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存款激增 疫後大額消費恐仍低迷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家庭COVID-19疫情期間持續儲蓄,去年家庭存款增加人民幣17.8兆元,較2021年大增約80%。分析指出,不應過分誇大超額儲蓄和被壓抑的消費額,大額消費恐仍低迷。
第一財經30日報導,中國家庭儲蓄在疫情期間持續累積,機構普遍預計去年超額儲蓄約為2兆元;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家庭存款成長了17.8兆元;2021年則增加了9.9兆元。
外界普遍認為,隨著人們對於未來支配信心改善,中國家庭可能開始消費這些儲蓄,會將部分資金投入房地產或國內股市等。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主要仰賴儲蓄過剩、家庭資產負債表改善的消費支撐,以及就業市場和收入預期的復甦。
報導指出,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不應過分誇大超額儲蓄和被壓抑的消費額,特別是考慮到家庭資產負債表的轉弱。
陸挺表示,購物中心人流量、新房購買量和汽車銷售數據顯示,大額消費可能仍然低迷,1月24日(大年初三),30個城市樣本新屋銷售量7日均值增幅從1週前的-23.1%降至-43.9%。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儲蓄釋放對於今年消費帶動可以產生一定作用,但也很難起決定性影響。
沈建光說,房地產行業下行打壓了其他相關行業消費,例如家電、裝修和家具的支出。由於房地產供需兩端面臨多重困難,2023年房市企穩回升進程不會太快,購房支出減少所帶來的高額儲蓄可能難以快速釋放。
他說,理財等金融資產贖回帶來的儲蓄,本就可能用於消費,後續即便釋放也將流向資本市場;最後,只有增強消費者信心,才能把更多收入用於消費。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趙耀庭則持不同意見。趙耀庭先前對媒體指出,消費帶動經濟復甦的關鍵將是中國家庭的超額儲蓄。
趙耀庭說,去年超額儲蓄約為2兆元,且從疫情開始以來銀行存款成長近50%,隨著人們對可自由支配信心改善,可能會開始消費這些儲蓄。
國民儲蓄毛額扣掉國內投資毛額的差額就是當年度的「超額儲蓄」,可反映資金閒置狀況;當超額儲蓄數字愈高,代表國內資金閒置情況愈嚴重。(編輯:李雅雯/邱國強)1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