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與第一篇│關於返臺接待、關鍵評論網、近況
1009-1012
在九月底回到臺灣接著又回到泰國的這三週裡,緊湊地發生好多新鮮事,在以入圍者的身份參加四天三夜的落地接待行程中。
第一次參加國慶活動和走紅毯入場、
第一次參觀歷史悠久的中央廣播電台、
第一次感受到媒體聚集的高峰論壇會、
第一次見識到滿是資深媒體人士的場面、
第一次體驗到坐在台下等待頒獎的緊張感。
第一次參觀歷史悠久的中央廣播電台、
第一次感受到媒體聚集的高峰論壇會、
第一次見識到滿是資深媒體人士的場面、
第一次體驗到坐在台下等待頒獎的緊張感。
1011
也在緊湊行程下硬是擠出時間衝去卡米地去現場感受一下百靈果之夜,幸運地遇到Musa明馬丁與Sherwyne所帶來的爵士音樂夜,讓坐在海景第一排的我為之瘋狂啊!
第一次能完全不在意他人的放開自我嗨,因為前面直接就是舞台,所以根本看不到其它觀眾也就無須在意他人眼光了,搖滾第一排的滋味真是太美妙了。
0927-1001
在九月底以末代隔離者的身份回到臺灣,第一次體驗到住防疫旅館的感覺,享受到不用煩惱三餐也不用買菜煮飯洗碗的狀態,可說是當媽媽三年多以來的特休假期,整整三天完全享有獨自一人的空間與時間。
雖然有人說:「哎呀,妳再晚一點回來就是0+7,就可以不用隔離也不用花錢住防疫旅館了。」雖然此話沒錯,雖然這次回臺的成本很高,但這也都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不是嗎?在後疫情時代裡,彷彿已能看見結束的尾巴在那晃啊晃的,在這一條快到盡頭的疫情路上,以末代隔離者的身份來個三天體驗營,抱著這樣態度來想就覺得一切都有趣多了。
1013 與現在
住在防疫旅館的三天裡,我完成了一篇文章也錄了一集podcast,podcast趕在臺灣正式解除隔離這天上架新集數,而文章也剛剛好地在10月13號回泰國的這一天在〈關鍵評論網〉發佈,是的,以後在〈關鍵評論網〉裡也有泰太的欄位啦!
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要對追蹤和訂閱的人解釋一下呢?解釋說為何更新頻率明顯降低又或是在忙碌些什麼呢?但同時我也會想,我是什麼咖,有人在等嗎?需要交代嗎?又或許沒人在意吧。
最後想了想,還是又打出了這一篇文,反正我一開始的初衷也就是紀錄,而在紀錄的這一條路上,幸運地擁有一些人的支持與鼓勵,也以一種網路交友的方式認識其它創作者朋友們,這些都是讓我很珍惜很想好好保護的緣份。
在目前的生活狀態中,育兒依然是我的第一排位,其次是白天的工作,最後才是寫文與podcast,在忙碌的縫隙中穿插著做喜歡的事,通常時間都落在兒子入睡後的夜晚。
因此,在加入了關鍵評論網後,實在很難繼續維持在方格子一個月三篇文章的頻率,請大家給我些時間來調整腳步,感謝再感謝,因為都很愛,所以都放不掉。
歡迎閱讀泰太的首篇文↓
疫情退去後,泰緬邊境為何遲遲不開放?考慮的或許是利益而非疫情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編按:本月連結泰國美索和緬甸妙瓦底之間的泰缅友誼2號大橋,目前已 開放 私家車和商業車輛通行,不過本文提到的泰國美賽與緬甸大其力的邊界仍尚未開放。 美塞位於泰國的最北之處並與緬甸大其力的土壤相接,中間僅有一條洛克河相隔,銜接兩國之間的友誼大橋就橫跨在洛克河之上,這一條橋樑不僅是運輸的重要樞紐也銜接了兩國居民間的生活。 ...〈關於我〉
一個無法在大城市久居的女子,已莫名其妙在泰國待了九年。
歡迎加追蹤、給訂閱、撥贊助、按愛心。(雙手合十感謝您)
底下拍拍手,輕鬆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