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与中国角色、BNO移民的护照烦恼、中共“防疫胜利”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群众参加声援乌克兰集会(23/2/2023)

图像来源,Reuters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本周满一年,中国发表对乌克兰战争立场的“十二点”声明,呼吁“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表明反对“单边制裁”,但仍未有谴责俄罗斯。在此之前,华府警告北京不要军援莫斯科,北京反驳:“美方没有资格对中方发号司令”。

这番交锋也牵扯到中美气球事件。两国外交首长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中方批评美方击落气球是“匪夷所思”的“政治闹剧”,美方重申气球事件“不可接受”之余,提出对俄军援的警告,双方可谓不欢而散。

同样在这个星期,中共宣布新冠病毒病(COVID-19)抗疫工作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香港发表“疫后”财政预算案继续“派糖”。也有循“香港BNO签证”移居英国的港人向BBC中文反映其子女不得不返回香港续领中国香港特区护照的烦恼。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上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我们带你一一回顾。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1. 俄乌战争一周年中国“友俄”引关注 “十二点”声明未谴责入侵

普京(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王毅握手(22/2/2023)

图像来源,SPUTNIK/KREMLIN/EPA

2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与中国外交最高首长王毅会面。

星期五(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声明,呼吁“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反对“单边制裁”,但没有谴责出兵的俄罗斯。

此前一晚,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呼吁莫斯科立即停战撤军。该动议得到141国支持,中国、印度、伊朗和南非等32国弃权,俄罗斯、白俄罗斯(白罗斯)、朝鲜、厄立特里亚、马里、尼加拉瓜和叙利亚七国反对。

这场战争成为二次大战以来欧洲最严重的军事冲突,迄今造成数千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还在世界各地引发粮食和能源危机,导致全球各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增加,也让世界愈加分裂。

星期三,中国外交首长——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到访莫斯科,获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接见。北京展示“友俄”姿态,加上这份“十二点”声明,引起各界质疑中国对外宣称的“中立性”。

俄乌战争周年来临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19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采访时称​​,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乌克兰战争的武器和弹药。

布林肯并未详细说明美国收到了哪些关于中国潜在计划的讯息。但被问及美国认为中国可能向俄罗斯提供什么时,他说包括武器以及弹药。

布林肯是在18日与王毅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会面后接受CBS专访。他表示对王毅就“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资源)支持的可能性”表达了深切关注。布林肯星期一(20日)到访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际重申,他已向王毅直接说明,要是北京军援莫斯科,中国对外关系将会面临“实在的麻烦”。

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资深副教授斯蒂芬·纳吉(Stephen Nagy)告诉BBC中文,北京强化“运输”(譬如提供能源,监视器材,食物给俄军)支援俄罗斯攻击的情报可能是可以支持布林肯指控的证据。

但他强调,布林肯的指控需要有实质证据来证明:“对于美国的许多盟友及批评者来说,他们仍然记得譬汝当年以‘致命化学武器’等为理由,第二次出兵伊拉克战争的过往。”

在告诫北京之余,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星期一突发访问基辅,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展示支持。拜登说:“普京认为世界会翻车,他错了。”

星期二(21日)普京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声称西方曾纵容了纳粹德国,现在则把乌克兰变成了“反俄罗斯”的新纳粹政权。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一年下来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哪些改变?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

冒着巨大风险,两位俄罗斯电影人耗时一年拍摄下这场战争对自己国家造成的影响。

2. 中美气球事件后首次碰面 布林肯王毅在慕尼黑都说了什么?

王毅(中左)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回答提问(新华社图片18/2/2023)

图像来源,Xinhua

中方强调王毅系“应美方请求”同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

布林肯与王毅在慕尼黑会面,系中美气球争端发生以来首次。

两人见面前几个小时,王毅斥责华盛顿击落气球的行为是“匪夷所思”和“歇斯底里”。中国外交部一份简短声明称,王毅在会面时要求美国拿出诚意,改正错误,正视并解决事件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布林肯向王毅直接谈到中国的高空气球出现在美国领空,并表示美国不会容忍任何侵犯主权的行为。

气球争端恐怕尚未告一段落:加拿大军方证实,最近发现中国在北极进行监视活动的证据。

加拿大国防部发言人丹尼尔·勒布蒂利耶(Daniel Le Bouthilli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军方“充分了解中国最近在加拿大领空和海上进行监视行动的努力”。

3. BNO港人移英后新问题:子女不续领中国香港护照无法旅行

英国护照(左)与中国香港特区护照(右)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以丛属家人身份利用“香港BNO签证”移民英国港人因尚未取得英籍,只能继续使用中国香港特区护照旅行。

两年前, 张妈妈带着14岁儿子从香港移民英国。儿子的唯一旅行证件——中国香港特区护照——将于一年后期满。

以从属家人身份通过英国国民(海外)身份——即BNO——的入境签证计划移民英国的港人, 连续居住五年,可以申请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获永居的一年后, 还可申请获得英国公民身份。但在这之前, 他们必须要持有效的香港特区护照,以便到英国之外的地方旅行。

离港前热衷支援香港社会运动的张妈妈对BBC中文记者说,为护照一事回到中国《香港国安法》实施下的香港,和踏入中国驻英国使领馆,让她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她说,去年10月发生在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打人的一幕,让很多像她这样的居英港人不寒而栗,在面临需要申领香港特区护照时犹豫不决,备受煎熬。

“我已经逃了出来,为何我还要回去换领护照呢?”

4. 中共宣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 疑剑指“白纸运动”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

废弃、改造、二手售卖:中国核酸检测亭何去何从?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召开会议总结中国三年新冠疫情防控,以“重大决定性胜利”、“奇迹”等词总结中国抗疫。随着中国最高决策者作出此等宣示,2022年11月反对“清零”政策的标志性抗议活动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记忆。

在所谓的“白纸运动”中,有数以千计的人在街头集会,在夜晚手举白纸反对新冠封控政策。当时警方并未进行大规模拘留,但中国人权活动人士表示,有众多抗议者近日被警方拘留。一家组织估计,已经有100多人身陷囹圄。

研究中国政治的专家对BBC指出,此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前召开,是在宣传上统一声音,对异议者发出警告。

5. 千亿赤字下香港预算案“派糖少甜” 盘点亚洲经济体疫后如何振兴

陈茂波(右三)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率领财金官员会见记者介绍预算案(22/2/2023)

图像来源,NurPhoto / Getty Images

陈茂波(右三)在这份预算案中延续消费券安排,但发放金额减半。

在香港从新冠疫情走向恢复正常,而全球均在面对生活成本危机之际,“派糖纾困”措施成为李家超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的焦点,但“派糖”和减免各种费用的力度比去年降低不少。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星期三在立法会发表预算案时宣布,将再次派发“消费券”,但金额比去年减半。这是新冠疫情发生后香港政府连续第四年向全体市民发放现金或消费券。减免个人入息课税等措施也被延续,但力度减少。

各项舒缓措施与预期收入减少叠加,预期2022年最终财政赤字为1398亿港元(178亿美元;1228亿元人民币),比原本计划的560亿港元大大超支,2023年度预计赤字则位544亿港元。

BBC中文整理和分析亚洲各大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透过刺激消费重振经济,以及它们面临的挑战。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

中港通关后“水货”乱象重现 港府称会加强执法打击走私

6.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贺建奎出狱后获发香港“高才通”引起哗然

星期一,香港多家媒体引述当事人称,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已获批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正物色就业机会赴港。

贺建奎曾因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并让该胚胎成功长成婴儿出生,被广东深圳法院以“非法行医”罪判监三年。香港特区政府向有刑事犯罪记录的贺建奎签发“高才通”,使舆论哗然。

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最初承认申请“高才通”无须申报刑事犯罪纪录,但之后宣布,特区入境事务处已宣告签证无效,并将就有人涉嫌向政府作出虚假陈述立案进行刑事调查,又即时更改网上申请表格,要求申报定罪记录。

您也许还会对本周的这些故事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