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关于刘慈欣

    一个人的代表作,很大程度就代表着这个人。刘慈欣也不例外。我对本书思想价值的分析与评价,很大程度就是对刘慈欣本人的分析与评价。我也在前面多次专门提及了刘慈欣个人的言行。如果他的作品不是现在这样的价值观而是讴歌正义与光明、为弱者发声和呼喊的,那凭借其思想深度与价值,他无疑是伟大的作家。可是现在他担不起“伟大”二字。但是无疑其思想是深邃的,想象力是丰富和大胆的,表达能力是惊人的,其思想深度、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古今众多作家中可谓能排在最顶尖的那列。

   刘慈欣的作品虽均是科幻题材,但是却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其所言所喻,都是真实世界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与其说刘慈欣是科幻作家,不如说其是特殊的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又不同于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宣扬的价值取向的黑暗残酷,与讴歌光明正义和同情受害弱小的作家作品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是他将现实融于科幻之中,并且将目光放到一般人无力企及的极遥远未来,做出令人感到颇为真实甚至也的确真实的预示性论断,将现实的人性与社会与极遥远未来的人类乃至宇宙命运联系起来。例如,其对于不同时间尺度人类及宇宙变迁的刻画,就给人一种极为直观而真实的感觉,让人们觉得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人类与宇宙的史诗。

    从这些看来,刘慈欣是个巨人般的作家。可是,根据刘慈欣现实中的所作所为,却又不像真正的巨人。虽然他的思想深邃,各种访谈中语言也很平实严谨、博大深沉,但在各访谈及其他事情中他暴露出的侧面,还有就是回归《三体》及其其他作品本身,都可以看出其人文底蕴的浅陋、道德关怀的缺失(当然他也有一些相关底蕴和一定关怀,但是相对于其本应是“巨人”的身份而言,这些远远不够不足)。刘慈欣的粉丝会各种辩解,甚至普遍将这看成优点而非劣性。正如我前面所说,刘慈欣的粉丝是将冷血残酷当成成熟理性的。但是,对任何作家的评判,都要以普适的道德与良知作为标准。刘慈欣显然是“不合格”的。仅仅其对于造成滔天巨祸的独裁者的尊崇、粉饰,就让他不再可以以“伟大”相称(即便其才华多么令人惊艳)。

   还有,刘慈欣在获得“雨果奖”、《三体》风靡世界后,其本人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作家和公众人物,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也经常四处接受采访、与中外各方人士讨论他的作品。但他成名至今的约十年中,却从未对关系到公众利益的国家和社会事务有过主动评论(只有被询问才讲一些颇合现今中国政府立场的说辞)。他也从未利用其影响力,为他两个迄今仍相对贫困落后的家乡(出身和上学的河南、工作和定居的山西)做过建设性的事,更没有为老家受苦受难的父老乡亲发过一次声(倒是其成名之后迅速返回贴吧对曾经对其有微词的同事予以匿名回击。虽然无可厚非,但是也说明他更在乎个人情感而不考虑国家和人类大局,哪怕他的思想延及宇宙)。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各种重大争议问题,豫晋二省诸多需要批判和改变的现实,他选择回避,可谓毫无公共意识与责任心。

   这并不是他看不到现实中的阴暗与危机,相反他非常清楚,但却拒绝谈论。他在《三体》及其他作品中都反映出其对中国社会黑暗面十分了解,甚至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远超普通人能知道的内情。但他拒绝直接提及现实问题,只对其作品虚构和抽象层面的内容进行讨论,而不与现实连接。如他的《流浪地球》中关于地球遭遇毁灭危机、各国采取措施应对、民众因阴谋论而拒绝配合乃至动乱,其整个情节与人类在真实世界面对的气候危机的危害及反应几乎一模一样。但刘慈欣却从未评论过气候危机问题,哪怕他曾在一些采访中提到人类应为长远打算、要预防宇宙中一些可能毁灭人类的危机。以刘慈欣的博学和聪明,不可能不了解气候危机对人类的巨大危害,但他却缄口不言。对于最近几年中国在防治新冠问题上的高强度封城隔离措施及造成的影响,刘慈欣也从不发表意见。刘慈欣这样的行为不止是冷漠,而是可耻;他并不愚昧,但也更显败坏。

   刘慈欣作品的思想与价值观,与其个人的品性与道德程度,既存在矛盾又非常统一。这句话乍一听不太好理解,但是熟读《三体》和颇了解刘慈欣本人的人,只要稍微去辩证思考,应该不难理解。

   宏大深邃与良知污染的并存乃至同一,即是对刘慈欣的《三体》及刘慈欣本人最恰当和简约的评价。

   但无论如何,《三体》还是值得人们去阅读的,刘慈欣的思想也是应该被更多人了解的。我们也应该思考,为什么中国乃至世界上没有道德品质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写出《三体》这样的皇皇巨著。或许,这又和前面那些艰难抉择一样,唯有接受深渊凝视,才能真正看明白深渊是何为何。当一个人洞悉了人类乃至宇宙的真相,又没有足够的信念去持守良知,就无法走出道德和认知对立,最终导致其道德的虚无与堕落。这实在是可悲的,又是普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