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帝國謝幕土耳其誕生 佩拉宮屹立投射時代縮影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伊斯坦堡20日專電)佩拉宮飯店見證3位鄂圖曼蘇丹統治、帝國衰落及新土耳其共和國崛起,也看遍歐洲皇室、權貴及文人騷客。雖然伊斯坦堡陸續有高檔飯店進駐,佩拉宮始終屹立,持續以飯店之身,投射大時代的動人縮影。
土耳其共和國1923年成立後,改以安卡拉為首都,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報紙及外國使館紛紛遷往新都。昔日的鄂圖曼帝國古都雖然首都地位不再,仍供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一片沃土,將失落感訴諸文字,也如歷史學者金恩(Charles King)所說,伊斯坦堡提供了面稜鏡,探索現代土耳其。而坐落金角灣畔的佩拉宮(The Pera Palace)就是鏡面之一。
伊斯坦堡(時稱君士坦丁堡)成為東方快車終點站,佩拉宮為迎接歐洲貴客於1892年應運而生。當時鄂圖曼菁英的知識及文化品味轉向歐洲,雙邊深化經濟往來。佩拉宮一身華貴,兼具歐風及東方主義的陳設,封存了時代精神。
鄂圖曼帝國崩潰前幾年,君士坦丁堡動盪不安,帝國版圖縮小所造成的難民一波波湧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占領聯軍進駐。佩拉宮接著被希臘富商阿塔納西亞迪斯(Prodromus Bodosakis-Athanasiadis )買下,大廳盡是占領聯軍的軍官、特務及舉手投足具異國魅力的俄羅斯人。
土耳其回憶錄作者齊亞貝(Ziya Bey)如此描述:外國官員及商人受黎凡特冒險家款待,並與失落的俄羅斯公主,或希臘及亞美尼亞女孩喝酒跳舞,女孩的道德觀薄如他們的禮服。
君士坦丁堡遭占領的首日,年輕的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入住佩拉宮,盼能遊說鄂圖曼帝國戰爭部對占領聯軍進行地下抵抗。但他察覺風向不對,便低調前往安納托利亞(Anatolia)發動解放戰爭,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君士坦丁堡也正式改名為伊斯坦堡。
土耳其成為土耳其人的民族國家,使長居於伊斯坦堡的希臘人、猶太人及亞美尼亞人益發不安,憂心占領聯軍完全撤離,這座城市被土耳其完全控制後將風雲變色,大批非穆斯林於1922至1923年間逃離,阿塔納西亞迪斯即是其一。
安卡拉之後通過新法,將佩拉宮收編國有。
對於土耳其政府及許多穆斯林來說,國家徵收佩拉宮是久違的正義時刻。在他們看來,貪婪的少數民族已經榨乾鄂圖曼帝國,並與占領者勾結,背棄獨立戰爭。
佩拉宮1927年再入貝魯特穆斯林商人莫浬耶斯(Misbah Muhayyeş)之手。不修邊幅的莫浬耶斯,正是伊斯坦堡新一代居民的形象,他一戰前就挺民族主義者,經歷土耳其共和國崛起、伊斯坦堡穆斯林文化及資產階級的迅速擴張,買下佩拉宮也非常符合時代氛圍。
土耳其於二戰時抱持中立立場,但是伊斯坦堡得以監視船艦往來的優越地理位置,成為歐陸情報人員交換情資的地點,佩拉宮更是國際間諜戰的前哨站,也於戰後靜看伊斯坦堡在「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美援下逐步擁抱現代化。
如今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偵探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及文豪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等住客已逝,佩拉宮仍於喧囂處送往迎來,在土耳其邁向建國百年之際,記錄伊斯坦堡一次次流轉變遷。(編輯:陳惠珍)1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