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Yang
2023-03-04T12:09:43.600Z
一些分析人士预测,中共可能会通过将政治口号纳入宪法,进一步巩固习近平的领导地位

(德国之声中文网)来自中国各地约3000名代表正齐聚首都北京,参加本周末开始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俗称“两会”。此次两会预计将批准一份担任政府关键要职的官员名单,通过一项政府机构改革计划,同时还将正式确立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的第三次任期。

今年的两会是换届之年,中国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新领导层将在两会上产生。专家表示,人大代表们预计将实施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期间制定的主要政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Alfred Wu)对德国之声表示:“我们要将全国人大视为党代会的延续,算是对党代会关键决策的落实。”

集中权力将贯穿两会

去年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打破惯例第三次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同时在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进一步巩固其权力。本周末,习近平将第三次被宣布出任中国国家主席。

一些分析人士预测,集中权力这项主旨将贯穿此次会议。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政治议题专家王信贤对德国之声表示:“过去的两会主要是关于人事任命和机构改革,事实上共产党早在会前就已经确定几个重要政府机构的领导人事,这表示今年的重点会放在机构改革上。”

“无论共产党决定如何改革关键政府机构,很显然向党内集中权力将是主旋律”,王信贤说。“这个举措主要源自中共二中全会公报中定义的情况。公报强调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在保持国内稳定的同时启动改革的艰巨任务。”

专家表示,两会后将揭晓的最终领导阵容将显示出,与习近平保持牢固的关系是关键

可能将“两个维护”写入宪法

除了改革最高层的党和政府机构外,一些分析人士还预测,共产党可能会通过将政治口号纳入宪法,进一步巩固习近平的领导地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家宋文笛表示:“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两个维护’被写入宪法,即维护习近平在党内的核心地位,以及维护党的中央集权。”

宋文笛对德国之声表示:“这是五年前取消任期限制的延续。这一次他们不仅在反映党对国家领导方面取得进展,更确切的说是在反映习近平在中国历史上独特作用方面取得了进展。”

对习的忠诚是关键

鉴于中共高层官员皆为习近平拥护者,专家表示,两会后将揭晓的最终领导阵容将显示出,与习近平保持牢固的关系是关键。忠诚记录将决定谁会被分配到更重要的职位。

宋文笛指出:“即使在实现了赢者通吃的政治时代,习近平仍然对周围人的忠诚度不完全放心。”

政治学者王信贤补充说道,随着共产党权力向习近平收拢,他如今缺乏过去存在的“防火墙”来保护他免于任何意外危机的影响。这种情况最终可能对其造成威胁。

王信贤表示:“过去当事情发生时,中国总理李克强总是帮忙承担责任,但当那层防护消失时,一切都会直指习近平以及党的最高领导层。”

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有望成为新一任国务院总理。而负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何立峰预计将出任副总理,主管所有经济事务。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吴木銮认为:“他(何立峰)很有可能接替刘鹤目前的职位。”

相关图集:“两会”看点有哪些?

习近平将续任国家主席及国家军委主席:2023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适逢中央政府换届。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大上获得历史性的第三个总书记任期的习近平预计将在两会上续任中国国家主席及国家军委主席。2018年3月,人大修宪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习近平继续连任铺平了道路。
李克强卸任政府总理:担任中国政府总理十年的李克强将最后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总理的任期最长两届,即十年。在去年10月的二十大上,李克强未当选新一届中央委员。李克强不断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要地方官员讲真话,被许多人形容为是一位务实、朴素、开放、亲民的政治家。他在2020年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李强预计将接任总理:中国新的国务院总理预计将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2的李强接任。如果他出任总理,将是中共执政史上从地方党委书记直升国务院一把手的第一人。李强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担任上海市委书记,被外界视为习近平派系“之江新军”的主要人物,其仕途与习近平的提拔密不可分。
丁薛祥或任常务副总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七的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可望担任中国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丁薛祥现年60岁,被视为习近平的幕僚长。据港媒星岛日报披露,其他三名国务院总理将分别由何立峰、刘国中和张国清担任。
一系列新的人事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2月已讨论向两会推荐国家机构和政协领导人员建议。按照惯例,建议人选与最终名单几无差池,两会只是进行流程式的投票表决。除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外,新的人事任命还包括各部委要员、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等。两会还将审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在会后公布。
国安系统的归属受关注: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安系统的归属最受关注。据港媒报道,以往隶属国务院的中国公安部和国安部可能通过这次机构改革直属中央领导;由习近平亲自担任主席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功能或得到加强;不排除中央政法委权力可能被削弱。
新的央行行长将确定:两会后,现任央行行长易纲将退。知情人士表示,职业银行家、中信集团负责人朱鹤新(图)有可能成为新一任央行行长;习近平的长期心腹、中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很可能接任央行的党委书记。普遍预计,何立峰还将接任退休的刘鹤、成为主管经济、金融和工业事务的副总理。
将释放政经政策信号:中国官媒承认去年”内外部环境的超预期因素“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结束严苛的疫情防控”清零政策“后,中国的生产生活开始逐渐恢复。”拼经济“成为新的目标。预计官方将在两会上释放有关GDP增速、财政赤字设定、房地产政策等经济政策信号。此外,两会还将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草案拟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

“要有一些实质内容支持GDP”

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年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一些专家预计,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目标将介于5.5%和6%之间。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表示:“我预计目标会相当高,因为中国经济正在回弹。”

她告诉德国之声:“一定要有一些实质内容支持GDP数字。虽然我不担心消费,但我对基础设施投资比较犹豫,因为今年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特别债券的发行量减少很多。”

“这让我觉得或许今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增长引擎”,她说。

彭蔼娆表示,除此之外,美国和中国正在进行的技术战可能促使北京在两会期间强调技术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中国的反应一直相当缓慢,我认为两会期间必须有一些应对这个问题的明确政策”,彭蔼娆说。“要有投资和人才的支持,这并不容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