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新冠肺炎應改名新冠感冒 無徵狀感染不視作患者
【獨媒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向全國高校發表講座,他引用外國數據稱,感染第一次Omicron後,像打了一針疫苗,得到自然免疫,又指病死率低至0.1%,相當於「季節性流感」,認為現時不應稱為「新冠肺炎」,應叫改名為「新冠感冒」。至於近日不再公報「無症狀感染者」,他指有病症不代表「得病」,故不能視作「新冠患者」。
指得了一次Omicron像打了一針疫苗
鍾南山昨日舉行《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講座,他引述卡塔爾的醫學數據,稱感染一次Omicron BA.4及BA.5後,二次感染的保護率有78%;丹麥數據顯示感染一次OmicronBA.5後,二次感染的保護率達92.7%,「所以在這個意義來說,我是同意這個看法,你得了一次Omicron,儘管有些症狀或者沒有症狀,就像打了一針疫苗,有了自然的免疫,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他又指Omicron的病死率降低至0.1%左右,「這個0.1的話是相當於甚麼概念,相當於季節性流感」,再叫「新冠肺炎」已經不適合,實際上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簡單來說是新冠感冒」。他又指Omicron不會造成肺炎或重症,大多數患者不用再前往醫院,感染者只需要在家或在指定隔離地點隔離,絕大多數可在7至10天完全康復,希望民眾不要懼怕得到新冠病毒。
無症狀感染者不代表「得病」 不能視作「新冠患者」
至於Omicron病毒「北強南弱」的說法,鍾南山分析指,在第二波疫情時,廣州流行毒株BA.5.2, 北方則流行毒株BA.5.2.1.7, 簡稱BF.7,即是BA.5.2的突變株,整體來說兩者沒有很大分別。他指,在北方的潛伏期進一步縮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現傳染性,但大部分人感染後沒有明顯症狀,即無症狀感染者,只有部分人出現咽乾、咽痛、乾咳、頭痛、發熱等症狀,即輕型染者。雖然發熱溫度高,亦會出現全身疼痛,「但與醫學上的重症和輕症是兩回事,並不是愈痛得厲害就是重症。」
鍾南山又說,全國的無症狀感染者佔感染人數逐漸上升,即是Omicron的「毒性」愈來愈少,他指出,近日不再公報「無症狀感染者」,是因為有病徵不代表「得病」,故不能視作「新冠患者」。
「大家一起陽」觀念不可取
此外,鍾南山批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的觀念不可取,指在很短時間內可會有大面積感染,影響正常社會秩序及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鍾南山以香港為例,指香港政府執行「打三針疫苗」的抗疫措施後,有顯著的群體保護效果,認為現時應加強接種疫苗的好時機,應對異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