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T09:45:34.720Z
政协、人大会议(资料图片)将于3月4日开幕

(德国之声中文网)路透社的分析认为,此次人大会议将确定习近平新的经济团队。习近平在去年10月举行的中共20大上打破常规确立了自己的第三个任期,并在党的高层部署了大量的亲信。会议还将讨论习近平对党和政府机构进行 "深入、全面 "改革的计划

"这可能将在党的全面领导的名义下,将国务院各部委更多地纳入党的系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政治学者宋文迪对路透社表示。其中国安系统和公共卫生领域可能是改组的重点。

分析人士还认为,中共政府可能将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至6%,以控制失业率,并采取促进消费和外国投资的措施,但预计不会有什么标志性的改革。

不再在意"党政分开"?

本周举行的中共中央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具体内容尚未透露。据《明报》新闻海外版报道,这是继5年前大动作机构改革后的又一次。有传言称,公安部与国安部将脱离国务院系统,转为隶属新成立的直属中共中央的「中央内务委员会」(暂名),该委员会将会整合公安、移民、户籍、交通、反恐、反间谍,甚至民政部的社会组织管理等功能,这个超级委员会既借鉴了中共建政之初的内务部名称,又吸取了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的功能框架,委员会将由现任公安部长王小洪担任首脑。

传言中的机构改革还包括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的整合。明报指出,此次机构改革的大方向,即减少机构数量,合并同类项,不再强调党政分开。

相关图集:“两会”看点有哪些?

习近平将续任国家主席及国家军委主席:2023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适逢中央政府换届。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大上获得历史性的第三个总书记任期的习近平预计将在两会上续任中国国家主席及国家军委主席。2018年3月,人大修宪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习近平继续连任铺平了道路。
李克强卸任政府总理:担任中国政府总理十年的李克强将最后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总理的任期最长两届,即十年。在去年10月的二十大上,李克强未当选新一届中央委员。李克强不断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要地方官员讲真话,被许多人形容为是一位务实、朴素、开放、亲民的政治家。他在2020年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李强预计将接任总理:中国新的国务院总理预计将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2的李强接任。如果他出任总理,将是中共执政史上从地方党委书记直升国务院一把手的第一人。李强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担任上海市委书记,被外界视为习近平派系“之江新军”的主要人物,其仕途与习近平的提拔密不可分。
丁薛祥或任常务副总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七的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可望担任中国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丁薛祥现年60岁,被视为习近平的幕僚长。据港媒星岛日报披露,其他三名国务院总理将分别由何立峰、刘国中和张国清担任。
一系列新的人事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2月已讨论向两会推荐国家机构和政协领导人员建议。按照惯例,建议人选与最终名单几无差池,两会只是进行流程式的投票表决。除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外,新的人事任命还包括各部委要员、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等。两会还将审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在会后公布。
国安系统的归属受关注: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安系统的归属最受关注。据港媒报道,以往隶属国务院的中国公安部和国安部可能通过这次机构改革直属中央领导;由习近平亲自担任主席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功能或得到加强;不排除中央政法委权力可能被削弱。
新的央行行长将确定:两会后,现任央行行长易纲将退。知情人士表示,职业银行家、中信集团负责人朱鹤新(图)有可能成为新一任央行行长;习近平的长期心腹、中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很可能接任央行的党委书记。普遍预计,何立峰还将接任退休的刘鹤、成为主管经济、金融和工业事务的副总理。
将释放政经政策信号:中国官媒承认去年”内外部环境的超预期因素“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结束严苛的疫情防控”清零政策“后,中国的生产生活开始逐渐恢复。”拼经济“成为新的目标。预计官方将在两会上释放有关GDP增速、财政赤字设定、房地产政策等经济政策信号。此外,两会还将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草案拟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

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亚洲新闻》指出,新的改革将进一步削弱政府,从而削弱总理和国务院在决策中的重要性。2018年中共十九大后开始党和国家机构的大规模改革,设立最高反腐败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以监督官员;国务院部分职权则已经转移至党中央,这被认为是向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前高度集权的党国集权模式的倒退。

新总理的任务

本次人大会议召开,正值习近平政府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三年抗疫让经济和民生不堪重负,及至发生了习近平上任以来前所未有的广泛抗议。而告别"清零"的突然转向,又让民众和公共卫生经历了疫情海啸的冲击。

路透社指出,去年中国人口首次多年来出现负增长,而城市就业率在六十年来首次下降,人均支出也有所下降。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不断恶化,美国正在挤压中国获得尖端技术的空间,而全球经济不景气也给习近平增添了阻力。

香港《南华早报》则援引专家分析认为,本次两会之后,习近平将聚焦稳定经济、以便集中力量实现长期目标。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经济学者格林贝格(Nis Gruenberg)分析指出,北京可能力图回归政策常态,关注提高中国的科技抗压能力等长期的目标。他预计,对高科技行业的政策监管将走向常态,但会留出因应危机的空间。

李强预计将出任国务院总理

人事方面,李强预计将接替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这或许是今年人大会议上最受瞩目的一个事件。芝加哥大学政治学者杨大力对《南华早报》称,新总理李强是习近平的人马,他的作为至少不会被认为是对习构成竞争,但习近平将继续把决策权向党中央、进而向自己手中集中,政府机构国务院会被进一步被削弱。

"四个男人管经济"

CNN从经济领域的角度聚焦了人大将推出的人事更新。报道称,人大会议之前,党内精英们刚刚敲定了关键政府职位的提名,包括今后将主管最重要的经济决策机构的的四名男性。他们是:李强担任总理,丁薛祥担任常务副总理,何立峰担任副总理,朱鹤新担任新的央行行长。

对这四人的提名预计将在大会上得到正式批准。其任命被认为是习近平试图加强党对国家经济机构控制的一部分。与他们的前任不同,这四个人要么是习近平的亲信,要么与他的亲信有联系,他们没有在西方接受过教育,或者被认为没有与国际金融组织打交道的经验。

格林贝格也指出,新人中"对国际事务接触较少,有(海外)工作或与外国人打交道经验的人较少,这是他的新团队的弱点之一"。

CNN报道还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日益增长的挑战,包括消费疲软、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市场低迷、缺乏商业信心、地方政府的债务困扰、人口老龄化以及中美关系因技术制裁日益紧张。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