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谦
2023-02-26T08:08:42.386Z
《深海》的剧照

德国之声: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呢?

田晓鹏导演:我在完成上一部作品《大圣归来》之后,其实我自己个人,有一偏抑郁的一些倾向,然后可能对世界的看法其实是有一些变化的,所以其实是想通过这个作品做一下探讨,也就是假如说你的生活是灰色的,是无意义的,那你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呢?是去寻找它的意义吗,还是要怎么面对?其实我是基于这个思考来做的这个作品。

德国之声:让我们来来谈谈人物选择吧,您是怎样确定故事的主角的呢?为什么会是一个少女的角色?

田晓鹏导演: 其实当时想的是,虽然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些普遍的问题,但是我希望切入的时候,能带一点这种,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这种家庭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从这个切入点来说可能更有普遍性吧 。就是一个小女孩的原生家庭,对她造成了困扰。这个可能会更有普遍性,比从像我这样一个中年人的角度,个人的角度,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和理解吧。

德国之声:很多导演会在自己的片子里带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其实片中南河这个角色可能更接近您本身?

田晓鹏导演:其实您的理解也对,或者说您的理解其实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因为申秀她只是一个孩子,从她的角度看世界的时候是很封闭的,但是我们成年人其实更像是南河,因为南河他表现出来的一面是乐观的 ,但其实也有自己的问题,或者说从某种角度来讲,他是一个更接近我自己、这样一个有阳光抑郁症这样的人格的成年人。

德国之声:关于南河与参宿之间的感情,您有没有担心过像成年男人和少女这样的角色设定会引发一些争议?

田晓鹏导演:我觉得这些争议都可以有。但我想说的是,这个电影它也是在讲陌生人的善意。因为这个女孩她对这个世界其实是有隔阂的,她有属于自己的很封闭的认知,但是她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知道一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甚至看起来很坏、很有恶意的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而她基于这一点她重新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我们的故事,我其实一直强调,你不能用表层故事来解释,比如说为什么这样一个男性会救参宿, 而且付出了生命。因为所有的这样的经验都是基于传统电影的,但是我一直在说它是一个梦的逻辑,也就是南河从某种层面来说,是现实世界中那个救了参宿的灵光一现的光,是参宿自我的一个救赎意识。她用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对南河的认识,重新塑造了这么一个人物 。

《深海》的剧照

德国之声:所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

田晓鹏导演:大家看到这个整个故事里的人物,其实是一个混合杂糅的产物,它并不是简单表层上的那个真实的存在。就像您说的自我救赎这个元素,南河某种程度上讲和参宿是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反射,他是参宿自己根据现实里的那个小丑南河,再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再加上对世界未来的这个新的角度的理解,重新加工了一个人物。

德国之声:如果是这是基于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这与您的个人的经历也是有关联的吗?

田晓鹏导演:我觉得是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认识世界的这种灰暗的时刻,但是这个灰暗的世界里,偶尔会渗进来光亮。也许是某一个人对你的救赎,或者是某一件事情的救赎。

德国之声:这部片子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您能稍微讲一讲在视觉上的努力么?

田晓鹏导演:其实所有的视觉,因为大家看到的是美的东西,但实际上我并没有为了美而做视觉,它对普通的观众来说虽然是五彩斑斓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它并不是一种很高级的美术的存在,更多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创造小女孩参宿的梦境。既然是梦境它就应该非常的光怪陆离、五彩斑斓,它要极致的色彩和美术的存在,只有这样的话,大家走出这个世界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是她的一场五彩斑斓的梦, 而原来现实世界真的是这样的灰色。

德国之声:您的这部片子入选的是新生代单元,但也有一些声音说,其实这个片子其实更多是向在成年人喊话,您觉得呢?

田晓鹏导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老实说,虽然这个片子的切入点是一个小女孩,但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它就是一个面向儿童的电影。我觉得就是包括您看我的表现手法,不管是从叙事的方式、剧作的方式、还有很多里面意向的表达,其实对孩子来讲其实看起来是有点困难的。当然这是一个动画电影,但它更像是一个电影,表达的是我们一些成年人或者更广泛的一些人的思考。而且老实说在创作过程当中,也一直是非常自我的,也在用一些所谓的意识流的这种方式吧,或者可能是不太友好的这种叙事方式在讲故事。

德国之声:确实,对于柏林电影节新生代这个单元,大家也都是不同理解的。

田晓鹏导演:是的,所以也不一定非得局限于只是给青少年看的电影。这个我确实也想呼吁一下,因为大家会对我们入围这个会有误解,包括国内可能大家对这个单元也不太熟,所以也是需要做一些心理建设的,我们在国内放映的时候,也不是说给儿童看的动画片,而是动画片的这么一个类别。但是国内其实大多数人在定义动画的时候,还是觉得动画片还是主流是儿童观众。而我觉得动画就是一个载体,它是我自己的工具,因为我自己是个动画人。但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或者想讨论的东西,其实还是跟实拍电影导演是一样的,都是基于我们自己个人的理解和情感,对这个世界认识的一种阐述。

德国之声:是不是和日本这样动画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有一定的区别?

田晓鹏导演:我们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工业基础之外,还有我们的题材类型,还有包括观众对于动画的认知,当然这个并不能责怪观众,其实是我们作为从业者来讲,还没有完全去拓宽这个市场,但是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成为动画大国。我觉得它是双向的,就是创作者要有更广泛的题材,而观众要乐意去接受这样的题材。

《深海》的剧照

德国之声:这个电影确实也会让人想到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田晓鹏导演:这个电影和《千与千寻》在某些点上会有一些相似度,因为老实说我们这一代动画人受宫崎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是我当然在最初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去做一个接近的东西,但是你做着做着就会发现有些层面,是潜移默化在受影响,是脱离不开的。但是我认为我的片子在视觉上和最终的主题表达上,其实还是有很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有些元素大家会觉得像,那我当然觉得因为整个动画界都在受宫崎骏的影响。

德国之声:这部电影在国内也上映了,又来到了柏林电影节,相信您也得到了不同的反馈。您现在怎样评价您自己的这部电影呢?

田晓鹏导演:我自己觉得我做了一个非常任性的决定,包括整个创作过程。但是我今天依然不太后悔这件事, 因为我认为这是我想做的一个电影类型,或者说一个剧作的方式。我也知道在国内其实受到了很多的争议,因为大家会带着一种对电影的一种惯有的认识,比如大家觉得既然春节期间去看一个电影,就应该是一个起承转合做得非常商业的东西,当他看到一个这样的作品的时候。可能第一个想法会觉得是不是你的故事没有讲好,或者是不是你的表达出了问题,你的手法是不太成熟的方式。但是我恰恰想说的是,我就要做这样一个很有体验性的电影,我其实已经在去摒弃那些传统的、我比较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因为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来给观众带来一个新的体验,也希望大家能够用一种沉下心的态度,去理解这个电影的叙事方式。它并不是传统剧作的起承转合,而是一种基于梦的逻辑。如果你跳出来看,它是一个小女孩心里的逻辑在讲一个故事。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在国内的观众的预期,是一部商业片?

田晓鹏导演:其实这个也还是不能责怪观众。因为我们这么多年看电影,大家是有一种惯性的。比如说我们看了很多好莱坞的电影,包括我们自己。虽然观众不能讲清楚剧作的逻辑,但是他们心里其实是有一个电影的起承转合的逻辑的。而老实说这部电影很多的时候是反常规的,因为我在创作的时候,剧作逻辑和梦的逻辑会矛盾,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让梦境更合理,所以是这样一种不太友好的一种叙事方式。

德国之声:其实柏林电影节的受众还是比较接受这种不太商业化的故事架构的?

田晓鹏导演:我认为是这样。因为电影很多时候,它当然是娱乐产品,就是我们自己在放松一下的时候,需要电影本身喂给我。但还有一种电影是体验性的,它其实是需要慢慢的去用心去感受它,去理解这个电影要给你传达的东西,或者说你自己去跟它产生化学反应。 我觉得这样的现象非常好,这个才是我们爱电影的一个初衷,因为我们爱电影就是因为我们想体验这个世界,想从中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大环境是非常好的,它是有利于电影的多样性和发展的。

德国之声:那您在柏林电影节,又怎样的期待呢?

田晓鹏导演:老实说没有任何的期待,因为我没有奢望这个片子能怎样。 虽然我说我自己有时候很任性,但是我也没有一开始想把它做成一个艺术片。 所以一开始我们并没有任何的奢望,今天来柏林也是希望就是更多的去了解世界吧,想看看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创作的时候封闭的太久了,想看看大家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然后用更开放的心去了解世界观众。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都将致追,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