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思薇
原文發佈時間:2022年12月4日
移台港人創作展《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圖/Vincent Yeung、Edo)
編按:《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是由四位移台港人用繪畫、詩歌、音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結合口述錄音的方式,共同以藝術表達創傷經歷的展覽,已於11月13日在台北閉幕。本篇報導採訪創作者並節錄觀眾回饋,記錄這場展覽的碰撞與相遇。

星期六,連日陰雨的台北,從捷運車廂中,我無意識地受到假日人潮推擠出站,背對西門町最熱鬧的六號出口,轉向相對清冷的一側。捷運出口相連著的是一棟廢棄的矮樓,傍晚的騎樓下,雖然沒有燈光,卻時常有無家者在此處聚集、用餐休憩,我小心的借路而行,往熱區的更邊陲走去。

當轉入彎曲窄巷的瞬間,眼見飛地nowhere書店打著明亮的光,好像是置身在黑暗中的一個小星系,人群被重力牽引而湧入店內。

這一天是展覽《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的開幕演出,觀眾擁擠在小書店,將香港創作者 ASTROJOKE 層層包圍。現場播放著她的聲響作品《PT.SD》,是一段由2019年香港現場的環境噪音改編的實驗聲音作品,她邀請現場觀眾一起加入即興塗鴉,用感官一起經驗痛楚,然後透過繪畫來消化與釋放。

星系的初始

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香港因暴動罪及國安法相關罪名,遭到大規模的抓捕與清掃,公民社會受到嚴重破壞,超過11萬人離港,不少人流離到台灣。

政治暴力帶來的創傷與遷徙流離的經驗交雜,不少移台港人不僅背負著香港社會的集體憂鬱,也因異鄉生活的孤獨而陷入失語狀態。

移台港人創作展《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聲響作品《PT.SD》(圖/Vincent Yeung、Edo)

半年前,策展人之一K同學從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的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課程中得到啟發,邀請在「安魂工作隊」與綠島人權藝術季做過白色恐怖相關創作的表演藝術家林子寧,一起發想展覽。她猶記著初聞香港反送中運動中警察暴力的震撼,收到K同學的策展邀請,讓她感覺好像有了支持香港的機會。

促轉會的課程中分享了一個展覽「卸密──創作與對話工作坊」,是由受難者家屬協同藝術家和心理師共同創作發表的展出。K 同學發現,這樣的藝術表達,不同於借他人之口所發表的報導或紀錄片,而是讓當事者用自己的方式再現創傷經驗,以他們想要的方式被聽見和看見,進而達到對話與療癒的目的。

而在台港人社群中本就生活著一些曾有藝術表達經驗的創作者。例如繪畫與手作者 EDO、使用復合媒材創作的文字工作者草灰,以及噪音與塗鴉、小誌創作者 ASTROJOKE。眾人的作品雖形式不同,卻都指向同一個主題:跨域的流離與創傷經驗。

然而,香港在國安法施行後,言論自由的紅線不明,甚至延伸到海外。因此,進行相關的發表與展出仍有風險,他們需要以匿名發表,才能來確保創作者的安全。再者,事件才過去短短三年,進行相關的創作,會不會引發當事人的二次創傷?而受到政治暴力創傷的人,是不是能互相理解,而不因自我保護而彼此防備?他們要如何建立信任關係,共同創作呢?

從對話破冰

〔國〕K:你話呢個展覽?(你說這個展覽?)
〔粵〕草:嗯
〔國〕K:想做啲自由啲嘅嘢 (想做點自由的東西)
〔粵〕草:唔自由嘅意思係?(不自由的意思是?)
〔國〕K:(中略)但本身搞呢個展覽,或者做每一個作品,都係一個好傲嬌嘅狀態。傲嬌。(但本來搞這個展覽,或做每一個作品都是一個好傲嬌的狀態。傲嬌。)
〔粵〕草:我唔想你明白,但係又想你明白。(我不想你明白,但是又想你明白)

當觀眾走進展間,耳朵會先聽到K同學的聲音作品──《(不)標準對白/唔啱音對白Hybrid Talks》,好像就能夠窺見他們對彼此打開,從陌生到信任的過程。那是一段粵語與國語穿插對話的影片,由兩位有多地生活經驗的聲音演員用不標準的口音讀出。

聽著兩個女生混雜語言的交談中,除了不全然能夠理解的語言與語氣,我好像也聽到了他們團隊之間的情感連結,聽到了信任與開放,甚至是親密。

再回到K同學在作品介紹所寫:「多語種、多口音、不連貫、時間錯亂的不標準對白,既是離散之人日常語言轉譯場景的重現,也呈現出經歷創傷的四人彼此間裂變的化學反應。創傷主體在嘗試打開自身與世界對話的過程中,同時存在可以抵達與不可抵達的部分。」

創作者與策展人之間,透過慢慢向彼此敞開,對話、討論、再整理自己,細膩地聆聽對方,漸漸地隨著展覽的推動,療癒、接住了受過傷的彼此。

ASTROJOKE :面對創傷的症候群

在四位參展人中,藝術家 ASTROJOKE 表達和轉化創傷的方式最為直接,她選擇直面和攤開一切。這種特質表現在作品上,例如 Zine 作品《自瀆物語》。Zine 中收錄了她過去三年創作的詩、散文、信件、遺書。她模擬《毛主席語錄》的封面設計,邀請讀者對這本小書做任何事情,包括畫畫、撕紙、篡改、灑淚、灑血、灑鹽、放火──鼓勵讀者任意對待她的書直至高潮。

移台港人創作展《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Zine 作品《自瀆物語》。(圖/Vincent Yeung、Edo)

她在展覽開幕表演的則是聲響與塗鴉作品《PT.SD》的現場版本,這段聲響中採集了2019年反送中運動不同的聲音片段,搭配上玩獨立音樂的台灣友人(Z)erpents Paul Lai 的電吉他創作。觀眾戴上耳機,會聽見警棍的敲擊聲、被催淚煙嗆到的咳嗽聲、現場的合唱與吶喊,好像踏入了她所經驗的記憶再現,配合現場身體的塗鴉,釋放那些高壓的情緒。

這件作品反應了她對聲音的敏感。她搬到台灣後,有一次在宿舍房間裡,突然聽到遠處傳來急切的警笛聲,意識好像立刻被拉回香港,全身緊繃起來;她發現在所有影響情緒的感官刺激中,聲音是最被低估的。

她在黑暗中創作、搜集素材,不自覺地將聲音越開越大,要一口氣把聲響編排完成。當她終於完成作品、關掉聲音,走出房門,回到安靜之中,才發現方才的聲音真的很大。她這才意識到,2019年在現場聽到的環境聲,一定是更巨大的。

作品完成後,她播放給台灣朋友聽。儘管朋友完全沒有經歷過她所經歷的,但仍然覺得聽到了很強烈的東西,於是就問她:香港發生了什麼事呢?在這樣被聽見並一起經歷的過程中,她好像沒有那麼痛苦了。

在抗爭越來越難的今天,請把聲音喊給我們聽,讓我們傾聽,讓我們幫忙把聲音記憶下來。(觀眾回饋)

這樣的感受不只發生在她身上,EDO和草灰也有共感:當作品產生之後,創傷好像就從身體裡暫時離開了。

EDO:精神的反覆練習

...

【本文未完,全文見大爆炸後的初生星系:記移台港人創作展《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


231.來自台灣的她,寫下主流媒體看不見的巴勒斯坦

232.專訪席蕊婷:台灣設計師點亮烏克蘭女力

233.孫小椒專欄:極端防疫後,香港音樂現場還能站起來嗎?

234.為妳寫史:專訪《她的世界史》琳達.柯利

235.賈選凝專欄:3部金馬獎香港電影,3個絕境中「向死而生」的底層故事

236.吳媛媛:「首相可以因為租金問題被罷免」 瑞典告訴我們階級政治為什麼重要?

237.閻紀宇專欄:「她」和川普能讓共和黨再次偉大嗎?

238.一個普通中國學生的自述:在白紙以前,我們心裡都有一團煙

239.日本風俗孃選議員:專訪性工作者運動家要友紀子

240.大爆炸後的初生星系:記移台港人創作展《跨域.流離──痛楚的形狀》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媒體,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晚報、週報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