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灑幣搶救生育率 紐時:成本高效果有限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國2022年出現61年以來首次人口負成長,多地政府大灑金錢鼓勵民眾生育,包括對生二孩、三孩發放現金補助及育兒補助等。紐約時報指出,這些措施成本高昂且效果往往有限。
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2022年末全國人口14億1175萬人,較2021年末減少85萬人,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每千人負0.60,是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澎湃新聞今天報導,今年以來中國多地陸續推進一系列支持生育的措施,如發放生育津貼和育兒補貼,加強住房保障支持等。其中,雲南、山東濟南、湖南長沙、遼寧瀋陽、黑龍江哈爾濱等多地發放現金。
例如杭州市22日公布,今年將首次向同一對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戶籍登記在杭州的家庭發放育兒補助,二孩家庭可獲發一次性補助人民幣5000元(約新台幣2萬元,下同),三孩家庭可獲一次性補助2萬元。
雲南省由今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2000元、三孩補貼5000元,以及育兒補助等。
湖南省長沙市一對夫妻雙方共同依法生育3個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戶籍家庭,3孩及以上每個孩子可獲發一次性育兒補貼1萬元。據估算,每年需投入約2000萬元。
紐約時報21日報導,中國人口開始下降是一個影響全球的人口轉折點,因為中國經濟影響力巨大及作為世界工廠,經濟學家對其人口下降產生的長期影響感到擔憂。
報導指出,從歷史來看,一旦一個國家跨過人口負增長的門檻,政府就幾乎無法扭轉這局面。隨著人口結構變得越來越頭重腳輕,年輕一代的人數會越來越少,將承擔越來越高的成本來照顧越來越多的老一代人。
報導說,這是因為提高全國出生率的手段相當少,大多數提高生育率的措施,如對生孩子提供現金獎勵、提供照顧兒童補助或改善產假政策等,都是成本昂貴而且效果往往有限。
報導提到,中國一孩政策在2016年的正式結束後,即使政府提供生育現金獎勵和減稅措施,都沒有提升生育率,因為許多年輕人對擁有大家庭不感興趣,加上越來越多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傾向晚婚晚育。
報導引述雪梨大學研究中國人口統計的經濟學家強斯敦(Lauren A. Johnston)表示,生第二個或第三個孩子的更大障礙是經濟條件。許多父母認為高昂的住房和教育成本是生育更多孩子的主要障礙。
專家表示,最有效的措施是解決社會福利、就業政策和其他深層經濟問題。目前中國可以透過住房補貼、延長育兒假及增加教育和養老金資金來減輕年輕家庭的負擔。
其他政策如改革全戶籍制度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包括女性藍領工人目前必須在50歲退休,或有助增加勞動人口,緩解人口下降帶來的經濟壓力。(編輯:陳沛冰/楊昇儒)1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