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碳足跡不如看碳身影 認識3個氣候變遷新詞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2日專電)若在乎個人「碳足跡」,未來更值得留意「碳身影」。環境行動專家正倡議更精確、讓一般人更有感的氣候變遷新詞彙,希望擴大社會溝通,促進大眾參與全球抗暖化行動。
美國非營利機構「氣候溝通」(Climate Communication)希望將艱澀的氣候變遷科學和政策轉化成更易於大眾理解的語言,機構主管哈索(Susan Joy Hassol)之前提出希望在2023年普及的3個氣候相關用語。
根據歐洲新聞網(Euronews),哈索首先指出颶風、海嘯、雪崩等過往人們以「天災」定義的現象,在21世紀已可見到愈來愈多極端氣候災難其實不「天然」,而是人類行為加速全球暖化的結果。
因此她呼籲將極端反常的氣候災難稱為「非天然災害」,例如2022年巴基斯坦雨季降下比過去30年平均值多190%的雨量,應該被當作「人禍」,才能讓大眾更有警覺。
其次,哈索希望將常用的「二氧化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改以更強烈且範圍更大的「溫室氣體汙染」(heat trapping pollution)來談論。這個詞直譯是「留住熱量的汙染物」,除了可涵蓋畜牧業產生的甲烷等其他破壞臭氧層的溫室氣體外,還比乍看遙遠又溫和的碳排放更具有迫切感。
第3個詞是「碳身影」(carbon shadow),它比計算消費活動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更能代表個人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碳身影」或「氣候身影」(climate shadow)用語的發明人是常在「紐約時報」、英國「衛報」(Guardian)撰文的獨立氣候專業記者派蒂(Emma Pattee)。
派蒂在個人網頁2021年的一篇文章解釋這個新名詞。她請大家想像自己的氣候言行好比身後映照的影子,「它跟你如影隨形」,除了開車、搭飛機的里程或開空調時間「會拉長或縮短你的氣候身影」,「你的投票對象、工作選擇、投資標的也都會帶來影響」。
相較於「碳足跡」是計算每人交通、用電、購物等消費行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身影」因為含有難以量化的項目,較為模糊抽象。但派蒂主張這個概念對人們如何透過一己之力改善氣候問題會更有幫助。
例如若用「碳足跡」比較一個每週搭飛機的人和一個每天走路上班的人,前者算起來碳排放量一定很高。但若搭飛機的是個氣候科學家,飛往全球各地闡述氣候變遷的影響,而走路上班的人在石油公司經銷部門負責「漂綠」企業形象,試問誰更促成氣候危機?
因此她希望「碳身影」觀念可讓每個人更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消費和職業,以及對氣候議題投入更多關注,例如每天花多少時間瞭解相關資訊、採取行動影響政府和企業。
她認為大約20年前從英國石油公司(BP)文宣開始出現的「碳足跡」概念太過盛行,某種程度誤導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個人節能省電小動作—雖然那是該做的,卻可能相對忽略了更有力量和效果的集體行動—改變企業和公共政策。
如同哈索在前述報導中所說,語言能夠形塑人們的認知、信念和行為,在政策領域,更會引導決策和行動。換句話說,要讓大眾對氣候問題更有感受,「必也,正名乎!」(編輯:郭中翰/馮昭)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