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為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政府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包括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在社區盡早治理慢性疾病。當局又指將重整現時使用率偏低的地區康健中心,成為「超級聯絡人」,幫助建立社區醫療健康系統。政府又提倡「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指會資助市民在私營市場及早診斷慢性病,但政府無透露資助的方案以及錢從何來。被問公院會否加價來改變市民的求診習慣,當局指有機制處理,醫管局在考慮調整收費時會考慮病人承受能力。

無標題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或最快明年第二季推出

當局建議增設「基層醫療署」以及「策略採購統籌處」來處理社區醫療工作。前者角色是負責決策、分配資源及制定準則,管理基層醫療服務,後者則利用市場知識及善用市場優勢,透過策略採購升效率。被問兩新增機構涉及多少開支,醫衞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指需留待《財政預算案》才公布。

《藍圖》最早實行的料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預計明年第二至三季推出,市民可以透過「一人一家庭醫生」和跨專業公私營協作模式,在《基層醫療名冊》尋找家庭醫生,可獲政府資助治理慢性病,首先會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推出先導計劃,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指該兩病有多項數據證明,早發現可減少併發症。但實際收費水平、資助金額、資助來源,當局並未在記者會交代。

料十年後慢性病人佔人口三成

盧寵茂在開場發言表示,香港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隨人口老化,慢性病問題也隨之而來,他預計10多年後,香港慢性病患者人數會由現時220萬增至300萬人,佔人口三成。他指現時公立醫院體系著重治療多於預防,情況持續公營療體系將不勝負荷,輪候專科時間亦只會持續上升。

無標題
盧寵茂

副局長李夏茵舉例,慢性病當中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約一半人屬隱性,患者不知自己有病,待併發症出現時才察覺,但醫療成本高於其他患者2倍。政府推廣「早發現、早治理」,在早前《施政報告》已公布,長者若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指定用途,政府將在醫療券額外增添500元。

透過醫健通建立個人「健康戶口」

她續指,「基層醫療」是意思是第一層醫療服務,對象是整體700萬人口,而非草根層,希望市民在社區已「搞掂小病」,政府目標是每個市民都有一名家庭醫生,每個人都有「健康戶口」,「有咩都喺家門口跟進,唔使出入醫院」。當局會推出《基層醫療名冊》,上面載有合資格參與基層醫療的醫生。

無標題
李夏茵

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召集人林正財補充,會善用地區康健中心、社區家庭醫生以及各區長者中心,目標是將慢性病患「留在社區」。至於政府藍圖最關鍵的融資方案,林正財表示「夠唔夠錢,我唔係度詳細講。」

無標題
林正財

對於兩個新建議開設的「基層醫療署」以及「策略採購統籌處」,當局被問角色會否與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重疊。陳松青指部分重疊工會逐步調去「基層醫療署」。具體兩個機構涉及多少公帑,他指「要等預算案」。根據政府文件,衞生署轄下的基層醫務服務將會整合,第一階段是「長者健康中心」、「婦女健康中心」、「公私營協作服務」將會整合至「地區為本的社區醫療健康系統」,第二階段將包括「學生健康服務中心」,以及部份「母嬰健康院」的服務。

無標題
陳松青

接納審計署批評和建議 改善地區安健中心

政府計劃依靠地區安健中心做統籌角色,不過《審計報告》過去批評地區安健中心使用量不足。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指出,因應疫情關係中心使用數字下降,已接納報告所有建議,他強調中心工作會重新調整,充當地區康健的「超級聯繫人」。

至於《基層醫療名冊》的細節,李夏茵指現時有基層醫療指南,載有二千多名醫生資料,將會逐步過渡成為《名冊》。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成員李國棟表示,名冊目的是確保提供基層醫療的醫生合符資格,估計現時正提供基層醫療的醫生能輕易通過考核,短時間內增加至五至六千人。

有記者問當局提出的「共同治理」計劃,私家醫生的定位是吸引基層,抑或讓有錢有資源的人求診,又問政府會否透過增加公立醫院收費改變市民看醫生的習慣。陳松青表示醫管局有收費機制共會定期檢視,一切按機制處理,他又指當考慮調整收費時,會考慮病人的承受能力,以及有否其他選擇。

無標題

醫衞局:目標提升基層醫療開支比例

醫衞局發言人形容,《藍圖》為醫療系統30年來的重要改革,望改變市民的求診習慣,並將中基層和第二或三層醫療的整體醫療開支,由現時約3:7提升至3.5:6.5,長遠目標則提升至4:6,以減輕公營系統的壓力。被問到將如何減少市民到急症室求診,發言人稱將強化「一人一家庭醫生」計劃,令市民對家庭醫生產生信任,便會先向他們求診。

至於「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將推動由家庭醫生團隊及早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發言人稱會尊重市民對醫生人選的意見,但沒理由讓病人一個月換一次醫生,初步打算規定參加者參與滿一年後方可更換醫生。計劃有否設人數上限?發言人表示,局方有預留足夠資源支援所有有意參加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