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在展場拍照,找來場刊充撐一下算了

過去數年,在每兩年的跨年時期,香港和深圳兩地,俱會同步舉行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UABB)。在 2015/16 年及 2017/18 年的兩屆,自己也曾經到過位處深圳前大城麵粉廠,及南頭古城的主場地觀展。本來,這次雙年展該在 2021/22 年之交期間舉行,但官方聲稱因武肺疫情緣故,也有可能是兩岸關係之影響,導致延至現在才舉行。

因為過去自己側重於 UABB 深圳一方的活動詳情,對香港的一方卻很是忽視,故此在近年大幅減少留意有關廣州和深圳的資訊後,也差點忘記了 UABB 的存在。是在最近看到香港一些媒體之城市、文化版面,出現有關 UABB 之專題報導,才得悉雙年展又要來了,決定動身抽半天去觀展。

這年 UABB 的策展主題為「集籽種城」,在香港的展場也頗為分散,分佈於中環街市、中環及尖沙咀天星碼頭,及北角東碼頭,展期至十一月下旬;按照策展團隊的資料,深圳的展覽將會於十一月尾才開始,主展場為羅湖一啤酒廠的舊址,但以現在的形勢,要像以前般走上深圳觀展,已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了。

策展人在起首語指出,

「過去數年,一浪接一浪的危機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

無疑,武肺的爆發,伴隨著眾多荒誕無稽的社交距離措施,對香港人的生活習慣,確是帶來很大的改變。不過,城市所受到的衝擊,還是不及紅線的設定,把公民社會狠狠摧毀。

所以,在這種低氣壓下於展場裡信步著,還是讓自己有點驚喜的,儘管這亦是出於自己的孤陋寡聞,因為可以看到仍有不少的朋友和團隊,各自努力默默耕耘,推動一些東西,比如鄉村復育、歷史保存、城市空間運用、房屋設計,等等等等。UABB 的展場,在這個時刻,某程度上成了項目方的成果展示場。

雖然在這個已經失去了太多自由和權利的城市,對這裡徹底失望的人,已不會再有任何對城市發展抒發己見之意圖。畢竟有大量無法潤掉的市民,仍然要在這裡生活下去,加上極權依然常常強調香港是一個「宜居城市」,在環球大趨勢下,相信政府也不敢在這個課題上表現得「原地踏步」,不容讓任何討論。

很多人對於某些自稱為「民主派」的政黨,以「又傾又砌」的方式爭取普選,感到不以為然,但在城市規劃設計的範疇裡,這倒依然是個常態。比如近年廣受歡迎的親水海濱、無痕山徑等,民間故然付出不少努力去爭取把各種的元素納入政府規劃的 agenda 裡,但另一方面,也要有官場中人有改變的願景和意圖,再不斷吸納民間的意見,拉鋸商討,才會有今天的成果。

而吊詭的是,政府自身和一些公營機構(如市建局),俱是 UABB 的主要贊助機構;而一些項目方在推動的 project,亦有申請政府的 funding,或本身是官方的計劃,再交由不同團體投標執行。

由是觀之,規劃發展、城市設計的課題,並不是一個紅線完全禁絕的課題,而且還可以讓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抱有相反的取態(如早前的粉嶺高球場環評事件)。只是大家心知肚明,討論的空間還是有個邊界,一些基進的概念,倘若有危害、煽動的意圖,就會變成永不超生了。2017/18 年的一屆 UABB,就有香港參展團隊的內容遭深圳方河蟹,令參展團隊決定「撤展」以示抗議,也許這一次,參展的團隊在展示成果前,已做了一輪的自我審查。

說回展覽本身,總體而言,內容其實算是豐富的,但分散的場地編配,會讓觀展者產生各展場的狀態都比較細碎的感覺。這也許又要怪罪於香港的土地問題,沒有一個足夠大型的開放空間,可以容納所有的參展者。而在中環街市,場地的設定無擬可以吸引不少過路者觀展,但不少展品倒沒有刻意標明是雙年展的一部份,容易使人錯過之餘,也突顯不了展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