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是由莊博安心理醫師所寫的,透過書中的「3大角色、6種劇本、14位個案、7項練習」,試圖梳理原生家庭的創傷,走出受挫的感情迷宮,學習如何重新「愛」回自己。他認為在情感上,人們可以分為3種情感角色:

1/ 拯救者:透過大量付出,期望幫助對方,進而得到愛的回報。

2/ 受難者:總是感到受傷,承受痛苦和不安,期望得到愛的救贖。

3/ 逃避者:過於害怕受傷,興情緒和情感隔絕,卻又總是遠觀愛的可能。

「一個被父母拒絕的孩子,若求愛的管道仍只有父母,那麼只好加倍努力或到頭來放棄⋯⋯不論是討好、哭鬧,還是悶不作聲,種種行為只有一個目的──被重視。」

就算人大了,樣貌改變了,個子長高了,內在小孩依然沒有改變。當過往的經歷無被審視,潛意識不自覺影響我們的行為。如果以佛教的用語解釋,那就是業力。業力指的是心理傾向,基於之前的行為模式,驅使我們像現在這樣去作,去說,去想。我們的習慣和經歷在大腦中塑造了神經路徑,在特定的環境下,讓我們重覆著慣常的行為模式。

想一想,當你還是小朋友的時候,看到父母鬧交,你會怎樣做?

如果是逃避者的話,很可能知道自己什麼都做不到。然後,你只好選擇逃避問題。長大了,你下意識就覺得很難改變對方。於是,你自然地選擇了以往的處理方法:逃避或者冷處理。

試著跟逃避者的內心小孩說:「我知道你承擔了很多不想要的感覺,讓自己變得疲憊不堪。表面上的冷靜和從容,內心其實很害怕,不知道要怎樣面對。如果你願意,我想了解你多一點,替你分擔。我們可以慢慢來,不用擔心。」

愛不只是局限於對伴侶的愛,還有家人、親人、朋友和動物。因此,這本書談的是愛,其切入點是愛情而已。因為愛情會用到我們最大的能量,最深層的情感。一時愛得死去活來,一時愛到生不如死,經歷最愛和最痛的時刻。

在愛別人之前,我們要愛自己;

在愛自己之前,我們要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會做出怎樣的行為。這樣做不但可以看到自己的盲點,提醒自己避免再犯錯。而就算犯錯了,也不需要責難自己,學到接受和原諒不是完美的我。而且,我們會理解和體諒對方的行為。畢竟無一個人是想傷害對方,有時只是太想保護自己⋯⋯

最後,感情本來就沒有所謂的解答。只有不斷經歷甜蜜感受和反芻痛苦,親身愛過和痛過。然後,在某一瞬間突然懂了些什麼,而開始覺醒。樂隊蘇打綠的《喜歡寂寞》有一段歌詞是這樣的:

如今故事發展成就一個我 學會了生活能享受寂寞

劇烈的語言變成溫柔 又帶來了什麼

若是不曾走過 怎麼懂

慢慢走過後,慢慢就懂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