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後疫情 中國民眾重拾自由出行卻有猶豫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在1個月之內防疫措施從堅守清零到徹底放開,民眾的生活也歷經大改變。新的一年,中國人重拾自由出行的權利,但開放後的陣痛期也令他們有所猶豫。
上月7日中國頒布防疫新10條措施,等同宣告放棄3年的清零政策,之後一個月內政策迅速放寬,染疫人數隨之飆增。「陽過」、「陽康」成為新的疫情代名詞,代表挺過COVID-19的康復者。
微信公眾號「每日人物」報導,過去3年一心想一遊杭州的北漂人余楓(化名),終於在聽到放鬆防疫管控後,認為一直存在手機備忘錄裡的杭州攻略,終於可以派上用場,在元旦假期一償旅遊宿願。
原本余楓已經查好如何攻破落地核酸、三天三檢,現在一下子掃進歷史。更「幸運」的是,開放第二天余楓就染疫,身體雖然痛苦,她卻很開心,因為「陽的太及時」,在第6天抗原轉陰後,有了抗體,更能放膽旅遊,成為「陽過」之一。
去年12月30日,余楓圓了去訪杭州旅遊的夢,踏下高鐵,呼著江南濕潤又清冽的空氣,令她相信,新的一年即將展開的是「自由的,不再受疾病困擾的生活」。
2019年在北京北海開民宿的Leo(化名),開業不久便不幸碰上疫情,退單成為疫情下經營生意的家常便飯。在清零的大政方針下,儘管只是零星病例,生意也無法做成,最後連投資商也決定開始撤資。
Leo說,最難熬的時候,他刷朋友圈看到一句心靈雞湯都會哭出來,「老天是不是故意為之?每次剛要賺錢,就來了疫情。」
直到放鬆防疫的元旦小長假,Leo才看到些許曙光,遊客可以來了,民宿的房價也從人民幣一晚100多元(約新台幣500元)漲到了300、400元。
在混亂之中開放,中國民眾雖可以自由流動,但也有許多顧慮,許多人苦惱到來的農曆新年要不要回鄉過年。選擇回鄉的年輕人,多半是住在老家的父母已成「陽過」,因為家人已染疫過,就不用擔心返鄉時帶回病毒風險。
余楓表示,已經與在山東的父母商量好,今年農曆年她也不回家團圓,因為家中還有80多歲的奶奶,「我雖然陽過了,但可能會帶病毒回家,還是希望他們在家安穩一點。」
Leo的心境也矛盾,一方面做為民宿老闆,迫切希望經濟儘快復甦,民眾都能自由出行,但是作為父親仍擔心6個月大的女兒會感染。
中國自本月8日大步放開防控措施,打開國門、染疫者不需要集中隔離。但是政策的調整,隨之而來的陣痛期、染疫造成至親的離去,中國人勢必得經歷一段又愛又恐懼的矛盾心態,迎接後疫情。(編輯:呂佳蓉/楊昇儒/周慧盈)1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