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风波持续、武汉医保抗议、香港《给十九岁的我》风波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图像来源,AFP
2月15日,一群宗教人士到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外放飞白色气球,抗议中国气球飞行至美国。
来到2023年2月中旬,中美两国继续因为“气球”争议和台湾军售争吵。美国与加拿大再击落其他不明飞行物体;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表明不会为一周前击落一个“中国间谍气球”道歉。中国宣布制裁美国知名军工与航空企业,原因是它们参与了对台军售。
湖北武汉爆发老人示威,反对地方政府的医疗保险改革。与此同时,金融界传出消息,称中国可能将在今年公布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在香港,一家中学委托已是知名电影导演的校友,花费十年拍摄的纪录片,引发社会连串争议。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上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我们带你一一回顾。
1. 中美气球争端持续,北京制裁美国军工巨头
图像来源,U.S. Navy via Getty Images
官员描述之前在南卡罗来纳州上空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有3辆公共汽车加起来那么大。
美国与加拿大上周末再击落不明飞行物体之后,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四(2月16日)表示,他不会为在美国海岸上空击落的“中国间谍气球”道歉,更希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话,直接从他口中讨个说法。
拜登说:“我期待与习主席交谈,我希望我们能查清这件事的真相。”
美加两国迄今已击落四枚不明飞行物体,北京早些时候指责美国 “反应过度”。
而就在美国商务部在上周宣布制裁六家与“中国气球”相关的实体(其中一为研究单位)之后,中国商务部星期四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又译洛歇·马丁公司)和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Raytheon Missiles & Defense)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两家公司被禁止向中国出口货物或进行新的投资,也禁止上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入境。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制裁美国最大的两家防务承包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象征性姿态,在气球事件后,两国经贸上的紧张关系持续加剧。
2. 武汉医保抗议再次上演 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呼之欲出?
武汉爆发大规模集会 老人抗议削减个人医保账户资金
2019年11月,新冠病毒病(COVID-19)在湖北武汉出现。这个中国中部城市近期再次成为媒体焦点。
数百名老年人星期三(15日)在中山公园大门附近聚集,抗议地方当局推行的医疗保险改革计划。 该计划下,该计划下,每月直接划入投保职工个人账户的资金减少。影片显示,大批身穿制服的警察被部署到现场。
武汉市政府没有回应BBC的置评请求。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上流传中信证券的一则研究报告,其中称中国可能将在今年公布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传言在社交媒体引爆舆论。
网上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和担忧,不少人抱怨退休延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但有专家分析称,改革势在必行且宜早迟不宜。
3. 《给十九岁的我》——如何变成香港的公共事件
图像来源,Golden Scene
短短数周内,《给十九岁的我》从备受追捧的纪录片变成众矢之的。
香港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因拍摄伦理风波引发巨大争议,持续占据舆论焦点。
《给十九岁的我》由72岁的知名导演张婉婷执导,受其中学母校——老牌名校英华女学校——委托拍摄,原意是记录校舍迁址的变化,为重建工作筹款,后来演变成一部以该校六名千禧年代出生、背景各异的女学生为主轴的人物纪录片。
这部花费十年制作,本来大获好评的影片,因片中主人翁公开控诉校方和片方不尊重学生私隐,在拍摄及公映问题上对她们进行误导和施压,引起舆论大哗,最终暂停公演。
事件暴露了权力不对等和伦理问题,也意外地成为港人在当前政治气氛下的情感投射。BBC中文访问多名纪录片导演及学者,梳理出五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4. 中国三年疫情后的“防疫账本”与维稳管控
图像来源,EPA
三年疫情为中国各级政府带来庞大开销,也为无数染疫死者家属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
核酸费用、大白工资、方舱建设……过去一年高强度“动态清零”的防疫措施都由财政买单,岁末年初,中国多个省份公布去年财政支出情况,揭示了这个答案。
从各省的情况可以粗略归纳出,根据各地疫情严重情况不同,各地防疫投入大致在财政总支出的2%-6%之间。防疫支出的这部分增量是往年财政安排中没有的,同时中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减税减费,使各地财政收入减少,“一增一减”下,使地方政府财政吃紧。
政府财政吃紧,一些个人也因为疫情而生活得充满压迫。
2020年2月6日,武汉人杨敏24岁的女儿雨曦在隔离病房中告别尘世。自从向媒体讲述女儿死于新冠以来,杨敏称自己一直受到严密监视,因为她曾经在街头抗议,并试图对政府提起诉讼。
随着中国多数地区开始抛下疫情,试图往前迈进。杨敏却告诉BBC,她的生活无法继续往前走下去。
但她告诉记者,在为女儿找到 “公道”之前,她不会停止行动。
5. 土耳其叙利亚地震中浮现的高科技骗局
在受灾最严重的叙利亚西北部地区,因为连年战火和国际制裁,震后救援和各类物资都难以到达。
安全专家警告,骗徒正利用土耳其和叙利亚大地震之机,试图诱导民众向伪冒赈灾活动捐款。
这些骗局声称在给幸存者筹款。这场造成4万多人死亡的灾难发生后,幸存者失去了保暖和饮水供应。
骗徒并未将其所得用于帮助有需要人员,反之将捐款从真正的慈善事业引流到他们自己的PayPal账户与加密货币钱包。
BBC全球恶意信息调查组找到了骗徒主要采用的手段,还有你能用来在捐款前先行核查真伪的工具。
6. 伊朗总统莱希访华:一个与西方为敌的联盟在加速形成?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此次访问是莱希就任伊朗总统以来首次访华。
2月14日,伊朗总统莱希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
这次访问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俄乌爆发战争,伊朗核协议破裂,中伊两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转直下,中国在经贸、科技领域与美国摩擦不断,西方观察者形成一种印象,“俄—中—伊朗”在加速形成一个与西方为敌的联盟。
过去几个月来,从G20到中东之行,再到与各国领袖频繁会谈,中国似乎在外交策略做出一些调整,试图更平衡,而避免被视为对抗西方的联盟成员。
这种变化会给中国利益,乃至世界局势带来哪些影响?BBC中文梳理了近期相关外交动态和专家观点。
您也许还会对本周的这些故事感兴趣:
美国俄亥俄州载氯乙烯火车脱轨引发污染和健康担忧
西藏流亡政府主席边巴次仁接受BBC中文专访谈与北京中断对话现状:希望必须要有,否则流亡藏人的诉求将失去生命。
美国德州议员提案“禁中国人买房” 华裔游行抗议:我的美国梦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