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T14:07:18.858Z
"人口减少通常是一个自然且不可避免的过程“

(德国之声中文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一直居世界首位的中国本月公布了60年来的首次人口下降。《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人口下降不是问题,多生孩子也并非解决之道》,作者Wang Feng说,毫无疑问,全球人口减少--预计这个趋势将在本世纪末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危言耸听的警告往往过于简单且为时过早。人口减少通常是一个自然且不可避免过程的一部分,与其过分关注劳动力短缺和养老金缺口等问题,不如看看人口减少给世界带来的好处。

文章指出,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极端计划生育运动,给以女性为主的群体造成了巨大痛苦。在很大程度上,今天在一些国家看到的人口下降是长寿和自由的幸福故事。世界范围的生育率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每名妇女平均生五个以上的孩子降到了2020年的2.3个。更多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让社会更加繁荣的秘诀,也有助于缓解人口下降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商业、媒体和政治领域担任领导职务。

作者说,地球上的人口减少当然也可能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以及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当各国政府被迫做出选择,究竟是把钱花在军备上还是花在支付老年人养老金上时,甚至有可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随着富裕国家越来越依赖来自较贫穷国家的移民,这些移民将有更多机会分享目前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全球繁荣。

相关图集:鼓励生、 限制生、 催着生! 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

多生是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是大力鼓励生育的。50年代初,中国政府禁止非法打胎,严格限定绝育手术和人工流产的条件,并效仿前苏联,给多生多育的妇女以“光荣母亲”、“英雄母亲”的称谓。生孩子达到5个为“光荣母亲”,10个为“英雄母亲”。
少生才光荣:在这种环境之下,中国人口迅速增长。70年代末,中国人口已接近10亿。为了减缓人口增长,中国把控制人口增长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70年代提倡“晚稀少”的政策,即提倡晚婚晚育,拉长生育间隔,只生两个孩子。当时流行着“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说法。
“只生一个好”:相信许多人都很熟悉这句口号。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在全国实施,对少数民族和农村家庭做出了一些例外规定。“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响彻各地,独生子女成为时代独有的现象。
超生妈妈之殇:严格控制出生的政策也让许多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计生的血泪故事:被打毒针强行引产、为躲计生迁户农村……对于黄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在令人捧腹的表演背后,讲述了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一对夫妇为了不被强制计生,而不得不四处流浪。陷入“超生门”的也不乏名人,比如张艺谋就因为超生而交纳了748万元计划外生育费及社会抚养费。
一胎政策 :中国在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多年,虽然有效控制住了人口的增长,不过政策也带来了种种弊端,不仅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萎缩的现象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在《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中国的总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2.1,并且已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该机构呼吁尽快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二胎催生:为了刺激人口增长,扭转劳动力快速老龄化的趋势。2015年,北京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前已经实施了所谓“单独二孩“的政策。它的含义是,父母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试管婴儿:开放二胎的消息让一些父母们动起了再要一个孩子的念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试管婴儿的方法“量身打造”自己未来的孩子。有些医院给患者提供挑选新生儿性别的机会。除了试管婴儿,代孕也成为一些中国大龄父母再要孩子的一个选择。
生育率“向下看齐”:全面二胎开放几年后,似乎效果有限,2016年出生人口数量出现一个小高峰后,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从2017到2020年连续“四连降”。职业压力、生活成本、养育成本、观念变化等原因都导致中国的生育率下降。
还是三孩好?:为了应对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今年5月,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再次放宽。中国家庭今后将可生育三个小孩。消息官宣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网友不无讽刺地说道:“这届独生子女真的幸福,可以养4个老人,3个小孩。” 许多人的发言几乎都传达了同样的抱怨:生育率低迷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限制,而是养育成本太高。
“低生育陷阱”:中国5月11日公布了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大陆过去10年是19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3%。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中国回来了"凸显中共领导阶层的恐惧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日前闭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中高调吹捧"中国回来了"极力吸引外资。台湾"上报"发表文章《刘鹤已不用对自己说"中国回来了"负责》,作者吴奕军指出,尽管媒体统计刘鹤在达沃斯演说中对于中国欢迎外国投资、持续向全球开放、强化国际合作、维持世界和平等说法重复多达11次。无奈的是,舆论对于刘鹤的宣传难掩质疑。

文章引述华盛顿右派智库"安全政策中心"中国政策主任塞尔(Bradley Thayer)的批评说,刘鹤高调发言主要目的是塑造一种叙事以吸引外资,并且削弱国际对于中国威胁的戒心,好让世界相信中国回到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然而这些言论却反而凸显中共领导阶层的恐惧。塞尔指出,事实上如今中国经济不仅受到疫情重击,另有人口萎缩、房市低迷、债务危机等严重结构性问题,加上美国制裁中国科技业、投资人不信任中共专制环境,使得中国经济深陷困境。

刘鹤同美国财长耶伦也在瑞士举行会晤

中国宣传:曾经的铁板一块如今已锈迹斑斑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后疫情的中国宣传:放弃宏大叙事了吗?谁主宰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作者李大猫指出,用"处心积虑的无聊"这组矛盾修辞法用来形容2023年央视春晚再恰当不过:不仅回避了一切社会热点,连歌功颂德的声音都奄奄一息。春晚的破罐破摔可以看作近期中共宣传领域变化的缩影:2022年下半年起,劳民伤财的防疫政治走到了强弩之末,尤其是宣传机器--从四通桥事件到白纸运动,再到泄洪式开放后的死亡、恐惧、谣言和混乱,国家宣传的缺席分外扎眼。不仅传统官媒不再以任何宏观层面的官方叙事和阐释修补中国故事,连习近平政府引以为傲的社交媒体年轻化宣传阵线也没有动作。

文章说,费拉不堪、鸡零狗碎的直接宣传、由你知我知的禁令堆砌的透明壁垒,加上对谣言和阴谋论的偷偷摆弄,几乎就构成了2022年到现在中国官方全部的宣传策略。转变的根源远在疫情之前;转变的契机于过度防疫的第三个年头到来;白纸运动超出政权预料的爆发和抗疫的骤然成功--这个习近平胜利护照本上的一个新纪念章差点就成了整本护照的作废戳--则让转变彻底无法回头。

作者认为,2023年春晚小心翼翼地批评躺平干部,不料最大的躺平干部就是政权本身。虽然国家躺平只意味着破罐破摔、放弃伪装,不意味着百足之虫的僵硬或者死亡。正如国家虽然对白纸运动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还是可以逮捕参与者、恐吓围观者。但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曾经的铁板一块如今已锈迹斑斑,民心向背也开始松动。民心向背的新转机,闪现于乌云尚未散尽的天空。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