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主義者到今天都沒消失,不同年代都以不同面貌出現,但共通性質一直都沒變,皆為主張解放慾望,把節制的美德,無條件的批評為壓迫。17世紀以宗教壓迫為理由,將節制的信仰觀點斥之為愚昧,21世紀的今天則以科學為名,把節制的習慣斥之為社會壓迫。
保守主義擔憂的不是理性,而是自認可以無極限的理性,以及心靈也能理性化處理的理性。

漫談保守主義:人類是用感官去了解世界──理性(1)|方格子 vocus

之前提到共同體,在共同體的形成中,我們了解到秩序做為根基的重要,但這邊有不少疑問,為何「理性」在此的地位被貶低,宗教/信仰似乎被講得很重要?其實,這算是名詞誤用的結果,有些名詞的定義很嚴謹,但使用的人弄不清楚,望文生義下又接觸到不精確的說明,負負並不會在此得正 理性, 保守主義, 激進主義, 美國獨立, 法國大革命, 漫談保守主義, 政治實務, 科學, 信仰, 科學家, 3D, 宗教, 革命, 美國, 自然, 經驗, 人類
那麼,為何節制作為傳統美德,會在各種偽科學之名下,變成一種壓迫?激進主義者在啟蒙時代後,到今天數百年間,不間斷的在每個時代,都提出宗教性節制,只是一種統治者對下層的壓迫,必須透過去除節制枷鎖來解放。
我們要先理解平等的意義,平等有很多種說法。
一般而言,保守主義認為平等是機會平等,並非結果平等,這道理並非每個人都接受,但應該為現在多數人所知。不過,保守主義者眼中的平等,其實真正的意思是,在上帝之前人人平等,只會有內心品格的道德平等,而只要外顯出去,屬於物質性可量化的,就不可能平等。
例如?

用「理性」掩蓋個人好惡,提倡不現實的目標

人有天生智愚之別,臉蛋身材有美醜之分,不管當代社會崇尚哪一種,外在條件總是會有較優越的特質,不看臉只看腦就更殘酷,沒有一個文化會認為蠢蛋當領導者會比較好。
只要人的能力有差,表現在社會就有差,手藝好跟壞的人,作品可以一視同仁收同樣的價錢嗎?美感雖然很主觀,但就社會整體來說標準都不會差太遠,為了美醜需有一樣的平等機會,把劇作中的人物,外觀特質全部去除,如同戴上一致的面具,演技毫無特點,這種戲劇能看嗎?
保守主義對激進主義者批判很劇烈,原因主要是雙標,激進分子在自己不熟悉的工業產品上,常認為價錢都該均一化,而在熟悉的藝術領域上,卻相信經過自己巧手布置的香蕉,因為有「藝術性」,就該有農民果菜市場價的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