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30日電)白蟻蓋出掩體通道來搜尋、搬運食物,中興大學昆蟲系研究團隊觀察3種白蟻,採集蟻道了解內含材質,解密白蟻會蓋出適應不同覓食需求的蟻道,蟻道堅固的關鍵在白蟻的糞便。

中興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研究團隊,解密白蟻如何蓋出蟻道來搜尋、搬運食物。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學生陳柏曄找出3種白蟻在樹上蓋的通道,有台灣家白蟻、高砂象白蟻、台灣土白蟻,觀察牠們如何修補通道,採集蟻道進行高溫燃燒,了解內含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

團隊成員邱俊禕,現職泰國清邁大學昆蟲學與植物病理學系,他表示,不同的白蟻各自擁有偏好的食物來源,影響牠們的建築行為與使用的材料。

邱俊禕說,要蓋出堅固的蟻道,必須使用有機質作為材料,例如咀嚼過的木材或使用白蟻的糞便、唾液當作黏著劑;若是無機質,例如土壤比例較高,結構物就會比較脆弱。

3種白蟻中以高砂象白蟻蓋出的蟻道最堅固。牠們以木材為食物,找到適合的木材後就會盤踞在內,因此需要在木材中蓋出堅固的蟻道,蟻道中所含的有機質成分也較高。高砂象白蟻的蟻道樣本,有機質含量比例皆落在90%以上。

台灣土白蟻的食物來源較隨機,牠們尋找枯枝落葉,吃完一攤就再去找下一攤,不需要蓋出太耐久的蟻道。土白蟻會在地下培養真菌,作為食物,夏季時地表上偶爾可採集到的雞肉絲菇,就是土白蟻種出來的「作物」。

土白蟻糞便是用來養菌的「重要戰略物資」,不能輕易用來作為建材,牠們只會使用土壤,蓋出不太堅固的蟻道,實驗發現土白蟻的蟻道僅有不到10%為有機質。

台灣家白蟻以木材為食物,蓋出的蟻道強度恰好介於上述2種白蟻之間,有機質的成分變化較大,落在10%到90%之間,顯示台灣家白蟻具有就地取材、適應不同環境的特性。民眾在家中常見的蟻道,大多是家白蟻的傑作。

社會性昆蟲具有獨特的生存智慧,這個研究證實白蟻僅利用土壤與木材,改變建材比例與建築工序就能改變通道的特性,適應不同的覓食需求,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期刊環境昆蟲學雜誌(Environmental Entomology)。(編輯:郭諭儒)1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