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一度被认为是中国防疫政策转向的标志,多地先后宣布取消原定的全员核酸,石家庄宣布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更被认为是“首个全国试点城市”。

现实却是,广州转头把公告改作了核酸“应检尽检”,成都则是“扩面核酸筛查”,昨天则是明确,没有疫情的地区才是“一般不开展全员核酸监测”,其它该做还是得做。石家庄随后也在六区开展全员核酸,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

广州的疫情近日未到拐点,关于疫情为何发酵至今,康乐村复杂的环境与大量外来人口仍然被不少人认为是“罪魁祸首”,撕裂犹在。这恐怕是“疫情结束”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匿名——

我家的旧屋刚好是在鹭江的凤阳街道,印象小时候回家都要穿过很多很多人的布匹市场,档口老板通常很喜欢把面料的小样摆出街道,人多货多的街显得更窄了。快搬走的前两年,家楼下忽然说要清理档口,通知下了后,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很多档口老板出来抗议。当然最后也是无济于事,事情很快被平息了。奶奶接我下楼上学的时候,以前周边热闹的档口全部都关门了。不过这次清理我家人还是比较开心的,尤其我妈妈,因为在一次回家的时候,被档口男老板拉进去他档口,说我可爱,给糖我吃,我妈妈就特别紧张,立马训斥老板然后带我走。

后来我们家经济好了一点后,搬走去了别的环境好一点的小区,旧屋那边就租给了湖北的租客。疫情三年来,我们家这边都很幸运,没有因为疫情而封控。我们家的湖北租客很早之前就发现不对劲,跑路了。他发了很多凤阳街道很严重的视频给我妈看,问这两个月能不能免租。2020年的时候我家其实是免租了三个月,最近我妈退休没有以往的收入了,她这次没有免租就承诺了这段时间减租。就这件事我妈在饭桌上说,为什么政府不整治一下,这么混乱,但我和我爸都持反对意见,我爸觉得,广州这么多人来打工,哪里找到房租这么便宜靠近市中心的地方,有些东西很难,不是说拆就拆。

后来海珠区都被封了,还发生了抗议事件,我妈比较担心,打电话给了以前的老友。老友们现在都没住在鹭江片区,但是问到处境,他们也会表达说志愿者其实好忙,有时候买了物资也没办法下楼拿,也没人送上来。谈话中她们也说到抗议的事,她们也知道,很多那边的房子都没有家里做饭的条件,即使发了物资,也没条件煮,有些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还是干啃,又不给他们开工,疫情封控也迟迟看不到希望,她们比较唏嘘,这样谁不抗议。后来我家人看到一个记者对于睡大桥底下的无家可归的人的报道,对他们更加同情了。


匿名——

虽然不在海珠区,但是我是有从各个渠道看到事件怎么升级的。

一开始只是看到几个去头掐尾的小视频,例如他们不听安排抢物资,核酸排队的时候优先本地人,与政府人员讨价还价说要求补偿他们。

后来看到几个广东老板在讨论这次康鹭的疫情,原来我才知道当初20年疫情的时候,他们也有一次上街抗议,而且这次搞了这么久都还没有控制下来。最近是服装生意的出货期,假如过了这个时间,这些工人就完全错过了年尾赚钱的机会,他们平时工资不低,但是非常省,也很吃苦耐劳,所有的钱都是寄回老家了。而且他们不想为任何封控埋单。那时候他们猜测,即使疫情结束了,肯定又会混乱一段时间,湖北人肯定又会上街了。

20条颁布后,一万多人解除隔离但不得进村,也无法出区投靠亲友,那晚很多人睡大街。

第二天,我进的宠物互助群里看到了一条消息,所有解除隔离的人都原地遣返回老家。里面很多宠主就很害怕,因为他们多数的外地人,而且宠物还在村里。而且他们什么都没得拿,就要回去,先不说自己的财物怎么办,最担心是自己的宠物。而且这几天里面,有些人遇到本地的志愿者,往往吃了闭门羹,什么事都不理不睬。那天群里有外地群友甚至说,广州人都是很冷漠,对广州这个地方很心寒。

那天晚上,就看到事情发酵到顶点了,手机不断有朋友发来小视频。然后想起那天几个广东老板的聊天,没想到被他们说中了,只是这个事比他们想的来得更快。


­麦勒尔——

­广州对于"20条"的迅速反应拉得一票好感,我也一直相信广州速度。但是后面的实情却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住在海珠区的东北角上,早前几天就开始通交通,听说取消全员核酸,以为是解封了。但是隔天不做核酸健康码就变黄,还是赋了两次,而我除了下楼买菜哪里也没去。对于这种情况非常反感和不解,感到生活很不方便。也许是我对广州的精准防控高估了。


蝴蝶君——

“二十条”发布之后,我市有几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但是官方并没有全城统一密集做核酸。而是采取几天一次的频率。

抖音上有人发了芭比Q了,配上音乐,网民留言:不要再发这样的视频。大家已经不想再接收这样的恐怖信息,网民谴责从河南某武校回来的传播源,要求“判刑”,CBD的店主发布视频,前来消费的人寥寥无几,有情侣进影院,感慨“包场”了。我的同事从“这是美国人带给我们的,得了会有很多后遗症”到“这种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年轻人得了,就是一场感冒,中年人不痛快,老年人有基础病的麻烦些”,从来没有“客观”的标准来告诉民众什么是实质。

虽然我周围2公里之内没有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每周必逛的书摊,我决定不去了。有一位几乎每周必来的老顾客,所在的小区有阳性病例,他的小区有一栋楼被封控,这是一种麻烦感的存在吧。官方主办的文博会,党报记者还在每天那激情洋溢的报道,这是让人聚集还是不聚集呢?希望明年四月份?真如科学家预判的病毒大规模传播结束,我想去一趟香港和台湾。


米鷗——

中国民众是我见过的非常平和、和平的人群。大多希望和气和财气,待人也热情。

所以一个城市包容与否,如果仅看民众,那每个这个城市都应该是包容的。因此,一个中国城市是否包容多元,往往看的是本地政府。

但,在中国,每个基层政府实际管理权不来自当地百姓,而是远在中央的遥远指挥。比如,从外地调来的,空降。

要解决中国城市的包容问题,实际还是选票的问题。当地官员当地选。

只有这样,被选择的人才会惜福,才会建设当地,才会“为人民”。

否则,将会是另一幅图景。官员和当地脱节,官员系统和民众无联系,一切以中央指示为主,完全脱离“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明天会更好——

备考中,被封在机构一月多了,20条后我的城市没有完全放开,机构老师为了我们能顺利考试不被影响,依旧采取封控,我理解她,也赞成,只是真的很无奈,在二战的这半年里,目睹了太多太多,好无奈,也恨自己没什么力量帮到他们。


­

文末有话说:
连续出了三四期疫情相关,有好青年反馈说,是不是可以聊点别的,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三年最大的感受可能是疲惫,包括每天重复播报的疫情感染人数,不断重复上演的悲剧,人们转发的求救信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疫情结束”。
只是希望我们尽量可以一起共同经历这个过程。
我们下一期见~谢谢每一位好青年的声音~


这里是好青年茶话会,我们会每周定期向大家发起一场讨论,并最终呈现给大家。如果你希望加入这场讨论,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订阅我们的邮件:

https://www.eSurveysPro.com/Survey.aspx?id=d1adce36-5715-4007-adf5-abec5da35c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