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百老滙電影中心

事實上,這個年尾節日檔期會有《過時.過節》和《窄路微塵》,加上剛讓黃秋生奪得金馬影帝的《白日青春》和農曆新年檔期的《毒舌大狀》等,真有種墟冚的感覺,叫人期待。當然,還有最令人遺憾的,是有幾部大家更加想看的,卻因為題材敏感,無法在香港上映,如《少年》和《憂鬱之島》。

不過,已上映的電影中,票房屢創佳績,十分令人鼓舞。但評論卻有點兩極,大部分都誠意可嘉,有些亦有新意念新題材,但可能因為資源略欠,很多地方比較簡陋,未夠深入。不少評論指出劇本的欠週全,故事發展欠說服力,即使演員如何努力,對電影無法進一步提升。但類似評語,通常引來排山倒海的護航,有些好言相向表示不同意,亦不少謾駡式叫陣。

從網上文字交流所見,不少只是主觀意氣用事,你批評這部電影不濟,我卻認為演導編皆有水準,你不能說服我,我也不能說服你,能夠做到Agree to Disagree 已是萬幸,而各持己見,只會不斷爭拗,變成互相譏諷,沒完沒了。

我相當肯定觀賞電影是十分個人的體驗,你喜歡某一部電影,總有很多理由,同樣不喜歡的,亦有不少原因。而且,多人喜歡票房高企的,並不一定是好電影。相反,沒有太多人有興趣的,可以是水平相當高的。但在一些有競爭性的參展,由國際性的到本地的,很多時會有一班評審大家討論,然後各自投票,最後選出各項得獎者。在這種情況下,各評審不能簡單地說,我喜歡這個導演/演員,所以投票,不能單憑個人喜好,也可能提出理據,說服其他人。因此,這類評審是有一些客觀標準,這是可以理解的吧。

今年有香港電影金像獎復辨,有參與評審工作的人,在網上撰文指出,一些為難之處。其中一位,以電影《智齒》為例,指出一些香港電影劇本的通病。當中自然引用不少學說的標準,甚麼起承轉合之類,也談及好的劇本有甚麽因素,引證之下,令人覺得作者好像特別針對這部電影,竟引來不少反對聲音。可惜沒有甚麼有深度和理性討論,只有「我就是喜歡這電影」這種回應,甚至指作者拋書包,一大堆專業名詞扼稿費。(按:今年的最佳劇本由《智齒》奪得。)由此可見,要理性討論實在不容易,可能在即食文化和網絡世界的環境之下,大家沒有耐性,很多評論也沒有太多深思熟慮。我相信喜歡或不喜歡一部電影是個人喜好,沒有錯或對,不需要咬牙切齒地,一開始便人身攻擊,對討論的空間落閘,那如何有交流和進步?

香港的電影有過輝煌的成就,出產過一些經典作品,孕育出不少人材,樹立了「港產片」這個流派,但無可否認,有些壞習慣和陋習,無法制度化的改進,而當週邊地區國家的電影業也發展起來,如日本韓國台灣等,以及泰國中國甚至澳門也有其地方特色的電影,此消彼長之下,我們又如何定位呢?

業界的發展方向和策略,政府的資助和支持,我們可以表達意見,但不竟左右不到甚麼。但可以做的,除了支持之餘,能夠幫助的可能是提升自己的觀賞力,懂得分辨出甚麼是好和爛電影,不只是追星和盲撐。對電影有多些期望和要求,不要因為喜歡某位演員或某類電影,便局限自己的想像,最終只會是觀眾和業界雙輸。如果你覺得這說法太誇張,現成的例子就是大台,他們的劇集十年如一日,總是爭產,宮廷鬥爭,總之慣性收視,數字好交差,而觀眾又邊閙邊看,因循守舊,最後,外圍因素改變了仍未醒覺,就出現今日雙輸的局面。

而支持年輕一輩的演員是值得鼓勵的,但只說好話,不檢討,不批評,都以為做得很好了,那有進步空間?當年周潤發和張國榮出道拍電影時,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稱為「票房毒藥」,投資者幾乎退避三舍。後來的成就,都是在挫折和失敗中磨練出來,因為過分保護年輕演員,可能倒過來窒礙了他們的發展。

作為一個人,自我提升,追求卓越,應該不是太苛求吧。就好像大家上學,由一年班到二年班,由小學到中學,大家會越來越學到很多知識,總不會因為小學課程容易,方便自己不用花甚麼氣力,便永遠留在小學階段吧?同樣,藝術方面也有不同層次,當一個地方的民眾的藝術修養有一定的水平,那個地方的藝術成就也會水漲船高。

香港電影能否再次興旺起來,業界和政府有其工作要做,也很大程度取決於觀眾的態度,作為一個觀眾,是否也可以進取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