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委會28分鐘過一項撥款 陳振英:不應以時間判斷效能
【獨媒報導】「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會期完結,財委會共舉行67小時會議,批出撥款約1,775億元,平均每小時批出26.49億,而每個項目平均審議時間,由上個會期約46分鐘減至28分鐘。有記者質疑,審議時間大幅縮短有損監察效能。財委會主席陳振英不同意,指議案在其他委員會已有充分討論,不應以「時間」判斷財委會的效能:「我哋財委會已經達到佢本身嘅監察功能。」
在年結記者會上,陳振英在開場時便稱,今個會期告別以往冗長的會議,並擺脫頻繁「拉布」的場面,形容在煥然一新的氣象下履行憲制職能。
財委會今年共舉行29次會議共67小時,撥款額涉及約1,775億元,平均每小時批出26.49億,每分鐘批出4,415萬元,相比上年度每分鐘批出4,300萬元多115萬元。在70項撥款中,37項為工務工程項目,涉及約1,007億元,包括涉363億元的威爾斯親王醫院、葛量洪醫院和聖母醫院的重建工程,及涉74億元朗南發展工程,以及15項共涉65億元有關政府架構重組的人事編制建議。
陳振英:官員表現有差異 部分要繼續培訓
記者問到,本年度財委會審批了70個項目,較去年的120個少,陳振英強調,不應把數字看作一個目標,認為應關注撥款建議能否按時完成更重要,又相信未來審批的項目數量回復到較高的水平。
陳振英又點評今屆議員及官員的表現,指議員向官員提問時,可見他們掌握民情民意,而官員回答問題時更有信心,「因為大家都知道唔係去處理一啲無謂嘅指控,亦都唔需要擔心要處理秩序,所以佢哋喺回答問題嘅自信心,同埋準備方面都係做得唔錯。」
不過,陳振英認為官員之間的表現有差異,指有官員在回答議員問題時,只會按其預備的「標準答案」「搵自己想講嘅嘢」,有些官員則較熟悉政策,能解釋撥款申請與政策背後的理念,「呢啲就係我所謂嘅『再好啲』,同埋一啲『只係滿足到撥款需要』官員之間嘅分別」。陳振英認為,今屆整體官員表現不錯,但部分要繼續培訓及進步。
不同意只有「一把聲音」 毋須再花時間處理規程問題
有記者則引述指,外界有聲音認為議會現時只有「一把聲音」,陳振英表明不同意,認為不需要花大量時間處理規程及秩序問題,可以令議員及官員更加集中處理項目撥款。
另有記者質疑,政府近日在編排議程時,經常把多個需要討論的項目放在同一次會議上,政府是否「存心咁做」。陳振英就認為,政府「未必係有意識咁做」,舉例指工務小組、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提交議案至財委會期間,需要補交如現金流等的財務資料,他表示,補交資料需時,相信政府是基於公眾利益,希望能盡快取得撥款,開始進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