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银行业务并非高盛病灶所在
高盛的零售银行业务并不是影响其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对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来说,找到病根是第一步。
最近许多有关高盛的话题是关于其进军零售银行和贷款业务的,其新成立的平台解决方案部门2020年以来报告的累计税前亏损高达几十亿美元。但现实情况是,从股本回报率等指标来看,零售银行业务并不是影响高盛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其作用其实相对较小,截至第四财季,在高盛配置给三个业务部门的普通股资源中,零售银行业务实际上只消耗了不到4%。
相比之下,尚处于成长阶段的资产管理业务其实是大得多的绊脚石。高盛已开始从消耗大量资本的表内投资转向从第三方筹资,第三方筹资不仅资本消耗少得多,而且能产生稳定的手续费收入。第四财季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约占高盛普通股权益配置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回报率略呈负值。高盛第四财季的股债投资收入同比大幅减少,反映出严峻的市场形势。
高盛首席执行官苏德巍(David Solomon)特别将资产和财富子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增长列为三大优先任务之首。他说:“我希望确保大家关注一件事,那就是必须在资产管理方面做得更好。”他指出,高盛的资产负债表仍“比我们希望看到的臃肿”。高盛2022年将其资产负债表内的另类投资减少了90亿美元。但考虑到市场环境混乱,现在出售资产难度较大。高盛去年的管理费和其他手续费收入达到88亿美元,不可谓没有进展,但高盛的目标仍然是100亿美元,称2024年有望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没有稳定的费用收入作为更沉稳有力的压舱石,其核心金融业务与生俱来的高波动性最终会被放大。2022年高盛的投行费用收入几乎下降了一半,但全球银行和市场部门整体表现较好,使2022年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收入较2021年增加了38%。但最终结果仍是全公司平均有形普通股回报率从2021年的24%降至2022年的11%。虽然这意味着高盛在两年时间里实现15%左右的目标几乎没有问题,但这种波动不可谓不剧烈。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庞大的财富管理部门2022年产生了31%的平均有形普通股回报率。该部门在去年第四季度消耗了约三分之一的普通股资源。总体来看,摩根士丹利2022年全年产生了15.3%的平均有形普通股回报,2021年全年为19.8%。
投资者对稳定性的重视往往不亚于整个周期的表现,并且往往通过市盈率表现出来。摩根士丹利股票过去12个月几乎没有下跌,尤其是在周二上涨超过7%之后。根据FactSet慧甚的数据,摩根士丹利目前的估值也远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预期市盈率,现在约为13.5倍,10年平均值约为11倍。而高盛的预期市盈率目前约为9.5倍,10年平均值为10倍。
目前整个银行业的交易撮合均不景气,裁员一波接着一波,但比起商业银行,摩根大通和高盛可能值得投资者押注,因为商业银行在未来一年会更直接地感受到消费者信贷风险和存款利率上升的影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也许都会表现不错,尽管原因可能各不相同:高盛是因为资产管理业务在战略执行方面的潜力,摩根士丹利则是因为转型后期的增长前景。这两家银行也将从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弹中受益匪浅,这种反弹的萌芽在今年年初已经出现了。同时,相比商业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资本灵活度也更高。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不难预判转机何时到来,以什么方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