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岛的雨霁天晴

Flora異想發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新人別氣餒》,對初來的人給予熱情的歡迎和鼓勵。與此同時,我認為Flora異想的文章也展示了一個很重要的現實問題,需要認真的討論。把我給Flora異想的回應貼在這裡,希望能由此看到更多的討論。

---------------------

您说的意思很好,道理也很对。但我猜想(或曰:我认为、亦或,我自认为看到了)您实际上也是变相地承认Matters的设计有问题,这导致好的文章,导致您和我,我们大家各自关心的、爱读的文章难以出头,更难以流传,常常连个水花都没有就沉入海底,然后基本上就销声匿迹,这种局面导致太多的人失去了在Matters上写作和发表的兴趣或激励。

坦白地说,我本人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就是这种情况。我想,我这么说并不是厚颜无耻,或耍小孩子脾气,或自视甚高自我膨胀严重。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代(或任何时代),写作是需要激励的。没有激励,写手就很难写下去,也很难进步。

我曾经玩过中国的豆瓣网。豆瓣在中国是一个流量极小的网站,常常进入不了中国网站访问量的前250名。但一篇用心写成的不错的文章可以在豆瓣获得数十倍、数百倍于在Matters上获得的访问阅览。这显然是个问题。

好文章得不到足够的阅览和反馈会对文章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我认为纳博科夫在他的俄罗斯文学讲座中说得很好——原本是乏善可陈的俄罗斯文学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异军突起、一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跟法国文学、英国文学分庭抗礼(尽管俄罗斯整个发展水平仍是落后的),就是因为俄罗斯当时有世界一流的读者;只要有世界一流的读者,就会有世界一流的作者。

由此说来,Matters的设计不利于好文章得到读者的广泛注意其实是一个严重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致命伤。虽说是好的学者或作者应当不甘寂寞,应当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这只是一种说法,一种道理。另一方面的更重要的道理是,不甘寂寞的人是极少极少的人,而且那些人因为没有收获也会难以为继,慢慢干枯直至枯死。这方面也是有无数的文学史上的例证的。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Matters虽然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网站,但其设计不利于好文章的传播,会导致真正的好手对这个平台敬而远之,已经在这里落脚的好手也对这里慢慢失去兴趣,然后悄声离去,Matters网站由此进入死循环。

我希望Matters还没有进入这样的死循环,毕竟我对它所秉持的表达自由的理念和理想是支持的。但我也希望Matters早日摆脱这种聊备一格、不死不活的状态,希望看到更多的人(其中包括网站设计和互联网传播研究者)出来集思广益,讨论如何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