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政府应痛定思痛,尽快批准mRNA疫苗
2023-01-26T15:39:38.769Z
德国之声:中国12月初放开疫情管控后出现了排山倒海的感染潮,专家曾称会出现三波疫情高峰,现在按中疾控的说法,中国的新冠感染和死亡都已经在12月底和1月初达到峰值。您怎么看这些说法?
金冬雁教授:三个峰的说法没有多大根据。有三个峰的国家和地区其实跟中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人家是用了一些措施拉平曲线,把感染人数压下来了。而中国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中国的情况是相当多的人一下都感染了,就是我们说的大海啸。大海啸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相信相当多的人都感染了,70%以上的感染率是可能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确凿的数据公布出来。谁都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
这种情况其实很不理想。因为中国很大,不排除有些地方没有很高,还有遗漏的地方。但现在基本就和北朝鲜一样,是一个黑洞。到底有多少人感染,多少人死亡,整个情况大家是不太知道的。对公布出来的数据,大家打很多问号。死亡人数官方说的是在院死亡人数,感染人数是估计有百分之几十。这种说法是很不理想的。不过总体来看,全国的感染情况是在往下走的趋势,出境的人里面阳性率现在变得已经非常低了。
德国之声:吴尊友上周末说,中国80%的人已经感染过,不太可能短期再次反弹。不知道他的说法有什么样的依据?如果按照他的这个说法,是不是中国的疫情危险期已过去了?
金冬雁教授:他的说法前后是不一致的。他以前说美欧会来一次大爆发,但美欧并没有再来大爆发。现在他说(中国的疫情)短期不可能再次反弹,如果指的是像海啸一样的大爆发,那么确实不太可能。因为第一波来得太猛烈了。其他地方,像台湾、新加坡、日本,从来就没有那么大的一波海啸。中国的情况是很特殊的,像海啸一般,来得快去得快,现在处于下行期了。但这并不是说以后就高枕无忧。大海啸是不会再来了,这我是同意的。但他们应该把数据拿出来。他说80%的人已经感染,是哪里来的数据?是他自己统计的,还是抽样检查的?是全国都是这样的,还是北京市是这样的,大城市是这样的?总要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才行。现在像第三世界、像北朝鲜一样了。比如现在平壤是不是正在疫情暴发,人们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暴发不够,现在再来,不知道;是不是不是新冠疫情,而是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中国就有点像这个情况。最荒唐的是中国外交部还批评美国不公开。如果能做得像美国这样公开,把总的感染人数、各地的住院人数、死亡人数像美国那样公开,那么我想各国不会批评中国的疫情像黑洞一样。
德国之声:那么作为普通民众应该怎样来面对现在的情况呢?因为大多数人已经都感染过了,是不是可以暂时放松了?
金冬雁教授:对一般民众来说,一是现在各种信息非常混乱。很多人还在恐惧当中,包括恐惧二次感染,恐惧第二波,恐惧长新冠。这些问题其实还是需要很好的公民教育。迄今为止政策宣导做得非常差。所以有各种谣言,各种误导性的说法。这是一个方面,是必须纠正的。另一个方面是有些人觉得疫情已经过去了,没有了。而我们讲的“复常”,或者说大流行的结束、风土化,不是说新冠病毒就不来了——新冠还是会来的,死亡也还是会有——只是说它不再影响我们正常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我们讲的“复常”是这个意义的“复常”。
从民众的角度应该正确去看待,新冠病毒还是要防,不是感染一次就一劳永逸了。如果害怕感染,可以打疫苗,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我们呼吁中国政府还是应该批准mRNA疫苗,迄今不批准mRNA疫苗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德国之声:中国是不是也在研制类似的疫苗,不知进展如何?是不是中国政府在等国产的mRNA疫苗?
金冬雁教授:如果中国有国产的mRNA疫苗,那就拿出来批准。不行的话就该批准辉瑞和莫德纳的疫苗。这是全世界主流的疫苗。将来人家都走向统一化了,就是说常态化的接种,每年接种一次,而中国如果还是不走向这个方向,还是用过去的毒株,还是以灭活疫苗为主,那么显然是跟不上防控的需要的。最后导致的后果就像这次“大海啸”一样。这次之所以这么猛也跟疫苗不够有效有关。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尽快批准mRNA疫苗,痛定思痛。
现在造成这么多死亡还跟没有储备药物有关,没有建立一个公平、按需分配药物的机制,特别是Paxlovid。这样肯定会造成更多的死亡。
即使将来进入后流行期,也就是地方性流行或者是风土化阶段,还是需要把这两件事情抓紧,落实。如果这两件事情不从国家层面落实,那将来还是会很糟糕的。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不批辉瑞的疫苗,辉瑞的所谓特效药也没有纳入医保,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金冬雁教授:可能是决策的人不太了解疫苗效果的重要性。
德国之声:中国除了感染人数是黑洞,死亡人数也是一个黑洞。现在有很多传言,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参照香港的情况,您有一个自己的估计吗?
金冬雁教授:没有。这一点实在没有办法去估计。我们原来想象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但现在各方面的信息都非常混乱。当然死了4亿是不可能的,死了几千万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死了多少百万有没有可能呢?这是一个问号。有没有超过200万人,有没有超过500万人?这是无法评断的。他们当然有责任去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至少迟早该公布全民死亡的数字。大家可以从这个数字来比较,看到底死了多少人。这也是信息公开的一个需要。
德国之声:去年11月您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支持开放,当时您有没有想到中国开放的方式会是这样一个状况?
金冬雁教授:没有想到。我们主张的开放是逐步和有序的开放,而且我们建议的是在春季,气温在20度以上,春暖花开时在南方试点去开放。没有预料到他们是这么样去开放。而且我一再强调开放应是逐步的、有序的,要做好三个硬件的准备。第一是疫苗接种,第二是储备好药物,储备好辉瑞的Paxlovid,第三是做好医疗设施的准备,做好应急的方案,要把医疗体系的短板补足。这三点都没做到的情况下就开放,风险是很高的,也是我们不想见到的。当初我们没有预料到他这样开放,也没有预料到疫情有这么严重。因为和香港相比较,中国8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是比较高的,他说是有60%。要不然就是实际上没有这么高,要不然就是接种完疫苗到现在已经非常长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否则不可能这么严重。
相关图集:防疫政策大逆转后的中国
德国之声:现在情况已经如此,那么专家们还有什么建议呢?
金冬雁教授:还是应该做好上面说的三点,因为如果永远不做的话,还会出现严重的情况,还会死人。如果没有这些药,没有好的疫苗,将来还是会死人的,一段时间以后还会更多。现在老人的接种率其实还是不高。将来不是说没有病毒了,病毒还存在于社区里面,还是会有地方性流行,最终是会到达高危人群的。我们刚才讲到mRNA疫苗,如果有国产的mRNA疫苗,而且和别人的一样有效,那当然很好。还有就是要储备抗病毒药。如果不做到这些,将来疫情再来时,还会有人死去。
德国之声:如果现在这波疫情过去了,那么什么时候还会来呢?是到下一个冬天?
金冬雁教授: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感染过了,所以应该是在6个月以后。老人仍然是高危的,因为他们自然感染以后,免疫力的退却也比健康人快。这部分人在3到4个月以后危险性就增高了。所以我们希望动员这些人再打疫苗。加强他们的免疫力和保护。而且我们当然是主张他们打更有效的疫苗。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