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年少时候很喜欢的一部动漫。


这部动漫叫《秦时明月》,在那个娱乐生活还很匮乏的年代,它从一众拟人化动物中脱颖而出,当别的动漫还在讲述小伙伴和邪恶势力斗智斗勇,这部动漫就已经在描绘成人间隐忍的感情,这让当时的我在心底怒喊:只有它才配得上我炽烈的感情!!


故事也简单,讲的是秦统一到覆灭短短十几年间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候,历史课本里还在讨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历史老师教导我们:“正确答案是功大于过,虽然秦始皇横征暴敛,但他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也便在底下埋头苦背。


但动漫的主角可不是那个千古一帝,甚至可以说千古一帝是这个故事里唯一的反派。从盖聂背叛帝国开始,引出了高渐离、荆轲、项羽、张良、韩信等一众人物,从群像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诸子百家,而主线剧情,便是这些又帅又美的人儿如何联合起来,推翻暴秦的统治。


我觉得故事的魅力就在这里,历史书里一句百姓生灵涂炭,带给你的感受不及主角受伤带给你的愤恨的百分之一。

当然在这里我要先澄清,《秦时明月》主线剧情做得较好的其实是前三季,第四季中规中矩,第五季以后彻底走向崩坏。主创团队不再关注主线,而是开发出了无数无关紧要的支线,人物台词以装逼为主叙事为辅,导致水分过大,节奏越来越慢。主创审美也出现了重大问题,人物建模过于精致并走向网红化,人物塑造也逐渐向偶像剧靠拢——我觉得很大原因在于主创想要讨好各方粉丝,甚至让粉丝成为剧情发展的主导。


但不管怎样,它还是深深影响了我。它当然不是一个严肃的历史向剧集,它甚至将历史幼稚化,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些人的联合和反抗,这些人与他们的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的爱恨情仇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它们比之帝国的建设,比之历史的发展方向要重要得多。


感性的成分多了,自然就不会沉迷于所谓的宏大叙事,不会轻易地相信什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来说,你也会由衷地开始怀疑所谓的大一统,所谓的繁盛和伟大,到底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

我对于历史的浪漫化想象就是从这里来的:站在历史洪流的最前端,看着那些在洪流里挣扎的人物,你会有一种奇异的连接感。我从想象人物开始,重新想象了历史。


《秦时明月》的核心思想(至少是前两部),是盖聂的那句“侠,就是强者帮助弱者。”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一般,故事的主线就是典型的白纸般的少年的成长故事。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当然,“侠”的含义也经历了被武侠小说重新塑造的过程,历史文献中的“侠”,似乎并不是一个永远正义的英雄形象。《史记》里,侠有布衣之侠,闾巷之侠,匹夫之侠,也有如朱家,郭解这样的豪暴之徒;韩非子则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变成了叛乱分子,是社会的动荡因素。

后来看木心,他颇推崇所谓的轴心时代,他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有一种骨子里的天真,他们有他们的一套处事准则,在今人看来,可称得上疯癫。也有学人认为,侠本身主要是作秀,不过是闾左豪强,占着有些身份地位恃强凌弱。

不同人对这一群体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异,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


“侠”的概念并不固定,但大抵上有两个特征我觉得一直没有变化,一个是武力,自古以来,武力都是一种特权,习武之人要想练就好的本领,就得投入大量时间,也就无法从事经济生产的,而且武器本身也是难得的资源;二是勇气,中国可能是顺民太多,所以对于那些敢于站出来的人一直是又怕又慕的心态,既希望他站出来解决问题,又怕他滋生太多祸端。

从这个意义上说,侠很像是女人,他们是众人欲望投射的对象,而一旦他们满足不了这种期待,就会沦为千夫所指。


后来看许知远和罗翔的对谈,罗翔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迷恋这种秩序之外的审判,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实际上是渴望实体正义。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这自然是不可取的。“如果正义靠这种途径去实现,那一定会导致更大的不正义。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法可以是不完善的,但是只有在遵循法理,遵循程序正义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得到“有瑕疵的正义”。在罗翔看来,如果寄希望于法律之外的裁决,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混乱。“因为我们都是并非完全理性的存在,所以我们所有的情感是要受到节制的。”


我很受震撼,我从未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种浪漫化的情绪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于侠客的迷恋,也是对强人的迷恋,甚至是放弃了自身的主体性式的迷恋。正因为总是指望着别人站出来,所以才会放纵地宣泄自己对于正义的需求。

但是在情感上面还是没办法接受,好像我一个(自诩)浪漫主义者的尊严被践踏了,又好像所有的浪漫主义者都没有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在法律之外找裁决,难道不是因为这个系统本身已经腐烂到无法解决问题?难道不是因为无权无势的小民实在被欺压得太惨?所以许知远也这样解释,“这种迷恋,某种程度上也是表达自由的方法。”


我当然是期待侠的出现的,在当今社会,其实就是那个敢于站出来的人,但我的欲望还有一个层面是希望ta能引领我,我知道这是典型的不想自主思考的庸众的心态。


前几天有一件小事让我很懊丧,那天从火车站出来,由于车站没有配备足够的核酸检测窗口导致排核酸队伍很长,刚好天又下雨,一时队伍里很多人在抱怨。这是我排过的抱怨声最大最嘈杂的队伍,有几个大叔模样的人直接和保安叫嚣,“你们都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吗?!”“为什么只设置一个核酸窗口?!”“下雨人怎么吃得消?!”还有人在打电话投诉,反映火车站的问题,临挂电话又非常礼貌地连说了好几句谢谢。而我呢,我只是在人群中沉默着。

他们的抱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雨依旧下着,队伍依旧缓慢挪动,但后面的人总是会挪到前面去,等人们看到胜利的曙光,自然也就闭嘴了。我们看到的是无数这样被按捺下去的骚动,而你知道,正是自己的沉默把它按下去的。


“你以为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在替你寻衅滋事。”敢于发声的人只占这个社会很小很小的部分,所以他们难能可贵。勇气确实是非常少见的品质。所以并不奇怪网上清一色的赞美,指向那个敢于将自己置于险地的人。


我突然就想到了荆轲,在《秦时明月》中,荆轲刺秦是一件非常凄楚和悲壮的事情,动漫没有直接描绘刺秦的场面,而是反复出现了易水的辞别。北国的冬季,漫天飞雪,荆轲背长剑,独自一人往前走去。


我看的时候非常难过,后人大可以说,刺秦是一件相当儿戏的事情,燕的覆灭已成定势,秦舞阳才只是一个少年,甚至是荆轲本人的剑术就不太行。但我就是觉得,荆轲其实知道自己会死,燕太子也知道这场计划的可行性很低,所有人其实都在向一场失败狂奔。

这场失败就是一场盛大的典礼,它属于侠客,属于反叛者,他们把它作为一个舞台,然后尽情地燃烧自己。你被记录下来,你就赢了。


历史会如何书写今天?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如果我们没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我们又凭什么认为这个时代值得被书写?这是六合之人共同面对秦王的时刻,是重新拾起这个民族中并不欠缺的勇气的时刻,是真正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