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通关首日未见爆满 陆客反应较冷淡 部分港人对中国疫情存疑而却步
香港与中国内地昨(8日)起实施首阶段通关,整日只迎来9.5万人次出入境,只及通关人数上限的八成,而中国民众更只占总人次的14%,有评论指,这是因为中国未恢复赴港签注工作;而香港方面,未知是否与部分港人对内地疫情仍然心生疑虑有关。不过,特首李家超满意首日通关情况,指运作顺畅,期望可尽早撤销限额;而新华社更报道,两地将不迟於本月15日就首阶段情况作分析,并研究下一阶段通关安排。
而在今早的首个工作日,人流亦不多,前往最多配额口岸的落马洲支线,火车在上班高峰时仍有不少座位,有传媒以人流稀疏来形容。
根据香港入境处数字,昨日有不足11万人次出入香港境,当中95421人次为中港旅客,即南下和北上均未有用尽每日各约6万人的额度;当中,由香港出境往内地的人较多,有5.5万人,占总出入境人次的五成八。若以旅客身分计算,「香港居民」有8.2万人,占出入境总人次的绝大多数,而南下的「内地访客」只有1.3万人,占总人次的14%。由於额度有大量剩馀,有不知道要申请配额的深圳居民在关口被拦下後,即场扫码成功预约过境。
而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则公布,截至昨日傍晚6时,有逾44万人透过网上系统,预约由香港出境往内地。特首李家超表示,预约配额最受欢迎的日子是年廿九,其次是年廿八及年三十,但全未额满,他估计,可能是港人未选到心仪的口岸。
但有港人表示,由於中国疫情资讯不透明,不知道疫情实况,虽然当局已澄清没有新变种,还是决定「睇定啲」,迟些才回大陆。另有留港网民称,对通关後上街亦采观望态度,因为不知病毒来港机会会否随更多中国人来港而增加,通关一星期後看看香港疫情有没有蔓延才再作打算。不过,不少本地专家重申,通关不会令香港的疫情风险大增,本地医疗系统应可应付。
不同媒体在现场所见,回内地或来港的理由不外乎是急於与久未碰头的家人会面丶工作丶务商丶旅游等,安排虽见顺畅,但却并不一致,例如香港出境人士会被逐一检查核酸检测报告,未持收费检测的有效纸本报告者须要折返,港府的免费核酸检测手机短讯报告无效,但深圳福田口岸的边检人员只要求南下香港的内地旅客自行申报检测结果,所谓检查亦只是「望一望」;另有从内地回港人士称,填写健康和个人资料後才取得的二维码,根本不用「嘟」都可以过关,不知当局为何要他们在关口取码。
保安局发言人回应时说,两地政府同意,各自采取有效方式,检查出境旅客是否持有有效核酸阴性报告。立法会议员陈凯欣说,最理想是两地皆检查旅客的纸本核酸报告,并建议当局在相关的申报应用程式中,增设上载核酸报告的功能,以节省检查时间。
中港通关亦带来经济利益,除检测相关行业可从每人约150港元的检酸检测要求中获得商机外,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在网志表示,中港通关後,随着便捷的两地往还逐步回复,人流物流都会显着改善,将对香港出口丶旅游丶零售及餐饮业等带来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