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穩經濟 財政政策成兩會看點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28日電)每年全國兩會,中國都會公布年度的經濟成長目標。去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僅3%,今年成長目標格外受矚目,加上如何擺脫封控的強烈不確定性,擴大內需以穩經濟,將成重點。
去年中國GDP成長率創下過去40年來的次低僅3%,遠不如去年兩會時訂立的預期目標5.5%。原因在於中國政府的清零政策,民眾出行受到限制,消費冰封,企業停工停產,承受巨大壓力。
與2022年情況相比,今年中國民眾終於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年初的地方兩會為今年全國兩會設定的GDP目標提供重要線索,31個省市的設定範圍大多集中在5%至6%的區間。但是,儘管碰上2022年的低基數,今年各省經濟成長目標卻普降,僅4省調升。
這一狀況對比2020年與2021年形成反差,當時2020年的碰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GDP成長率為2.2%,2021年大反彈,成長率達到8.1%。
中國社科院報告指出,2023年經濟增速可能約5%。
中國經濟面臨困難的解方何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指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造消費願景。
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頭馬車當中的消費支出,在去年對GDP的貢獻率為32.8%,但這一占比在2021年為65.4%。由此看來,擴大內需、恢復消費將為今年中國的重點工作。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振興消費的主要對象包括「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被視為短期拉動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市場,去年底開始官方極力救市,推出降低房貸利率等政策;近幾年銷售額不斷翻倍的新能源汽車,被認為是中國經濟下一個增長引擎。另外,近幾年受到打壓監管的平台經濟,官方也改為轉向支持的訊號。
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教授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可以預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釋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與溫和擴張的貨幣政策等訊息。
尤其,財政政策將發力更多,包含提高赤字率、發行更多債券,幫助經濟儘快回到正軌。
陳波進一步分析,今年的情況與過去3年完全不同。因外需疲軟,提振內需將是財政政策的重點。以往的財政政策是支援大項目開工,重點保障大型製造業者的營運。今年的財政政策可能是更強調補貼中小企業,並通過對消費者發消費券等方式刺激消費。
他表示,這與過去3年疫情影響民間投資者和民眾信心,中國的儲蓄創歷史新高即可佐證,須通過補貼與發消費券刺激服務業供給和消費需求,並給予民眾更穩定的未來預期,才能確保今年主要靠內需拉動的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去年兩會訂2022年的財政赤字率為2.8%,根據經濟觀察報報導,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表示,2023年財政赤字率或上調至逾3%,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將有所提高,並且發行特別國債的緊迫性也在上升。
中國全國兩會是觀測經濟政策的重要窗口,屆時GDP成長率、CPI漲幅、財政赤字等關鍵指標的訂立,以及官方如何描述內需與外需,將在兩會上釋放訊號。(編輯:曹宇帆)11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