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2T09:37:44.673Z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出现了6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新新闻》发表文章《对岸该借镜台湾如何经历人口红利消失》,作者顾尔德认为,1990年代至今30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整个社会转型过程变压缩,社会制度改革跟在后面急追。相较之下,台湾一样经历了人口从高峰走向负成长的过程,同时比对岸还早面临。台湾的“经济奇迹”也是被压缩的成长过程,社会制度也曾是跟在后面,但就发展轨迹来看,台湾社会安全网建立的比较早。
作者说,当中国傲人的经济成长受到举世注目之际,台湾正在经历一场没那么炫丽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这段经验弥足珍贵,应是现今面临发展困境的中国可以借镜的。人口适度减量,若有相对应的产业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配套还是可以发展的很好。台湾从“四小龙”时期毕业后,高长率不再,但并没有掉人“中度所得陷阱”,2021年台湾终于跻身人均国民所得3万美元之列,这也是晋身“已开发国家”的各种标准中最严格的一个。
作者认为,不少人对威权时代的国家中心发展模式还存在乡愁式的推祟,甚至据此把台湾民主化之后的经济发展批评的一文不值。其实台湾在过去二十多年跌跌撞撞的过程中,走出一条较健康、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渴望学习台湾1970年代国家中心发展模式;21世纪初,当中国傲人的经济成长受到举世注目之际,台湾正在经历一场没那么炫丽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这段经验弥足珍贵,应是现今面临发展困境的中国可以借镜的。
解除“人矿”的宿命与枷锁在于“醒觉”
“人矿”一词最近在中国的网路空间兴起并形成“热搜”,虽然很快就被中共的网路警察删除,但依然引起多人的议论和回应。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人矿”──中国的“人口卑贱论”》,作者宋国诚指出,“人矿”一词反映的是当前中国人民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与“韭菜”的含意很接近,但韭菜至少“春风吹又生”,“人矿”却是“用完即丢”,曝之于荒野之上。
文章说,自中共建政以来就不断宣扬阶级斗争论、唯意志论、无神论等等,让多数的中国人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中国是世界上弃婴、收养、儿童失踪、妇女拐骗、器官买卖最多的国家,换言之,生命可以任意丢弃或买卖。例如中国在疫情扩散并爆发大量死亡之时,甚至产生中国人“自我作贱”的论调,宣称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死了几百万人甚至千万人,在人口比例上还是少数的!为了跟美国比谁死得比较多,连这种“人口卑贱论”-人以多为贱-都说得出口!这就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低贱化,一种道德缺位和情感匮乏的表现。
作者认为,解除“人矿”的宿命与枷锁,在于“醒觉”(awakening),在于从卑贱意识向高贵意识的辩证转化。然而,在中共的“脑控体制”之下,在“粉红群体”的自我卑贱化之下,距离这种自我醒觉的目标还很遥远。
未来社会行动者应该重建与工人群体的联合
独立媒体“NGOCN”发表文章《“白纸运动”对未来的社会抗争有何启发?》,作者左望说,我们很明显感受到这次白纸抗议/封控抗议潮中民众政治化(politicization)的转向,但这并不能给我们足够的乐观。相反,在白纸抗议后的大规模维稳抓捕中,政府正在加大对民间非正式网络的打压,即进一步控制潜藏在角落的的民间连结。
相关图集:从北京冬奥到白纸运动:2022年中国大事记
北京冬奥的外交抵制与防疫泡泡:中国在今年二月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领导人原希望通过冬奥提升中国形象、展现超级大国地位,但地缘政治紧张、人权组织抗议、新冠疫情等给这届冬奥蒙上了阴影。因中国人权记录受到诟病,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等西方国家纷纷对本届冬奥进行外交抵制。而为防堵新冠感染,中国采取“闭环”方式举行赛事,导致这场冬奥“与民众脱节”,基本没有现场观众观赛。
中俄“友谊无上限”?:乌克兰战争爆发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二月初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普京还应邀参加冬奥会开幕式,实现双方的“冬奥之约”。2月24日俄罗斯挥军入侵乌克兰后,中国的立场与动向备受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三月底高调重申,中俄合作无上限。迄今北京拒绝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称为“入侵”,试图在乌克兰战争中保持“中立”形象,呼吁和平解决危机,但西方国家对此并不十分买账。美国驻德国大使古特曼曾表示:“习主席说他在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在这场冲突中不存在中立。”
上海封城:拥有2500多万居民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3月27日宣布分批“封控”,执行严格的管制措施,这场封控最终历时两个多月。上海封城期间,民众被要求接受核酸检测,感染者被送入生活条件堪忧的方舱隔离医院,人们抱怨就医难、买菜难,上网“抢菜”更成为民众的生活日常。受到封城影响,当地工厂减产停工、服务业受到冲击、物流受阻或中断,造成庞大经济损失。
佩洛西历史性访台惹怒北京: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八月初在亚洲行期间旋风式访问台湾,表达对台湾民主的坚定支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批评佩洛西的“危险挑衅行为”是为了捞取个人政治资本,并再次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方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台海军演:佩洛西结束访台后,中国在台湾周围展开大规模军演。中国官媒通过大量视频和评论大肆宣扬其先进军事能力。前新加坡外交官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认为,这种炒作是习近平的面子工程,因为他不能在党代会召开前夕显得软弱。“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尽管如此虚张声势,中国还是没能阻止佩洛西的访问。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将回应变成一场秀。”
二十大习近平连任 胡锦涛“被离场”:北京10月16日至10月22日召开中共二十大会议,随后的二十大一中全会揭晓了中国新领导班子,习近平毫无悬念地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执掌党内最高权力,“习家军”更横扫政治局。二十大闭幕式上出现了令人惊诧的一幕:坐在习近平旁边的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在看似不情愿的状态下被工作人员带离会场,引起国际媒体热议。据中国官媒的报道,胡锦涛是因为身体不适到会场旁的房间休息。
拜习会巴厘岛登场: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11月14日在巴厘岛G20峰会召开之前举行了会晤,这是拜登入主白宫以来,两人首度面对面会谈,双方都表达了加强沟通、为双边关系建立安全“护栏”的意愿。拜登表示,美中两国领导人有责任妥善管控分歧,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习近平也对同拜登进行坦率的沟通表现出开放姿态,但也不讳言双边关系眼下的困境:“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
白纸运动蔓延:在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下,11月中旬开始,中国各地频发示威抗议。11月24日,乌鲁木齐一栋居民楼火灾导致10人死亡,外界认为防疫隔离措施阻碍了消防人员灭火及救援。乌鲁木齐火灾点燃新疆民众怒火,并通过社交媒体蔓延至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中,许多人高举白纸,抗议中国政府打压言论自由。11月26日,上海乌鲁木齐中路聚集大批民众悼念火灾死者,当日凌晨逾百名示威者在现场高喊“共产党下台丶习近平下台”等激烈口号。“白纸运动”是89学运后30多年来中国罕见的现象,受到国际关注以及海外华人的声援。
“动态清零”退场:在经济压力和民众不满情绪沸腾下,中国官方终于放弃了习近平“亲自决定”、“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动态清零”政策。在大部分国家进入新冠大流行末期之际,中国开始向“群体免疫”迈出步伐。12月7日,中国国务院宣布优化疫情防控的新十条,不再提“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在此之前,为了替新冠政策转弯做铺垫,中国近日让专家出面宣传奥米克戎致病力低,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等等,但部分民众仍对放松防疫的步伐是否一下子走得太大有所担忧。
作者认为,这次封控抗议潮中,疫情下加剧的生计危机令郑州富士康和广州康乐村的工人在不同的时空进行相似的反抗,他/她们的抗争能量是白纸抗议中绝不能轻易忽略的。唯有与工人群体之间建立联合,有效的民间基础建设网络才算实现了核心的一部分。未来社会行动者该如何重建与工人群体的对话、交流、互相教育和学习、互助的网络,是社会重建的难题,但也将是回应未来中国社会改变的核心问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