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爾各答華人區漸凋零 保存文化拚轉型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加爾各答25日專電)印度東北部大城加爾各答(Kolkata)是全印度唯一仍有華人區的城市。然而,這裡的華人區持續凋零,或許只有到了每年農曆春節,才會有人想起它的存在。
加爾各答位於胡格里河(Hooghly River)畔,1772年至1911年曾是英屬印度的首都,繁華一時;這裡是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家鄉,也是天主教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奉獻一生之地。
早年的加爾各答作為印度政經中心,自然吸引一批尋夢華人進駐。如今,當地一些廟宇或公會,還供奉著被認為是華人移民始祖的楊大釗,象徵華人飲水思源的精神。
「華人區在農曆過年時是很熱鬧的…我們通宵舞金獅拜年,每家每戶也在同一個時間向同一個方向迎財神、放鞭炮。」加爾各答華人區忠義堂會長吳偉垣最近告訴中央社。
許多移居外國的華僑子女,會在春節前回鄉與留守的家人團聚,部分印度人或外國遊客也會在此時前來觀光,感受華人過年氣氛,整個華人區頓時活了起來。
然而,這可能是加爾各答華人區最像華人區的時候了。
加爾各答華人區主要分為塔壩(Tangra)和寶市集(Bow Bazar)兩地,人口以來自廣東梅縣居多,其餘還有湖北、上海等,主要從事皮革、理髮、餐廳、牙醫等行業,全盛時期華人多達數萬。
實地走訪華人區,見到的多是印度面孔,街上已聽不到華語,也很少看到華文招牌,塔壩廠商理事會已成廢墟,僅存的數家同鄉會、會館及廟宇,大多老舊失修,看守人也已處於遲暮之年。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以後,很多華僑受到印度政府不公對待。看到遠景不好,華人開始往美國、加拿大或歐洲跑,有些則是去了台灣。」吳偉垣說。
根據當地老華僑回憶,中國與印度於1962年發生邊境戰爭,印度政府擔心華人暗助中國,就將華人送往西北部拉吉斯坦省(Rajasthan)的集中營關押,許多華人在數年後獲釋,選擇離開。
留下來的華人重新開始,許多人回到皮革製造業,經過努力本已站穩腳跟,但1995年又遇到印度政府整治汙染強迫遷廠,終於心灰意冷,對第二家鄉不再留戀。
老華僑估計,留在加爾各答的華人可能只剩一兩千人,而且多是為了留守祖業或是不想重新適應新環境的老華人。
「這邊的生活環境不好,小孩子念完大學就出國。」在加爾各答土生土長的華僑陳麗娟說。
陳麗娟曾就讀的梅光學校,早已沒有學生的朗讀聲,現正向印度政府申請成為歷史遺產地;市內其他華文學校如建國小學校、培梅中學等,同樣已熄燈多年,其中培梅中學現已轉型為印度人的喜慶外租場地。
印度最後一份華文報紙、1969年創辦於加爾各答的「印度商報」,也已因老編輯辭世而停止發行。
吳偉垣說,維持僑團運作所需的資金不成問題,困難在於沒有新生代接棒經營,「華人在這邊要繼續下去,我想在這一代很難,華人都往外跑,這是大勢所趨…除非有台灣或是中國的新移民搬過來。」
雖然華人日減,但足跡沒有消失,會所、廟宇內仍擺放著百年古董、神像和其他歷史文物,梅光學校的會客室裏甚至懸掛著徐悲鴻的真跡。在熱心僑領的努力下,許多老建築正被翻修,可望變身為博物館或歷史遺產。或許不用太久,華人區將以另一種形式重生。(編輯:韋樞/郭中翰)1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