源,僅一個部門提及運輸相關的减碳目標,沒有部門提及減廢目標。

螢幕截圖 2022-11-09 下午5.36.45
庫務署2021年環境報告截圖

環保措施過時離奇 司法機構指引10年不變

伍漢林斥不少部門提及的環保措施過時又離奇,其中庫務署在2021年的環境報告將「使用無鉛汽油」列為環保措施,但香港於1999年已禁售含鉛汽油。該署又將已立法的「停車熄匙」規定列為環保措施。另有部份部門,包括司法機構,在10年間均將「以效能較佳的T5熒光管取代T8熒光管」為目標。

另外,環保署於1999年制定的 《環保報告的指引(管制人員適用)》已逾20年沒有修改,該指引指示各部門制定具體環境目標,及披露對環境影響的可量化數字。

無標題

環境保護署人均温室氣體排放量逐年上升

綠色和平續指,環境保護署人均温室氣體排放量(二氧化碳當量)由2018年的2.26噸,升至2021年的2.66噸。伍漢林認為成績不樂觀,指環保署應以身作則,帶領社會邁向碳中和:「環保署應該用數字話比其他部門聽,原來係減到碳。」

部門對「能源表現提升超過6%」的理解不一

上屆政府提出目標在2024至2025年度將政府建築物和設施的整體能源表現比2018至2019年提升超過6%,而特首李家超在上月發布的《施政報告》再次重覆此目標,伍漢林指出此目標屬各部門唯一較明確與减碳相關的目標,但亦不指向碳中和。

伍漢林續指,各部門對此目標的理解不一致,有理解為「減少總耗電量6%」、「能源用量減少6%」、「協助提高政府整體的能源表現6%」等。他批環境部門根本沒有做好解說,與其他部門解釋目標。

無標題

批政府口號式環保 26部門回覆一式一樣

政府有鼓勵商界就達致碳中和訂目標,當局推出的「碳中和」夥伴計劃,鼓勵參與機構制訂碳中和目標及時間表。伍漢林批政府「雙重標準、嚴人寬己」,對比商界的目標,政府部門的所謂環保目標多是口號式,如「向員工宣傳環保小貼士」。他指,在向各部門查詢目標時,發現有26個部門的回覆均採用環保署提供的統一樣式回覆,令人難以掌握每個部門的措施。

倡港府參考新加坡帶動減碳

綠色和平建議香港參考外國的做法,如新加坡的政府部門帶動減碳行動、加拿大有完善的碳相關披露文件,建議環境及生態局為政府自身制定碳中和目標,制定可量化的措施及KPI(關鍵績效指標)及統一的碳披露標準。

特首李家超在上月發布的《施政報告》,就邁向碳中和提出三大方向,包括在2024至25年度將政府建築物和設施的整體能源表現提升超過6%;推動綠色運輸 ,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及推動全民減廢及分類回收,以達致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