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媒:印度的国际角色日渐增强 - 曼谷专栏

世界安全局势蒙受战火威胁之际,近期全世界将眼光投向了印度。继德国总理正式访问新德里后,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随即在印度登场。此外每年一度的瑞辛纳安全对话会议(The Raisina Dialogue)也将拉开序幕,外界观望这个自2016年以来定期讨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多边交流机制,究竟能否碰撞出促进世界和平的火花。
泰国媒体25日援引新德里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周六在总统府欢迎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这是舒尔茨 2021 年 12 月上任后首次出访印度。此行旨在深化双边关系,扩大经济合作范围。舒尔茨表示,德印两国关系良好,目前约有1800家德国企业在印度拓展业务,此番将讨论世界局势,共同制定有效的指导方针。分析认为,在全球产业链受到俄乌战争、中美竞争的冲击背景下,产业链多元化成为众多受牵连国家领导人思考应对危机的关键选项。
另有消息称德国领导人此行负有另一项任务是“试图说服”新德里政府提出一项以 52 亿美元采购6艘德式常规潜艇的采购案。当前印度亟待提高海陆空军事实力,海洋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潜艇舰队的更新换代,印度海军拥有16艘常规潜艇,其中11艘服役超过20年。不过有专家分析认为,德国总理此番努力难度颇高,若要取得显著进展“还是很困难”。因为俄罗斯是印度军火的最大供应商,据俄罗斯国防技术合作局透露,印度在过去五年中进口了价值约 130 亿美元的俄罗斯武器。新德里政府过去12个月向俄罗斯提交了价值100亿美元的武器订单。印度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德国作为西方军事装备制造大国,舒尔茨访印为新德里摆脱对俄罗斯军事装备的依赖提供了新的选项。此外舒尔茨跟莫迪探讨国际局势也反映出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重要性日渐增强。分析意见指出,针对依赖机械制造促进经济繁荣的德国而言,保持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联系日渐成为德国领导人所重视的决策方向。
俄乌战争迈入第二个年头之际,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阵营各自积极游说并争取支持力量,印度面临西方世界要求远离莫斯科的压力。但在过去一年里,莫迪从未就俄乌战争公开批评过普京(Vladimir Putin),开战后更无视西方提倡对俄制裁措施而大量采购附带优惠价的俄罗斯原油,从而成为开战后采购俄罗斯能源的大主顾之一。媒体报道印度去年进口俄罗斯石油量激增近400%。
尽管莫迪也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当下并非战争年代”、“任何解决方案都不能以人的生命作为代价”,然而在最新一次联合国紧急议案就“乌克兰实现公正和持久和平决议”进行表决时,印度和中国、古巴、巴基斯坦等32个国家投下了弃权票。后者呼吁相关各方回归外交与对话机制,采取和平方式终结俄乌战争。观察新德里与北京立场有所迥异的是,中国表示弃权的同时也公开支持尊重乌克兰领土主权完整。
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印度等亚洲大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时值中国外事主席王毅上周访问俄罗斯之际,克里姆林宫传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内访问俄罗斯的消息。中俄之间互有“上不封顶”的《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另据俄罗斯消息称“印度和俄罗斯两国领导人之间经常联系。”莫迪跟普京经常采用不同方式保持沟通,两人曾于去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举行上合组织峰会期间见面,去年12月还互通电话。俄媒透露2023年莫迪与普京将会见面举行会谈。
印度担任二十国集团(G20)本年度轮值主席,今年将举办200多场相关会议,G20峰会初步预定于9月上旬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下周即将抵达新德里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启程前表示,南非与印度正与俄罗斯渐行渐远,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布林肯周日启程,预定于2月28至3月3日访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旨在跟前苏联(Soviet Union)加盟共和国强化关系。另有消息透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外交部长还将出席讨论地缘政治安全的瑞辛纳安全对话会议 ( The Raisina Dialogue),四国外长3月3日将在“四方安全对话”(The QUAD)框架下举行会晤。
时值美国与中国紧张关系加剧,台湾海峡战云密布之际,四方安全对话国外长会晤因而备受关注。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负责人唐纳德.卢(Donald Lu)表示,“四方安全对话"并非一个军事联盟,并不针对任何国家或集团组织,它旨在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活动并维护共同的价值观。对比往年而言,今年“四方安全对话”和“瑞辛纳安全对话会议”召开的时空背景更加令人不乐观,中美两国就台湾问题摩擦加剧,俄乌战火和平熄灭遥遥无期,美国持续援助乌克兰,普京则扬言要暂停美俄之间的最后一项核军控协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此举无疑是推动世界局势向核战争更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