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省“防疫账本”凸显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广东花了711亿元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核酸费用、大白工资、方舱建设……过去一年高强度“动态清零”的防疫措施都由财政买单,岁末年初,中国多个省份公布去年财政支出情况,揭示了这个答案。
经历多轮疫情冲击的广东,疫情防控支出最高,达到711.39亿元,而去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18769.41亿元,这意味着去年广东政府所有支出的3.8%左右用于防疫。
作为首都的北京,虽然没有全面封城,但防疫上的投入也达到近300亿元,占总支出的4.2%。
相比之下,经历大面积长时间封控的上海,仅公布了市本级的防疫支出为167.7亿元(不包括下属各区),占其市本级支出的5.6%。
福建省公布去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30.43亿元用于防疫,占总收入的2.3左右。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去年4月18日,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上海标志性的外滩进行消毒作业。
从各省的情况可以粗略归纳出,根据各地疫情严重情况不同,各地防疫投入大致在财政总支出的2%-6%之间。
1月30日中国财政部公布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万亿元,照此推算,去年一年中国防疫总支出可能在5200亿元至1.56万亿之间。但具体数据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或有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12日,中国财政部发行了7500亿元特别国债,为期三年。
防疫支出并不是往年地方财政每年编列的预算事项,各个地区的统计口径也不尽相同,比如北京粗略地列为对各区疫情防控资金支持、全力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资金需求;广东又包括了“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上海则在此基础上加入“服务保障外省市援沪医疗队”等。
收支矛盾
防疫支出的这部分增量是往年财政安排中没有的,同时中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减税减费,使各地财政收入减少,“一增一减”下,使地方政府财政吃紧。
去年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6%,为20.4万亿元;但支出却增长6.1%,达到26万亿。具体而言,31个省份中,仅8个省份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也传递出对此情况的担忧。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分析师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中国的官员们显然非常担心财政可持续性,因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声明中不同寻常地出现了三次。我注意到他们在文件中删除了‘减税’的提法,这进一步表明他们不希望将政府财政绷得太紧。”
图像来源,AFP
北京恒大一处未完工楼盘。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恒大危机这样的现象,是这次经济刺激需要考虑的重点。
令地方政府更为难的是另一块收入的大幅下降——土地出让金。
多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沿袭香港卖“楼花”的模式(预售制)——向银行借贷数以亿计的资金买地,之后几个月内就开盘售楼,收回资金后,再买更多的地,借更多的债,开更多的盘。
城市大规模建设、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也在这一过程中大举卖地,充实财政;居民买房炒房,实现资产增值,似乎实现了一个难得的多赢局面。
但房地产市场的另一个特性也逐渐显现,随着楼市走高,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在大举借贷,风险不断累积,像一个内部翻滚的压力锅。
2020年,中国对重点房企融资提出“三道红线”,对金融机构提出房地产贷款限制,几个月内,高杠杆运作的100多家房地产企业,相继出现债券违约,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烂尾楼”成批出现。
到2022年,数百个楼盘的购房者在网上联署声明,宣布“烂尾楼”若不复工,将不再缴纳贷款。
体现在财政上,去年至少28个省份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为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其中天津、吉林、黑龙江、青海等降幅超过50%。
在财政压力和“烂尾楼”的困局之下,中国政府政策不断转向,放开越来越多对楼市的限制。去年底中国副总理刘鹤称,“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但亚洲开发银行(ADB)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Albert Park)提醒,中国政府和房地产的关系还未根本改变——政府高价出售土地,以获得财政收入,资助公共投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其他的收入来源,使他们能够与房地产行业保持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