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T07:54:28.486Z
世衛組織稱中國提供的疫情數據未準確反映當地情況。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衛生組織(WHO)週三(1月4日)表示,從中國提供的數據顯示,尚未在當地發現新的COVID-19變異株,但中國在疫情快速散播之際低報了染疫死亡人數。同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對此表達擔憂。

世衛緊急情況負責人瑞安(Michael Ryan)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目前公佈的數字未能充分反映住院人數,以及加護病房住院人數,「特別是死亡人數」。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則指稱:「世衛關切在中國的生命風險,已重申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包括防止住院、重症及死亡的加強劑。」並表示該組織正設法從中國尋求更快速和定期通報的住院和死亡數據。

路透社報導,中國政府突然放棄「清零」政策後,全球對中國的疫情通報準確性日益感到不安,尤其在看到社交平台上的影片,顯示當地疫情已使得醫院人滿為患,部分殯儀館、火化場不堪負荷

不過,中國報告的每日死亡人數一直都是個位數。一些衛生專家預測,中國今年至少將有1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美國總統拜登週三(4日)在結束一場經濟建設相關的活動後,遭媒體追問:「你對中國處理疫情的方式是否感到擔憂?」他回答:「是的,我確實擔憂。但我們只能繼續遵守規定,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社進行檢測。」

未出現新變異株

世衛的病毒進化技術諮詢小組週二(1月3日)於日內瓦定期舉行會議,邀請中國科學家參加,討論和審議有關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最新科學證據

根據世衛組織的聲明指出,截至3日,中國已提交了770多種病毒序列,其中564個序列是2022年12月1日以後收集的,其中只有95個被表明是本土感染病例,187個為外來,其餘的則沒有提供具體訊息。

世衛組織指出,最近在中國爆發的新冠疫情主要是由奧密克戎「PA5.2」和 「PF7」突變引起的,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2000多個人類基因組代碼的分析,這兩種突變體共同導致了97.5%的本地感染。

不過,在數據不完全的情況下,有專家認為,是中國因為篩檢數量減少,因此尚未發現新的變異株。

相关图集:防疫政策大逆转后的中国

走向“阴性清零”:在中国12月初放宽防疫政策后,感染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据网传的一份“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议纪要”,仅仅20天内,中国累计感染2.48亿人,仅12月20日一天,全国就新增了约3700万感染病例。彭博社以及《金融时报》从与会人士处确认了这份会议纪要的真实性。很多中国人的直观感受是:身边的人都阳了。黄桃罐头也突然紧俏。
全国抢购退烧药血氧仪 重金难求Paxlovid:伴随着这波感染潮的是中国各地民众疯狂寻找药物、抢购药物和血氧仪的现象。中国很多地方出现感冒退烧药断货、短缺的情况,一些城市实施了药物限购。这也引发一些质疑:政府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与此同时,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新冠口服特效药Paxlovid更是一药难求,印度版的仿制药同样被热炒,中国媒体《第一财经》都在报道中表示,“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熟悉的桥段再次上演”。
医疗系统人满为患 官方数据完全失真:感染海啸也给中国卫生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人满为患的医院、生命垂危的患者、精疲力尽的医护人员、殡仪馆和火葬场排起长队——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而中国官方公布的新冠感染和死亡数据,与真实情况已完全脱节。根据官方数字,自12月初中国死于新冠的只有十几人,这与民众的认知、一些媒体发自医院和殡葬机构的报道结论相差甚远。
老年人受伤害最大:很多媒体和公共号文章指出,中国的医院和诊所里近日满是老年人(图为1月3日的上海同仁医院)。早在12月中旬,外媒就陆续报道指出,北京等城市的殡仪馆和火葬场异常拥挤。从12月中下旬开始,不少人在社媒贴出家里有长辈去世的消息,甚至中国媒体也报了“6天,共和国痛失16位院士”这样的消息。不过,中方的报道没有点明这些高龄院士的死因。有网易公共号文章在12月24日说:“3天9位院士逝世,不缺医疗的他们都撑不住,更不用说普通老人了。”
感染潮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前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12月底的凤凰财经会上表示,他估计北京的感染率可能已超80%,甚至更高。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也于12月底称,中国这一波疫情的感染率已经非常高,许多大城市已超过50%,农历春节将达80%。上海交大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团队近日联合发表的研究初步判断,这波新冠感染潮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已于2023年元旦前后越过高峰。而农村地区将在一月迎来高峰。相比较城市地区,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更匮乏(图为四川资阳农村的一位患病老人)。
数据分析:染疫死亡将在1月23日达到峰值:据英国健康资讯分析公司Airfinity12月下旬估计,中国目前每天数千人死亡,最终可能有上百万人死于新冠(图为12月18日北京的一家火葬场)。该公司还预测,中国染疫死亡将在2023年1月23日达到峰值,到时单日死亡病例将上升至2.5万例左右。而1月23日正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二。
中国宣布“0+0” 多国开始对华检疫:中国官方在12月26日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对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及集中隔离,对国内的新冠感染者也不再进行隔离。同时在入境限制放宽后,将进一步优化外籍人士来华安排,在未来“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这让一些国家开始担忧来自中国的病毒输入以及可能的病毒变异问题。日本、美国、法国(图)等一些国家率先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入境者实施隔离或者核酸检测等入境限制。

王曉劍推文引戰

考慮到中國激增的新冠感染病例以及缺乏透明的官方統計數據,許多國家已經要求來自中國的航班或旅客入境前需進行檢疫,此舉引來中國不滿,揚言將本著「對等原則」採取相應措施,遭解讀為有意「報復」。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發言人王曉劍3日在推特發文,認為這些措施「實在沒必要」。

王曉劍的推文說道:「多國衛生專家表示,目前在中國傳播的主要變種此前已在其他地方發現,新變種可能出現在地球任何地方,這意味著沒有必要針對中國實施入境限制。」

王曉劍補充,對所有國家來說,COVID-19的應對措施需要以科學為基礎,不應該被用來進行政治操作,或針對某些國家進行歧視性措施,而且這些措施不應該影響正常的旅行與人民交流。

隨後有網友轉貼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的推文,表示在缺乏來自中國的充分訊息情況下,「世界各國以他們認為可以保護其人民的方式行事是可以理解的」,以及「WHO再次強調訊息的透明度與定期共享數據的重要性」等言論,反嗆中國在許多方面「再次」讓世界處於危險中。

(路透社、世界衛生組織等)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