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臺北的未來——THE FUTURE IS NOW」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於8月27日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揭幕,展開為期十六天的展。整個展場濃縮臺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沉浸式劇場、光雕投影、數位互動等多元方式,呈現臺北的成長與蛻變。此外,主軸將以「市民」為核心,打破只有單向展示的靜態框架,藉由多層次且深刻地討論和溝通,成為一個啟動策劃城市治理與共融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個體到平臺、從個人意見到城市議題、從行動方案到創新機制,讓開放城市的理想得以成真。
本文專訪策展人龔書章(以下簡稱龔),請其就臺北城市博覽會的策展概念及內涵,解析這如何不只是一個成果展,還是一個城市行動。

「展覽要提煉的不是成果,而是城市裡值得被繼續維持的價值。」

問:一開始想請您聊聊,本次城博會整體展覽的核心精神,及策展理念。
龔:這次展覽,我們試圖從城市治理及市民公民觀點等不同的面向來看城市,希望讓民眾除了能了解城市裡可見的實質空間與區位場域的關係外,也更了解有哪些背後潛在的能量,共同形成一座城市,例如:文化、共融、智慧、福利…等。我們談的不只是具體的空間,也是這空間的內涵。很多人知道臺北市,但對於臺北市究竟是什麼?有什麼?說不出來,這個展覽,將可清楚地帶民眾進入、感受。
藉由這些不同面向,我們希望讓市民在不同的角色觀點中,藉由溝通理解、達成共識,推進一個進步性的「動態」改變。這不是一個成果展,而是一個「關鍵議題」展,我們藉由展覽,把當代面對的關鍵課題提出來,大家有機會理解才能溝通,溝通也許無法達成唯一共識,但至少,我們有機會邁向共同價值。
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總策展人龔書章認為展覽不只是成果展示,還是一場揭示未來的當下行動。(source:劉耘桑拍攝)
問:您曾在策展理念中提到「一場博覽會,不是成果展,而是我們共創的臺北未來」。那麼,臺北的城市治理制度和空間規劃,如何以「人」為基礎?以完整的「溝通」為價值?如何共創臺北未來呢?
龔:城市的本質,是將過去的歷史、現在的生活及未來的展望同時收納進來的載體。因此,這次的標語我們取為「The Future is Now」——未來,是現在進行式。城市是個動態且持續發展的韻律,然而,它究竟是進步還是停滯?我們都希望臺北有機會朝前進式的狀態邁進,因此,這次展覽,也藉由整理這些正在發生、已完成或未完成的治理脈絡,有機會從中看見共同前進的方向,而非空泛、空想,我們能在架構中,繼續使其成為現在與未來的進行式。
此外,當我們談到「The Future is Now」,很重要的一點是,它並不是由上而下的流動,我們沒有要幫政府做成果驗收,而是要具體確認,有哪些正在進行中的方向和政策,是好的、且值得繼續往前走的。這些方向,不應隨著每四年一次的選舉轉變,因此,怎麼提煉出不是成果而是值得被繼續維持的價值,對策展團隊就是一大挑戰。我們更希望不只是單向宣告,而是能得到民眾認可支持,因為,「未來」是大家一起的未來。
當然,所有進行中的政策,也不會全都是美好的,我們也會把進行中的問題面彰顯出來,找出核心徵結,以此借鏡,做為未來施政的方向參考。
很少有一個城市,能擁有這麼多活躍的「第三力量」,自主性地為城市的進步及改變做出行動…
今年臺北市獲得英國權威英國風尚雜誌《Monocle》評比為全球最宜居城市臺北第十名。早些年,臺北市不太被看見,很多市民也懷疑:臺北美嗎?感覺很髒亂,有什麼資格宜居?但,反過來,常有外國朋友,在臺北住了一陣子後,覺得臺北是最好的居住地,整個系統多元平衡、便利安全,無論要去東北角還是陽明山,只要半小時車程就到了,這在大陸型的國家是不可能的;此外,醫療系統發達,擁有多元服務的便利商店幾乎取代了政府功能…
臺北看起來混亂,實則多元,它是一個不算老也不年輕的城市,且是一個充滿中產階級及知識份子的城市。臺北地價高,但貧富差距並不大,在經濟光譜裡,算是集中且平均,大部份都是知識公民身處其中;此外,臺北市的民眾教育和公民組織系統也相當豐沛,擁有最多大學和非營利組織在此,在這樣的城市中,主導的力量不會是一個大有為的政府,而是市民,全世界很少有一個城市,能擁有這麼多活躍的「第三力量」,自主性地為城市的進步及改變做出行動。
本次展覽,我們用另一雙眼睛,讓大家清楚地看見,臺北是個重要的公民城市,每個市民都具有相當的主導力量。因此,我認為,臺北的城市治理,如何提供足夠的平臺,支持民間的力量發揮才是關鍵,而非完全依靠政府的指示。臺北市民很主動,社區總體營造聯盟也很多、很有力量,不是政府一句話說了算。臺北治理,要談的不只是效率,而是效益和價值,因此,很多看似沒效率但中間經過很多來回溝通的事情,反而有其價值。例如,我們這次有個展區,談的是社會住宅,社會住宅提供的不應只是以量取勝的生存權,如何從規劃中協助青年創業?如何讓新住民與舊住民平權共融?一個好的社會,就看其公民平權有無落實在各方面。臺北在此有矛盾但卻很少衝突,因為矛盾才會溝通,但因平權落實得不錯,因此衝突並不多。
策展人認為如何友善對待不同人,才是城市進步的指標,圖為臺北城市博覽會共融社會展區一隅。(source:劉耘桑拍攝)

讓行政管理變成一份治理承諾,讓民眾參與形成共識指標

問:您也提到,官辦的展覽如何不只是政策溝通及化妝術,而是一個公民策展的城市運動?那麼,民眾又該如何參與、實踐都市治理呢?
龔:比起一些快速發展的城市,相較之下,臺北改變的速度並不快,但這或許是較健康的,放眼歐洲,許多老城市可能一百年都沒改變太多,只要它不是停滯的,而是不斷有在雙向溝通的,慢不是壞事。所以,這次展覽,也是想讓大家理解,我們的城市究竟該「為什麼而變動?」
以這次第三展區「打開臺北」為例,裡頭提到了「臺北大縱走」及「白晝之夜」。前者是藉由登山步道,了解臺北市盆地與山的關係,呈現各種腳踏車、健走等運動路線。它看起來不是城市建設,卻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白晝之夜」在這五、六年中,打開了許多公共場域,第一年從大稻埕走到228公園,第二年從臺大走到環河南路,第三年從圓山站走到臺北車站…這個打開夜晚的行動,讓在臺北的公部門敞開,讓民眾發現原來所有的都市場域都可以連在一起。
藉由民間力量去推動政府,讓原本的疆界去除,超越白天與黑夜的限制。這,就是一種更自由也更正向的變動。
此外「打開台北」,亦展示了台北曾做過多少參與式預算i-Voting:學生也能提案,讓公務人員進到第一現場,與公民參與討論,目前為止總計:422提案,358個結案,結案率達85%,經費9億多。公館現在推動的循環容器,就是北一女提案。讓民眾自己選擇開放式預算,是臺北一大進步的展現,這是個大市民小政府的時代,只要大家感受到這些好的價值,就會變成市民共識,未來不管誰來做,都必需順著市民意願。
再以第四展區「共融社會」為例。從多元族群到毛小孩、全齡教育等政策,談到如何以人本精神出發,站在每一個世代、族群視線,促進共融平權,包含世代、社會共融、數位、動物、運動等6個不同平權概念。這是移居臺北生活的重要價值,只是平常人們容易覺得理所當然,不知其中有多少進步性。
共融社會展區以跑道設計,象徵串接0至99歲的共融生活場景。(source:劉耘桑拍攝)
問:您覺得人們必須走入展場看看的理由為何?這個展覽希望能帶給觀者什麼樣的收穫及迴響?
龔:總體而言,這個展覽不是個節慶,而是一次共同行動。我們每一區,除了志工外,都有治理公務的專辦人員出來向民眾解說,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跟民眾面對面溝通,用民眾聽得懂的語言、關心的事務,來讓民眾理解才叫成功,當他們對民眾講到一百次時,就變一種承諾,讓行政管理變成一份治理承諾。許多臺北年輕的公務人員非常優秀,且富有理想,如何讓他們懂得跟民眾溝通,改變公務人員單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就是一個行動。
此外,我們也希望讓民眾了解後,藉由口耳相傳,影響政策做出系統性改變,並能帶出去跟所有人達成共識。在展場的最後一間,我們結合網路平台,讓民眾自己選擇他喜歡臺北的什麼?希望臺北的未來又有些什麼?結果隨時更新,變成城市政策共識平台的數據分析,在展期結束後,形成新的共識指標。
展覽最後一個單元觀眾可以透過投票選擇我喜歡與我希望的臺北,作為展覽結束後持續推展相關議題的力量。(source:劉耘桑拍攝)

策展人心中與你我居住的臺北:The Future is Now

問:臺北村落之聲今年度以「聽見臺北的聲音」為主題,您個人心中代表臺北的一首歌曲或一段旋律?
龔:沒有覺得特別那首歌有代表性,對臺北最有印象的是楊德昌的電影從《恐怖份子》到《青梅竹馬》再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產階級困惑的臺北市、繁華走不出去的臺北市、牯嶺街一群賀爾蒙過多的年輕人歷史文化的臺北市,都是不同generation世代對於臺北市的感覺,也是我自己心目中臺北市的感覺。
城市現在最需要是持續性,不要因為選舉而失去美好的價值及行動,這不只是由上而下,也是由下而上的雙向行動。讓公辧人員更能整合自己專職的與整體價值的關聯;讓民眾更能理解,自己即使身為一個小小的市民,在這不斷變動的城市裡,也能發揮很大的進步力量。
龔書章心中的臺北城市樣貌是楊德昌電影鏡頭下的臺北故事(source:劉耘桑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