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寄信給我說三個月沒更新了,所以拿目前進修中繳交的個人報告來充當,一部份原因也是當初找資料時沒有人用這個角度來寫心得,希望提供給對這部電影或邊緣性人格障礙有興趣的人。

一、大綱

電影《Girl Interruped》直譯為「被禁錮的女孩」,電影片名譯為「女生向前走」或「移魂女郎」。從片名即表達其主觀性和感性,電影不從精神病理學或所謂正常人的角度去詮釋,而是從一個18歲女孩蘇珊娜的視角,訴說「精神療養院歷險記」。
本文試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電影主角蘇珊娜的精神疾況和治療方式。

二、個案背景

蘇珊娜的父母都是高知識份子,因此希望蘇珊娜也能取得高學歷,而處在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動盪不安,各種改革運動例如自由的學潮、黑人民權運動、反戰聲浪及反流行的嬉皮文化等,電視新聞播報的種種內容亦影響蘇珊娜的心理層面。
她對自我的評價是「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為什麼要讀大學」,這與家人對她的評價與期待有所衝突,加上她與學校老師的婚外情被發現,層層事件疊加一起使她無法正確處理負面情緒,於是酗酒、吞安眠藥,被醫生判定有憂鬱傾向的自殺風險,儘管蘇珊娜本人表示她並不想自殺。

三、心理分析

住在精神療養院期間,蘇珊娜結識了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麗莎,麗莎是療養院裡的大姐頭,有強大的號召能力。麗莎帶她和其他住民探索療養院,她們各自看了保存在醫生辦公室裡自己的診斷病歷,蘇珊娜讀出她的病名:「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簡稱BPD),多數伴隨著焦慮、憂鬱等症狀,而案主在人際關係、親密度、衝動控制、工作等社會適應方面不佳,常感覺到挫折。(林育陞,2017。)在蘇珊娜的年代,被診斷為BPD的人並不多見,但是在現代的社會壓力下,邊緣性人格是臨床族群中是最常見的一種人格障礙,其盛行率約佔精神科門診病患的10%以及精神科住院病患的15%到25%,且自殺率高、失能嚴重,與其他精神疾病共患比率高。(許欣偉、林怡青、劉佳昌,2018。)
蘇珊娜的邊緣性人格有生理和成長造成的的因素,之所以在此時期爆發,最主要則是她無法在自我認同和認同混淆之間有正確的學習和平衡。根據Erikson的八個社會心理階段,正值青少年期的蘇珊娜,「認同」是此階段很重要的發展任務,他們的社會心理危機來自生理趨力和年齡攸關的社會及文化對個體的期待。(《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四版》,2021。)蘇珊娜明顯有社會適應(升學或就職)、人際關係挫折(與老師的婚外情)的問題,且有生理上的錯誤認知。當蘇珊娜大量服藥被送進醫院時,她對醫生說:「我是因為頭痛才吃一整罐阿斯匹靈和整罐的安眠藥。」顯見蘇珊娜並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為何。

四、處遇和治療

影片中,蘇珊娜經過逃院、目睹她已獲離院的室友的死亡,心中對「死亡」的恐懼達到最高,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並不懂自殺是何意義、死亡又代表著什麼。蘇珊娜帶著朋友之死的遺憾,自願回到精神療養院做治療,除了固定服藥和醫師諮詢,她也開始用異於剛入院時的角度書寫日記,重整人生。
不只蘇珊娜,當她在生活上遇到挫折,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想要嘗試控制它,但是通常得到的結果是困惑,甚至與自己欠缺連結,逐漸對自己的內在與外在失去信心。雖然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但這種關係難以建立,且都是短暫的,因此蘇珊娜才會在醫師的診斷病歷上看到「草率性交」。
蘇珊娜經歷了遭受打擊(吞大量藥品)、與之對抗(逃院尋求自由)、選擇共存(返院接受治療),最後超越障礙(判定出院)這四個階段。從蘇珊娜返院後接受的治療中,會發現「案主自決」是整個療程中的最大關鍵。在每一次的諮詢中,蘇珊娜能確實接收到院方給予的灌注,進而認識且曉得即使悲傷痛苦,內心仍有平安,因為痛苦將引導她邁向新的未來。若諮商者與被諮商者能達成共識,依循被諮商者的康復程度去做治療改善,則能快速喚醒被諮商者的「自決」能力。

五、觀影心得

蘇珊娜休養一年後被宣告康復,回到社會。雖然她一樣搞不清楚她到底是得了什麼精神病而到療養院,但她說:「當我們不去感受,死亡就像一場夢。但當面對死亡,真正面對時,那場夢就是無稽之談。也許在某一刻回首往事,突然一夜長大。」
「也許我們揭露秘密,是因為我們不自信。思緒非常難以控制,但我只知道我又能去感知事物了。瘋狂?理智?無論如何,我知道若想要重回社會,唯一我能做的就是在這裡與人,傾訴。」
在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中,發起改革衝突的「瘋子們」,恰恰對比在精神療養院裡的「瘋子」,影片中院裡的住民們不斷提出疑問:「為什麼關在裡面的我們就是『不正常』,外面的他們就『正常』?」
《女生向前走》這部電影的導演拍攝盡可能讓人認為精神療養院裡有正常人,也讓人覺得療養院外不全是正常人,療養院裡的住民即已代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
讓我感到矛盾的部分是,蘇珊娜在醫生的辦公室偷看自己的病歷紀錄,然後找出佛洛伊德對這個病徵的解釋,她看完之後說:「這就是我。」她既認同字詞的表面字義,又懷疑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她不認為自己草率性交,她對每段感情都很認真。在醫師的「他者」判斷下是一回事,但是患者本人觀點又是另一回事,則在幻覺與現實當中,何者為真?

參考資料

  • 林育陞(2017)。DSM-5邊緣性人格障礙診斷與治療。諮商與輔導,383,7-10。
  • 許欣偉、林怡青、劉佳昌(2018)。心智化治療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症。北市醫學雜誌,15(2),017-027。
  • 張宏哲、林昱宏等合譯(2021)。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四版。台北:雙葉。24。
  • 宋麗玉(2005)。精神障礙者之復健與復元-一個積極正向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1-29。

關於Neomi

大學讀中國文學系,目前工作是照顧服務員,正在進修社會工作學士學位,未來想再學習神經心理專業。
因工作與學業,方格子的更新頻率比較低,談及的面向也會更多偏向社會福利與心理分析,而非文學討論。
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